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价走出“高位震荡”的行情后,又有银行出面提示贵金属交易业务风险。
紧跟建设银行脚步,宁波银行(002142.SZ)、中国银行(601988.SH)、招商银行(600036.SH)、农业银行(601288.SH)、平安银行(000001.SZ)等也相继发布公告,上调积存金起存金额50元~100元不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上调积存金起点金额反映了机构对目前黄金价格水平及未来潜在风险保持审慎。
所谓黄金积存金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申请,为客户开立积存金账户,记录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存入一定重量黄金的业务。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直接操作,有主动积存和定期积存两种方式。账户中的积存份额可以兑换实物黄金、赎回、转让、质押等。
在本轮金价上涨中,与金价挂钩的银行积存金产品凭借其较低的起购金额和灵活性优势受到追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投资并非“稳赚不赔”,投资者仍需要特别注意其中存在的风险。
银柿财经注意到,在各家银行的积存金产品购买页面,普遍以较为明显的方式对投资风险进行了提示。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的积存金业务协议书中,明确提示道:因受国内国际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黄金价格可能会发生剧烈波动。甲方(购买者)承诺已充分了解黄金投资的风险,充分了解积存金业务性质,充分认识到可能由此遭受的损失,并自愿承担这些风险和损失。
那么支撑金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否依然存在?回调后的黄金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呢?
兴业证券分析称,黄金投资者中,普通大众投资者占比较大,专业投资者和普通大众投资者在黄金投资价值认知上呈现分化。全球央行对黄金价值的判断会考量政治因素,但如果黄金价格和实际价值偏离过大,各国央行也会斟酌配置黄金的成本和风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