今天早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长江电力等大盘权重股集体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工商银行去年大涨近20%,今年涨幅亦接近35%;中国银行更是连涨三年。对于连续调整的大盘而言,这种级别的收益率已经是相当可观。
其实,今天整个银行股集体大涨,与昨天银行股的集体杀跌形成了鲜明对比。分析人士认为,昨天银行股杀跌是因为央行降息,大家预期银行利差会收窄所致。而昨日盘后,关于存款利率将调降的消息再度传出,市场的预期因此发生变化,银行利差可能会保持稳定,因此引发了今日银行股的上行。
另外,作为高息资产,银行股目前的股息率依然颇具吸引力。其中,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贵阳银行等股票的股息率尤其较高。而长江电力、中国核电这类资产的高股息、高信用和成长属性兼具,亦受市场追捧。
又见新高
红利指数最近虽然调整较多,但作为红利板块的银行股,以及部分大股票的调整幅度并不大,今天更是有一些股票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工商银行大涨超3%,创历史新高;中国银行亦创历史新高,农行也到历史新高。
今天,整个银行板块表现十分强劲,银行ETF涨幅都达到了1.7%以上。这与昨天的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随后,有存款利率下调的消息传出。据华福证券,国有行正在考虑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在稳定银行净息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存款利率预计将迎来新一轮下调。随着新存款产品的发行,以及部分前期高定价定期存款产品逐步到期,银行存款降息的利好有望逐步释放。
华福证券还认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驱动因素。一是股息率选股逻辑在板块内的扩散,高股息策略从国有行扩散到中小行。二是地产政策的放松。三是市场对于银行净息差下行斜率放缓以及基本面即将见底的期待。展望未来,银行板块要更多检验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来基本面的走势。
今年以来,大行的涨幅非常惊人,农业银行今年涨幅已经超过40%,而工商银行接近35%,建行和中行皆接近25%。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类股票还未出现趋势性调整迹象。
“大红利”何时退潮?
最近,由于煤炭板块的调整,红利ETF整体上是下跌的,而且趋势也已经走坏。但以超大市值为主线的“大红利”并未出现明显调整,比如四大行、长江电力、中国核电这些股票。今天,长江电力也创下历史新高。那么,“大红利”是否会退潮,又何时会退潮?
红利资产占优其实亦有其底层逻辑。民生证券牟一凌曾表示,历史上高息策略占优的环境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无弹性,企业成长性下降,市场成交热度处于低位。
上述情况发生过四次,分别是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2016年至2018年10月以及2021年8月至今。这些阶段对应的宏观环境大多为经济见顶之后的滞胀或者弱复苏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无弹性,全社会回报率下降,上市公司成长性下降。而且,此时的市场往往都会面临成交额和换手率的大幅下降、风险溢价的大幅上行,而新发基金也较少,这意味着在这些阶段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成交热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