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假黄金骗局:合金包装成足金注水黄金坑骗消费者

都听说过肉注水,没承想,黄金也能注水。来自上海的彭佳在10月看到黄金价格一路走高后,决定卖掉一个月前购买的足金999手镯。然而,在一家回收店剪开手镯时,手镯内中空部分流出疑似是水的透明液体,排空液体后,手镯“缩水”2.51克,按当时的黄金回收价格计算,彭佳损失约1500元。

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黄金真伪,连经常回收黄金的商家也会受骗。这些被骗案例包括注水、掺铜、银、锡等金属的低纯度黄金,甚至还有不含一点黄金的纯假黄金。不法商家通过配以足金鉴定证书和品牌包装来蒙骗消费者。一些商家甚至在视频网站发布“揭秘假黄金骗局”的科普视频,实则引流售假,用15元一克的铜合金制成首饰和金条,并配以足金鉴定证书和品牌包装,当做足金售卖。

从事黄金行业十余年的商家王辉透露,黄金金额大、鉴定门槛高,普通消费者容易掉进商家利用信息差构建的骗局。发现被骗后,多数消费者举证无门,陷入维权困境。王辉建议购买黄金时要看是否印有生产厂家代号,认准能出具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NGTC)等权威机构鉴定证书的商家。知名维权律师王良斌建议,消费者购买黄金时要保留发票、收据、鉴定证书,将商品与商家招牌和柜台合影,最好能够拍摄视频,作为日后维权索赔的证据。

10月23日,彭佳在网络发帖称自己买到了注水黄金手镯。这只手镯是她在9月15日在深圳水贝的一间柜台购买的古法素圈足金999手镯。当日水贝金价每克588元,工费每克10元,手镯重49.18克,共花费约2.9万元,比当天品牌专柜同样克重的手镯低8000多元。她还花了25元检测费,拿到的检测结果显示手镯含金量大于或等于999‰,克重为49.17克,误差在0.01克以内。但当工作人员剪开手镯时,手镯内流出了疑似是水的透明液体,排空液体后,手镯“缩水”2.51克,损失约1500元。

除了“掺假”,更恶劣的厂家、商家干脆制售“假黄金”。常见的有越南沙金和南非锡金,每克成本价约为七八元。市场上的“掺假黄金”主要是指被当作“足金”销售的低纯度黄金,一般掺有银、铜、锡等金属,以虚标纯度的方式蒙骗消费者。近期,大盘金价每克普遍超过600元,白银价格大约为每克30元,成本仅为黄金的5%,铜、锡则更廉价,不良商家通过掺假获取暴利。

单件送检的黄金饰品一般只能测表面,剪开后也只能检测截面的几个点。水贝的上百家检测机构中绝大部分都是私企,检测的仪器多为几万元的国产光谱仪,精度有限,而黄金造假技术高超,一个手镯可以拼接十节造假,即便截断检测,每一节的截面都可以点测出黄金,混在其中的其他金属很可能检测不出来。

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黄金真伪,就连验金无数的黄金回收商家,偶尔也会“看走眼”。广州市花都区一家品牌金店的加盟商陈峰,其合伙人曾因回收了一对掺铼龙凤镯而损失超过1万元。铼是一种熔点高、密度高的重金属,每克十几元,硬度高于黄金。掺铼黄金剪开时能感觉到硬度高,烧熔时截面不像足金会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液滴,而是呈毛刺状,上面还会有黑点状物质,那是高温氧化的铼。

相对于掺假的低纯度黄金当足金偷着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另一类商家则在电商平台直接以“假黄金”为关键词,销售自家的仿金饰品。这类商家不少直接以“假黄金火烧不变色15元1克”来引流,直播画面也打着“非黄金”字样。虽然店家已经明示为“假黄金”,但在“有心人”面前,这些刻着“足金999”,有着“金店同款包装”的仿金饰品,已经成为骗局的重要工具。

记者花费340元,从该男子处订购了一只20克的古法素金磨砂手镯。收到的快递信息显示,发货地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与某知名金店相同的礼盒内,除了刻有“999”字样的手镯,还有价值40元的中鉴金银珠宝检测鉴定证书,其显示鉴定结果为足金,并带有查询码。记者将手镯送往东城区某典当行验金,工作人员指出,“999”钢印的标注方式不符合国标,假手镯摩擦验金石留下的印痕颜色发白,不是黄金摩擦留下的黄色。卖家自称用“孟加拉赤金”制成的手镯经NGTC鉴定为铜合金手镯。

虽然水贝市场很多展厅和柜台都贴着“假一赔三”的标语,甚至有商家提出假一赔十,但买到注水金手镯的彭佳发现,别说“三倍赔偿”,可能连实际损失都很难追讨。她把在水贝购买手镯的证书、照片、收据等凭证和回收店验金时发现手镯注水的监控视频提交给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对方回复现有证据无法认定商家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情形,决定不予立案。卖家声称彭佳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对他们造成了负面影响,他们已经做了公证,法务将会起诉她。

对于如何才能尽量避免买到假黄金,王辉提醒,在非品牌专柜买黄金,首先要看黄金是否标记厂家代号。对消费者来说,鉴定证书是最后一道保障,但黄金鉴定专业化强,机构鱼龙混杂,认知门槛较高,消费者自己送检容易踩坑,所以买黄金还得认准能够出具NGTC等权威机构鉴定证书的商家。知名维权律师王良斌建议,消费者购买黄金时要保留发票、收据、鉴定证书,将商品与商家招牌和柜台合影,最好能够拍摄视频,确保能够证明在此时此地购买了这件商品,作为日后维权索赔的证据。

THE END
1.黄金骗局千里追击诱骗受害人购买、邮寄黄金的电信诈骗案件 伪造的红头文件 今年8月,我市的张先生(化名)收到一份快递,快递内是一份盖有公章的“红头文件”。“文件”称收到该“文件”的人员可领取368万元的扶贫资金,但需要购买黄金储存到“金库”才能领取,而且事情要保密,不能告诉其他人,若不配合则会被列入失信执行名单。张先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58902
2.聚焦揭秘“网络黄金”骗局新闻频道2016年4月份,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之下,江苏、山东等地的警方联合行动,打掉了网络黄金传销组织,并且查处了广东、北京等地涉及到此案的公司,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他们包装的所谓网络黄金骗局,声称不仅能在网上免费消费,还能获利,这让不少人都落入到陷阱当中来。 https://news.cctv.com/special/jujiao/2016/580/index.shtml
3.揭秘上门兑换黄金市场骗局,黄金市场真相曝光一、上门兑换黄金骗局揭秘 1、“上门兑换黄金”这一诈骗手法已经成为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诈骗方式之一。这种骗局一般由一些打着“黄金回收”的旗号,声称可以上门兑换黄金,以低价买入黄金的形式来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2、那么,这种骗局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这些骗子会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发布广告、发短信等方式来引诱受害https://www.icanwi.cn/huangjin/173640.html
4.黄金售出“白菜价”?警惕网上“黄金骗局”警惕网上“黄金骗局” 中宏网河南3月19日电(记者 化海臣 实习记者 张玉娜)“家人们,今天在我直播间开业福利价,4.8克的黄金只要3个9”“假一赔三,假一赔命”“带钢印带证书”“库存马上就不够了,只有50单,50单后恢复原价”……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黄金产品也走出柜台,成为带货主播的“新宠”,但随之而来的http://hn.zhonghongwang.com/show-192-140243-1.html
5.警惕“黄金骗局”新型诈骗!柳州已有人中招→警情通报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告知受害人的账户涉嫌违法犯罪,想要办理“撤案”手续,需要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资金审查,审查后会返还购买资金。 租房+邮寄黄金骗局 在这类案例中,骗子往往会盯住网上发布的租房信息,主动联系房东并称要租房,他们会先打来定金以示诚意,然后拖延时间等房东不明事态地找上骗子询问时,再以忙为http://gaj.liuzhou.gov.cn/xwzx/jqtb/t19700101_3547754.shtml
6.警惕!黄金贷款骗局:高利息套路曝光逾期资讯最新黄金抵押高利息骗局 怎样防? 近年来随着黄金价格的一场波动和贷款需求的网络增加,部分不法分子借机利用市场漏洞,推出了以黄金抵押为诱饵的群体高利息骗局。这些骗局带给人们的特意经济损失不可忽视,并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作用。 对这类骗局的金条防和打击迫在眉睫。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61561.html
7.“高回报”背后暗藏黄金骗局,她就差一点点……投资“黄金”后差点血本无归! 宁海的李女士(化名) 有一“网络好友” 在聊天中该“好友” 向其热情介绍 “炒黄金”的投资项目 并表示有一定“门路” 收益可观,稳赚不赔 听完对方的描述 李女士按捺不住赚钱的心 遂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 下载名为“鸿丰金业”的APP https://3w.huanqiu.com/a/81156b/4JJlHCyGamn
8.现货黄金白银骗局解密与真实被骗经过周航律师很多投资朋友喜欢黄金、白银、铜等等这类商品投资,但是市场上有太多的不法分子打着商品期货投资的旗号,却从事着现货投资诈骗,只要网上一搜现货黄金、白银、原油投资骗局,会发现受害者不计其数。 骗局一:炒外盘。地下炒金公司,往往都是利用投资者不熟悉贵金属投资规则,不了解相关金融法规,以“炒外盘”为幌子,声称直接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