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专家到前驱体龙头,格林美:乘电池回收之风,再启航

从环保专家到前驱体龙头,格林美:乘电池回收之风,再启航

1.1、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第一股,废弃材料综合利用技术积淀深厚

公司以回收废旧电池等起家,是早期的环保龙头企业。

格林美于2001年12月28日在深圳注册成立,其创始人为许开华,公司早期专注于废弃金属、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等物料的处理及回收,并从中提取钴、镍等贵金属,是中国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第一股,属于环保龙头企业之一,并于2010年1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废弃材料综合利用积淀深厚,回收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从早期攻克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开始,再到攻克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报废汽车整体资源化回收技术等世界技术难题,突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点,构建了钴钨稀有金属资源循环再生价值链、电子废弃物与废塑料循环再生价值链等资源循环模式。

当前,公司年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回收处理报废汽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4%以上,循环再生的钴资源超过中国原钴开采量,循环再生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6%以上,循环再生的钨资源占中国原钨开采量的5%以上。

公司年处理废弃物总量500万吨以上,循环再造钴、镍、等多种稀缺资源。

1.2、切入新能源材料赛道,乘碳中和之风打造三元前驱体龙头

通过收购切入新能源锂电材料赛道,已成三元正极前驱体龙头。

2012年公司通过购入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51%的方式切入锂电材料领域,后者主营产品为钴酸锂正极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其子公司清美通达锂能(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则主要从事钴酸锂、三元等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销;2015年公司收购凯力克剩余49%股权。

从主营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传统环保企业转型为开采城市矿山与发展新能源材料并举的新能源行业供应链头部企业。

近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内生需求驱动,以及“碳中和”宣言下汽车电动化的确定性显著提升,公司依靠贵金属冶炼回收的技术同源优势、富有前瞻性的外延并购布局与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已成长为当前全球三元前驱体龙头之一,公司近年收入以锂电材料为主,2021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国内市场产量占比达到15%,全球产量占比达到12%,高居全球第二。

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是三元正极生产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之一,其多数理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前驱体阶段。

基于此,三元前驱体行业集中度相较于三元正极行业更高,而市场份额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的技术实力。

公司出货结构优质,以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为主,竞争格局与盈利性均更优,海外出货占比高。

公司高镍化进程较快,2019-2021年出货结构中高镍占比从25.56%提升至60.29%,增长迅猛,高镍产品中以9系前驱体为主,享受技术溢价,加工费用和盈利性均更强,且由于高镍前驱体加工生产技术壁垒较高,竞争格局更优;出口占比近年维持在20%-50%的占比,居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在三元正极前驱体领域技术积淀深厚,且在高镍新材料、富镍三元正极主流表界面改性技术(主要包括惰性材料包覆、核壳结构形成等)、体相掺杂改性技术上均有相应研发布局,且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可比企业相比进度较快。构建核壳结构改性方面,公司在高镍产品核壳-浓度梯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核壳-浓度梯度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精确、多段的共沉淀工艺过程控制,使得Ni含量由内到外逐渐降低,Mn含量逐渐增加,二次颗粒在径向上呈发射状排列,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因此具有十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高容量基础上同时提升循环性能和安全性,受到行业内龙头的重视,三元前驱体龙头中伟股份2021年自主研发项目中同样包含核壳结构前驱体优化技术的研究,但当前格林美为国内少数具备将核壳与梯度浓度技术应用于量产的企业,产品容量、安全性能俱佳。

通常高镍前驱体加工费用更高,且可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化持续降低加工成本,因此盈利性更强。

公司8系高镍核壳-浓度梯度结构三元前驱体已通过国外顶级客户认证,实现规模化生产,增厚单位盈利水平;而9系核壳前驱体同样进入量产认证阶段,助力公司把握下一代前驱体发展先机。

2022年5月30日,公司举行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仪式,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启运,标志公司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大规模量产化开始,公司成为全球大规模生产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的少数企业。

体相掺杂改性方面,公司成功研发镍钴锰掺锆四元前驱体。通过寻找合适的Zr源及调整工艺参数,使得镍钴锰锆四种元素均匀沉淀,提高晶体结构稳定性,提升材料循环性能,正在进行量产认证,丰富公司改性技术序列,提高公司接受个性化定制开发的能力。

高镍新材料方面,无钴高镍材料能够在保证高容量的前提下降低对于贵金属钴的依赖,但需要进行对应的改性处理以确保材料热稳定性、循环性能符合需求,避免去钴的负面影响,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

公司基于湿法冶炼工艺的历史积淀,在持续加强研发的背景下,依靠技术优势和制造优势,绑定三星、LGC、CATL、ECOPRO、厦钨新能、容百科技等全球高镍三元前驱体核心客户,新技术导入核心客户取得边际突破。

不断深化产业链融合,强化与全球TOP5电池厂商的深度合作。

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公司已与ECOPRO、容百科技、厦钨新能等多家国际龙头企业签订百万吨级订单;2022年7月公司与厦钨新能再签订《新一代三元前驱体产品合作开发协议书》,将在合作期内(2023-2027年)进行新一代前驱体(含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四元前驱体、超高镍低钴/无钴前驱体)的设计开发,与公司主要研发项目高度对应,体现公司布局前瞻性和产品认可度,充分印证公司产品技术实力、快速响应适配客户需求的开发能力以及充足的保供能力,有利于公司绑定优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共赢关系,提升公司业绩确定性,同时增强公司降本与技术迭代动力,推动公司业务良性发展。

3.1、短期盈利看后段冶炼:后段冶炼布局最早盈利高于可比企业

从单位盈利水平看,格林美的单位盈利能力高于竞争对手。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格林美的盈利不仅来自于加工费,还包含镍后段冶炼加工的利润。

目前阶段公司的镍资源以采购为主,公司与力勤资源签署了8年供应单,累计供应约74,400吨镍金属量原料与9,296金属吨钴副产品,在前端冶炼上占比还比较低。

公司现阶段重点把握“后段冶炼+前驱体材料合成”两道核心工序。公司全面启动荆门园区、泰兴园区两大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升级,扩容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高纯镍钴盐晶体(硫酸镍、硫酸钴和氯化钴晶体)项目,在2021年建成投产。

至2021年底,公司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总产能达到11万金属吨,镍钴锰分别为6万、3.25万和1.8万金属吨。

公司后段镍加工目前主要采用镍豆/粉溶酸以及MHP溶酸的工艺,后续将以MHP路线为主。目前镍中间体加工硫酸镍主要有三种工艺,分别为(1)镍豆/粉溶解;(2)MHP加工;(3)高冰镍加工。

三种工艺对应的原材料不同(原材料成本是镍豆>高冰镍>MHP),加工费大体相当,均是2500-3000美金/吨。

格林美目前采用的后段加工工艺主要为镍豆溶酸以及MHP转产硫酸镍,公司目前基于镍豆/粉溶酸的年产能约为4-5万吨,MHP溶酸对应的产能约为5万吨+(产量取决于原料供应)。

购买镍豆溶解制成硫酸镍对应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公司之所以选择这种路线是基于前期市场上电池级硫酸镍紧缺,用镍豆溶解生产仍能赚取相当的加工利润,但伴随(1)宏观层面镍豆和硫酸镍之间价差缩小,加工盈利空间缩小;(2)公司层面MHP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将主要采用MHP溶酸的方法生产硫酸镍。

3.2、中期盈利看前段冶炼:印尼镍矿扩产落地加大MHP自供比例

2022年公司镍自供比例有望达30%+,2025年有望提升至70%+。

公司通过与嘉能可签订长单锁定10年内钴产能,同时提升镍自供能力,预计2022年公司镍自供率可达到30%以上,根据公司规划,回收电池供镍占比可达20%以上(2022年公司预计回收镍资源1.5-2万吨,若按20万吨前驱体出货目标计算,对应镍需求6-7万吨),另有10%左右则依靠印尼项目产能投放(青美邦项目预计2022年贡献0.6万金属吨以上镍资源)。2025年镍自供率有望达到70%以上,其中35%以上由印尼项目贡献。

前段冶炼规模上,青美邦项目目前两期共规划约7-8万吨金属镍产能。

公司印尼青美邦项目由公司、青山集团、邦普循环、日本阪和兴业株式会社联合投建。设计规模年产5万吨镍金属吨与4,000吨金属钴,具体产品为14.2万吨的镍中间品(MHP)(相当于2万吨金属镍)、13.5万吨硫酸镍晶体(NiSO46H2O)(相当于3万吨镍金属)、2万吨硫酸钴晶体(相当于4,000吨金属钴)、3.1万吨硫酸锰晶体(MnSO4H2O),副产25万吨铬铁矿。

项目拟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产出3万吨金属的镍中间品(MHP),二期为建设2万吨金属的镍中间品,并完成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工序的建设。

前段冶炼工艺上:格林美主要采用湿法-HPAL技术。

此工艺该工艺的主要优势是:

(1)能耗低,适合处理褐铁型红土镍矿,要求矿石含镁、铝低,通常镁含量小于4%。

(2)镍和钴的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考虑到钴的价值,镍的单位原料成本低于火法工艺。

HPAL工艺对应的主要问题是:

(1)加压酸浸操作过程中会结垢,减少高压釜容积,降低传热效率,阻塞管道,且工艺操作条件相对苛刻;

(2)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单位投资高、投建周期长。

格林美选择HPAL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矿的质量&投资回报率等角度综合考虑。

首先青美邦对应的矿资源主要为红土镍矿表层的褐铁矿,开采相对容易,也较适合用湿法HPAL技术;其次工艺的设计技术人员均由本公司员工参与,不外聘,人工投入相对可控,且设备国产化率高,成熟度相对较高,公司在该领域有一定技术&人才储备。

因此公司选择了投资固定成本可控,边际成本较低,收益相对更高的HPAL路线。

3.3、远期盈利看金属回收+新矿供应: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镍全自供

公司在电池回收领域布局早,回收网点与产能铺设完善、产业合作生态建设良好、技术布局领先,回收技术路线全面,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61.63%,梯次利用装机量1.06GWh,同比+89.29%,突破GWh大关。

公司致力于打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通过动力电池回收,进行梯次利用或原材料再造的方式实现物料循环,形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

通过产业协同布局、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打造回收生态以及技术革新赋能等方式,为公司把握退役动力电池全面放量机遇提供保障。

产业协同布局方面,公司依托16大产业园布局和回收协同优势,实施“2+N+2”产业布局。

打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的“2+N+2”模式,其中“2”分别指格林美武汉园区、无锡园区两大电池回收处置中心,以及荆门园区、泰兴园区两大资源化利用中心,而“N”指的是公司其他回收处置基地+其他社会回收网络。

对应电池渠道回收-破碎拆解-材料回收利用三大基本步骤,层次清晰,高效环保。

已建立基于“安全+环保+物联网”的动力电池的回收、转运、储存、拆解与梯级利用的中心,实现“电池回收拆解中心+梯级利用中心+资源化利用中心+社会回收网络”的动力电池城市矿山开采模式。

创新商业模式方面,公司提出了“废料换原料”与“废料换材料”,“废料打包模式”以及“定向循环利用”等方式。

已与容百科技、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上下游企业签署“定向循环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格林美通过以上模式快速提前锁定电池废料,促进原料定向循环。

公司积极进行生态构建,与国内外大部分车厂、电池厂(超500家)签署了回收合作协议,并借助网点和互联网平台来稳定扩大回收布局。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边际的技术突破对于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面临一些主要难题:

(1)动力电池外壳的破碎、拆解智能化程度低,且兼容性不足,拆解效率低下;

(2)与新电池相比,回收动力电池的一致性较差,电芯性能参数差异较大,电池分选难度较大,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和可靠、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分选条件均未形成,对回收电芯的整修和重组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回收企业将电池包用于梯次利用时,动力电池车企基于技术保密,往往不会透露电池内部信息和通信协议,导致相应的评估模型难以建立,甄别退役电池的生命周期和性能需要更高的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率先完成动力电池柔性化智能拆解装备、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快速分选技术与装备技术的研发,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同时在金属冶炼回收方面产业化进度快,在技术与经济效益上均取得明显突破,赋能回收的进一步布局。

产品方面,公司三元前驱体与四氧化三钴产能建设并举,2021年三元前驱体产能突破23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突破2万吨;

根据公司规划,到2026年,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将突破50万吨、镍钴锰冶炼产能将突破30万金属吨、动力电池回收产能达到30万吨以上,成为贯通产业链的全面型新能源材料供应商。

我们预计格林美2022年整体的净利润有望接近19亿元。

对应盈利预测的核心假设为:

(1)2022-2024年公司产品销量分别为18/25/35万吨;

(2)三元前驱体均价(不含税)分别为12.91/10.91/9.49万元/吨;

(3)三元前驱体单位成本(不含税)分别为10.41/8.71/7.49万元/吨;

(4)三元前驱体毛利率预计稳中有升,分别为19.4%/20.2%/21.1%。

核心盈利预测结论:

(1)2022-2024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352.09/422.79/503.87亿元;

(2)公司整体净利润分别为18.32/25.04/31.25亿元。

从环保专家到前驱体龙头,乘电池回收之风再起航。

公司高镍前驱体技术业内领先,已与全球正极龙头企业签订百万吨级订单。

短中期看,公司把握后段冶炼和前驱体合成两道核心工序,盈利能力优于可比企业,进一步推进印尼青美邦项目向上游拓展;中长期看,依托电池回收产能、生态和技术的全面布局和深厚积累,公司有望进一步促进电池循环,提高镍、钴自供率,降低材料成本,全面打开盈利空间。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18.32/25.04/31.25亿元,EPS分别为0.36/0.49/0.6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3/18.5/14.8倍。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自供比率不及预期。

THE END
1.Mysteel日报:镍钴盐价格暂稳三元前驱体暂稳运行Mysteel日报:镍钴盐价格暂稳 三元前驱体暂稳运行,12月2日三元前驱体市场价格持平,三元前驱体523多晶型65500元/吨;622单晶型74000元/吨;811多晶型85000元/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价格持平,https://xny.mysteel.com/a/24120216/8424A54606EFD6EE.html
2.12月3日前驱体市场价格最新前驱体市场价格。http://chinaccm.cn/PriceInfo/InfoView.aspx?id=362407_4949222
3.小金属行业动态报告:海外锑供应持续紧张战略价值凸显锑标的估值有望锑:锑权益端估值亟待重估。( 1)锑战略属性凸显,“特朗普交易”下锑“战略属性”及“反制能力”甚至可超越稀土,权益端估值理应重估;( 2)不应低估此轮锑价的中枢及持续性;即使下半年供给边际宽松、需求边际走弱,锑价仍未跌破14w,锑价中枢已出现系统性抬升;但权益端涨幅远远不及商品端,我们认为锑供应偏紧已成新常态https://stock.hexun.com/2024-12-01/215899014.html
4.贵金属前驱体是什么?–960化工网问答贵金属前驱体材料指贵金属化学制品、贵金属化合物,主要产品有贵金属盐类、贵金属配合物、贵金属均相催化https://m.chem960.com/ask/q-e282d5b1b7ea4f6c8a239cb727afaad2
5.贵研铂业:贵金属属前驱体目前的产能规模约80吨【贵研铂业:贵金属属前驱体目前的产能规模约80吨】财联社9月16日电,贵研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需的贵金属原材料一部分来自公司资源循环利用板块从含贵金属废料中提纯出来的贵金属,一部分外购;贵金属属前驱体目前的产能规模约80吨,正在建设的前驱体产业化项目建成达标后的产能规模将提升至300吨左右。主要运用在https://m.cls.cn/detail/836269
6.关于贵金属Pt的前驱体,H2PtCl6,Na2PtCl4的溶解和pH调节问题高 氯酸 H2PtCl6的水溶液,pH值在1.5左右,怎样可以把它调节成pH=5, 我尝试用NaOH调,可是调到3就再也https://m.guidechem.com/wenda/question/detail837919.html
7.设计前驱体合成空心半球碳负载碳化钼纳米颗粒:有效的非贵金属碳化钼具有类贵金属(Pt、Pd等)的电子结构、氢吸附和催化性能,且价格相对低廉,是最有潜力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催化材料,在许多催化反应中如烷烃异构化、加氢脱氢、脱硫脱氮、费托合成、电催化析氢、能源存储和转化等反应中显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进一步提高碳化钼催化性能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杂原子掺杂碳化钼、合成https://ccet.tyut.edu.cn/info/1108/2572.htm
8.一种贵金属单原子分散于非贵金属基底表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对应的硝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浓度为0.002-0.3摩尔/升;所述碱液和水溶性非贵金属前驱体溶液共沉淀的反应条件是:ph=8-12,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6-48小时。 25.优选地,上述方法一中: 26.所述水热条件:溶液的体积为36毫升,温度为100-120℃,时间为3-6小时;所述硫化物溶液、磷化物溶液或硒化物溶液的https://www.xjishu.com/zhuanli/46/202210369875.html
9.中国船舶七一八所贵金属项目获评国际先进水平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高品质贵金属前驱体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通过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定,认定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推进了高品质贵金属前驱体的国产化替代和高质量发展,对氯碱、氢能、环保、煤化工等领域高性能工业电极和催化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研制的四项产品已在多家客户http://www.peric.ac.cn/wapdetail.php?id=798
10.顶刊收割机!盘点明星材料MXenes2024顶刊记录MXenes是二维材料族,典型的制备方法是基于母体MAX相的A元素蚀刻技术。因为涉及复杂的化学过程,计算筛选其他三维前驱体,并用于这种剥离过程,是极具挑战的。 林雪平大学的Johanna Rosen教授、Jonas Bj?rk和Jie Zhou共同提出了一种理论方法,通过筛选适宜于选择性蚀刻的三维材料,预测在酸性条件下哪些材料可以通过化学剥离https://www.eet-china.com/mp/a329417.html
11.黄金贵金属黄金贵金属资讯贵金属期股联袂拉升 沪金刷新高 四川黄金等涨超4%【SMM快讯】 2023-05-04 央行黄金储备十连增贵金属期股齐升 白银产量8月小增【SMM快讯】 2023-09-08 “贵金属狂潮”还在延续:黄金续创历史新高、白银升破32美元 2024-05-20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等高质量建设项目启动 https://www.smm.cn/mkds/44304_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