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试题合集(附答案)练习题

3.举例说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4.《资本论》全书的结构。

5.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6.马克思是怎样从交换价值这一现象出发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价值的秘密的?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8.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9.怎样理解交换过程的矛盾?10.马克思是如何回答“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1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与第二章的区别与联系。

1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与价格标准职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3.如何理解价格形式所包藏的量和质的矛盾?14.为什么说GW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内容及理论结构。

16.《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货币理论。

17.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19.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0.资本各要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2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同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3.为什么只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2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5.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与社会条件?26.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27.什么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有什么作用?2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29.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30.资本原始积累同资本积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论述1.试述《资本论》的方法及现实意义。

2.试述《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3.试述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4.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5.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6.试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7.试论述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8.试述《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张力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9.试述《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10.试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部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①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体现着社会分工。

④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①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④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

②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

5.①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

②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

③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7.①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因此,价值表现的两极实际上是价值被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

③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8.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或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所处的地位。

②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完全是社会的,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这样,在价值表现中,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就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9.①商品价值表现的两极之一,相对价值形式的对称。

②即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能够和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商品所取得的特殊价值形式。

③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10.①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②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在交换中,充当价值现材料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是等价物;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其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共同构成价值表现形式。

最初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随着交换关系的扩大,形成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当交换发展到将一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时,就形成了一般价值形式。

被分离出来的商品是唯一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因此成为一般等价物。

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1.①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进入交换过程之后就表现为交换过程的矛盾。

②一方面,商品生产者要通过交换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因此交换对他是个人过程;但另一方面,他又要通过交换实现自己的商品的价值,使其为社会所承认,因此交换对他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

但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一切商品所有者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一般的社会的过程。

③这就是交换过程的矛盾,它表明商品世界缺少一个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使一切商品的全面交换成为不可能。

12.①货币的职能之一,为商品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这是货币的第一个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有价值。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比较。

因此能够用一个特殊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个特殊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或货币形式。

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物体形式不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

13.①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W-。

②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是第一形态变化,再由货币形态转化W-G为商品形态是第二形态变化。

③商品形态的总变化表现为商品流通。

商品形态变化是由商品内在矛盾引起的。

这个矛盾的发展最终外部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于是商品交换便采取了商品形态化变的形式。

14.①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②按这一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如果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不变,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在信用关系普遍化的条件,需要用货币来媒介的商品价格总额是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减去廷期支付的总额,加上到期支付的总额,再减去互相抵消的债务总额。

④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量。

15.①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的社会生产关系通过商品价值关系而得到表现的形式。

商品内在矛盾之一的一个方面。

②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而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16.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内在矛盾之一的一个方面。

②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就是物的人格化。

17.①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③于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不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的物化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商品拜物教。

可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

18.①指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和社会等同性。

②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到即转化为抽象一般劳动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③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反映在商品上就是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

19.①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廷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20.①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②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其原的有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21.①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②资本家为进行生产,必须将其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用于购买于劳动力。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不会改变。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被活劳动所替代,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使用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因此,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一个可变量,能增殖自身的价值,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

③从全部资本中划分出可变资本,揭示出不是全部资本而只是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

22.①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②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才会增殖,带来剩余价值。

这部分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既然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可带来的,因此,考察资可增殖程度就只需考察剩余价值与可变资可的关系,这就是剩余价值率。

③它是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②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资本家总要尽量延长工作日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24.①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由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形成的差额。

②剩余价值动机和竞争压力会迫使个别资本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然后按社会价值出售便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是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③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法。

26.①人数众多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进行协同劳动的劳动形式,它的规模取决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积聚与集中的程度。

②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市场、为了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它一开始就采取了大规模协作的形式。

③因为大规模的协作、分工和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实现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采用机器体系的大规模协作,使资本主义真正获得了适合自身技基础,使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充分显示出来。

④一切大规模协作都需要统一管理,一旦这种协作劳动从属于资本,则对它的管理就具有两重性。

27.①生产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

②它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③但是,上述从简单劳动过程来看的生产劳动对资本主义来说是不够的。

对资本主义来说,一方面,由于劳动过程协作性质的发展,形成了总体劳动者,从而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

另一方面,生产劳动必须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从而生产劳动的概念又缩小了。

因此,只有直接、间接实现在商品中、并为资本的增殖服务的。

THE END
1.6块钱一克水银,可转化成1克600元黄金,这么暴利,为啥没人去干宇宙它的表面张力极大,能在光滑的表面上“翻跟斗”,它的电导率和导热性都很高,是理想的导电材料,它还能与其他金属形成汞齐,展现出各种“魔法”效果。 正是这些特性,让水银成为炼金术士的宠儿。 但水银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剧毒。 水银及其化合物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ESD1VK05566S53.html
2.货币史上曾经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下列属于贵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货币史上曾经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下列属于贵金属特性的是( )。A.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B.不易变质损坏C.质地均匀、易于分割D.产量不稳定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4d3d27a4142e4afab49b7a678870c130.html
3.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新浪教育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即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时,就产生了货币。货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https://edu.sina.com.cn/l/2003-06-23/46777.html
4.早年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早年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固定充当,是因为贵金属货币具有以下优点( ) 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 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易携带的特点 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Ahttps://chuzhong.zujuan.com/question/detail-9187004.shtml
5.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原创教案6篇(全文)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货币 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明 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多,比如: 牲畜,布匹,贝壳,金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golqhbq.html
6.为什么说金银是惟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为它们自身稀有,而且易分割储存,所以人类从原始社会末期,就把它们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一直延续到今天。用什么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一样,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一般等价物集中到贵金属金银上,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也就产生了。(1)“金银天然不是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2737009.html
7.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张王定)ppt大学课件预览(一 )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交换的发展进而分析货币的起源从中抽象出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结论 。 (二 ) 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 (三 ) 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是: http://read.cucdc.com/cw/82572/66478.html
8.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1.3.5、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是货币的形式会随着时间、条件、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 1.4、货币形式 1.4.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和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又称足值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粮食布帛、牲畜等)和金属货币(铜币、银币、金币)两种形态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商品货币暴露出很多缺点: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9.货币的本质是A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B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C 金银等贵金属 D 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 正确答案 货币的本质 --- 解析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108152.html
10.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A.特殊商品 B.一般商品 C.贵金属 D.钞票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A.私有制 B.社会分工 C.分工和交换 D.A和B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939482.html
11.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冲刺练习题及答案1、 贵金属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合于充当一般等价物,主要表现在其() A、普遍可接受性 B、价值稳定性 C、价大量小 D、均质性 【正确答案】:ABCD 2、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的货币形态,它包括() A、金属货币 B、银行券 C、商业票据 D、股票 E、纸币和银行存款 https://mip.oh100.com/kaoshi/jingjishi/517582.html
12.货币的产生PPT课件.ppt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理解: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理解: (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5/0721/21517979.shtm
1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基本知识课件.ppt当一般等价形式固定的与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特殊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四)货币价值形式1、定义:指金银等贵金属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182、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没有本质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金夺取了一般等价物的社会特权。为什么金夺得了一般等价物的位置?因为金的自然形式特别适合于充当一般等价物:①金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4019692.html
14.黄金为什么能做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上过来自春秋剑气长黄金为什么能做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上过中学的肯定都知道,序号越大越稀有。恒星通过重力约束点燃的核聚变反应可以从氢聚变到铁,铁以后的聚变反应吸收而非放出能量。铁的序号是26,金是79,同样作为贵金属的铂金、铱金恰好是78、77号。比铁序号更高的元素只能通过新星、超新星等释放极大能量的方式生成,金更是只能https://weibo.com/6446581909/KBPj4rYJU
15.我国贵金属纪念币消费群体分析.docx我国贵金属纪念币消费群体分析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经过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从金、银等贵金属充当一般等价物开始,诞生了以铸币为中心,涵盖金属开采、冶炼提取、绘图雕刻、精细打磨、称量分割等工序工艺的钱币业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 钱币业最初源于贵金属币铸造,在2500多年https://m.taodocs.com/p-688587182.html
16.历史上,贝壳牲畜布匹等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试题分析: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贵金属”金银不是唯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①本身说法错误;商品交换发展到以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就出现了货币,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③正确;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们都是商品,有价值,质http://gzzz.cooco.net.cn/mdetail/325015/
17.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范文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都是不完全的,系列都是不相同的,没有众所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造成商品交换的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一般价值形式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https://www.gwyoo.com/haowen/22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