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2020年11月以来,国内银行就开始对风险较高的账户贵金属业务不断“加码”管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已有6家银行先后发布公告,采取多种限制措施,进一步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
工行还将同步暂停代理上金所个人贵金属延期交收合约开仓交易
工行表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希望客户做好风险管控,合理安排投资交易,择机通过代理个人贵金属延期交收合约的平仓和代理个人黄金现货实盘合约的卖出等方式控制风险。
今年至少已有六家银行进一步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
今年以来,工行、建行、交行、光大、华夏、兴业等银行又先后出台措施,进一步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
3月18日,光大银行宣布将自2022年4月18日起,对签约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及延期业务且近六个月(自公告之日前溯)无持仓无交易的客户,将通过系统调整逐步解除与其的业务委托关系。
5月12日,华夏银行公告表示,将对代理个人客户贵金属交易业务进行调整,包括5月12日收盘后全渠道暂停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现货延期开仓和现货实盘买入交易、上调合约保证金比例、解约无持仓无交易客户等。
6月7日,兴业银行宣布,对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买卖业务进行调整,自2022年7月15日15点30分收市后起,关闭个人客户延期合约开仓、现货合约买入功能,延期合约平仓、现货合约卖出功能不受影响,客户出入金功能不受影响。该行将在7月15日15点30分收市后起对近一年无交易、无持仓、无库存、无欠款的个人客户交易账户进行清算并解除委托代理关系。
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交易风险明显加大
北青报记者在工行手机银行看到,7月16日工行人民币账户黄金中间价为370.09元,虽然今年跌幅仅0.52%,但相较3月420左右的高位,已下跌了13.50%。工行人民币账户白银今日中间价为4.054,年内已大跌14%。账户白银3月曾升至5.40左右的位置,最近四个月的跌幅已达到35%。
“近期受国际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市场风险明显加剧。”上海黄金交易所日前发布通知,请各会员单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细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
各家银行近期发布的公告也再次提醒投资者,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对于有持仓余额的客户,建议谨慎控制持仓规模,注意防控自身风险。
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银行合规意识越来越高
据了解,2020年“原油宝”事件后,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商业银行自身,对这类针对个人客户的较高风险交易业务都格外谨慎。去年12月3日,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各参与主体在特定交易场所交易具有未来交割实物特征的延期交收合约,以及金融机构发行的不涉及标的物实际交割的记账式贵金属、大宗商品、外汇类等账户类产品参照本意见管理。
《意见》强调,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的原则,严格实施合格投资者标准审查。银行保险机构不得通过柜台与个人客户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不得为企业提供以非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服务。其他金融机构确需为个人客户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的,应当对个人客户制定更为审慎的参与要求。
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高不适合普通人理财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公开表示,从成熟金融市场看,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非常不适合个人投资理财。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很大,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无异于变相赌博,损失的结果早已注定。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