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必修一的历史考试,大多数高一的学生是感到迷茫的,那么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80分)(40题,每小题2分):
1.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达伽马C.哥伦布、迪亚士D.迪亚士、麦哲伦
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D.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B.亚洲太平洋地区C.大西洋沿岸D.北美地区
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A.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B.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C.大量贵金属流人西欧,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6.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
7.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到过太平洋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麦哲伦D.达伽马
8.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9.“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B.郑和下西洋C.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第一次工业革命
10.“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11.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比较准确的是:
A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B:是将美洲纳入人类近代文明大家庭的先驱
C:行为是非正义的,但是客观上起着进步的作用D: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有巨大作用
12.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荷兰是殖民帝国B.《航海条例》的颁布
C.英国实力强大D.英国想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1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14.工业革命期间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来自
A.圈地运动以后失去土地的农民B.来自非洲的黑奴
C.手工工场的手工业者D.城市里的失业市民
15.据统计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16.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B.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18.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
C.广阔的市场是交通发展的驱动力D.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财阀投资
20.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先进的通讯手段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1.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B.蒸汽机C.火车机车D.汽轮
22.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中国明朝和清朝政府的做法是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
23.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一次革命的发明创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力机车的使用
C.火车和轮船的发明D.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2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5.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
A.殖民战争B.工业化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26、20世纪初开始,如果你在英国居住或者到英国去,那么你可以看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7.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封建自然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8、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上海发昌机器厂
29.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客观上反映出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30.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他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3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32、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发昌机器厂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D.创办开平煤矿
33.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A、列强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34.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35.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B.乙方C.甲乙方都符合D.甲乙方都不符合
3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A.洋烟开始传人中国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38.1876年的世博会在美国费城举办。清朝官员李圭参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据其主张判断李圭属于
A.顽固派B.洋务派
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39、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①洋务运动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④两种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0.1904年的纽约博览会是美国展出最新工业革命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蒸汽机车、铁路设备
二、非选择题(20分)
关于洋务运动,请简要回答:
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分)请写出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4分)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分)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CCBACB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BCAADBCC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BAABDAABA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BDACBDBBBD
1.内忧外患(2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分)
2.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分)
3.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
创立近代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8分)
4.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根据这些新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整体工作部署,制定本学期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形,本着小步子,高频率,勤练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二、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28课进行阐述。容包括中国和外国,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全本书共计八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是经济、社会在社会中的体现。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一学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导性的作用。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三、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学期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正确理解政治制度演变的必然性和对近代、现代的影响,进而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60%,优秀率为10%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70%,优秀率为20%
五、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六、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认真研读和分析课程标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测试标准,深度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课时设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题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先紧后松
2、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复习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复习期间,知识结构的细化,具体化和个性化,全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同时,在串讲知识提纲和评讲试卷时,高度重视语言的简洁凝练和幽默风趣,并适当的举些生动形象的事例或小故事,以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减轻学习疲劳,加强教育效三具体复习方法:
(一)构建单元核心知识结构。
老师在课下,“根据单元引言,吸取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与观点,以高中课程标准为指导,概括单元的知识结构,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把每个专题的几节课的内在逻辑联系理出来,注意每个事件的大体发展线索,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注意概念的系统化。“复习提纲,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标题式提纲,由一系列的大小纲目组成。它的优点是能较好的反映知识的系统性;一是问题式提纲,由一系列连贯性的问题组成。这种提纲容易突出重点,对学生的启发性较强。”在上课时,先把线索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回顾核心的复习提纲,同时辅之以谈话法,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学生构建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三)多种感官并用
学生平时复习时往往是直接出声的背诵或者单纯看书,往往不动手,复习的效果不太理想。我要求他们自习课复习时一边看书,一边在草稿纸上动手把知识结构写写,这样多种感官并用,加强了记忆的痕迹,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先观大略再具体
复习时,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在一个专题的大体阶段特征,然后看每节课时也先看讲了几个大问题,相互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然后再具体复习每个小的知识点。这样,知识是以整体一个记忆单位的形式出现的,从而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提纲挈领的掌握知识,并有利于知识的提取应用。
(五)记忆和回忆结合
这种方法能及时发现那些内容还没有记住,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同时还可以看到成绩,增强信心,提高积极性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浮躁心理,提高学生复习时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六)适当做题
复习时,主要以恢复、巩固、应用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加强双基,训练思维能力为目的,因此,做题既非常必要,又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