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贝壳、牲畜、布匹等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贵金属”长期占有了货币的宝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历史上,“贵金属”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唯一商品
②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④充当过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都是一种价值符号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贵金属”金银不是唯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①本身说法错误;商品交换发展到以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就出现了货币,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③正确;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们都是商品,有价值,质变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④本身说法错误。该题选C。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的比较:
比较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判断商品的方法: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①物物交换②商品流通③相互赠予④商品交换
A.①B.②④C.③D.①④
2007年10月25日,我国第一套由权威机构发行的“嫦娥一号”贵重金属纪念品在北京亮相,并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李某用5380元人民币购买一套1金2银的“嫦娥一号”纪念章作为收藏品。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380元表示纪念章的价值B.纪念章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C.购买收藏品属于投资行为D.538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
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I/3盎司金币l枚、1盎司银币1枚。关于金银纪念币,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收藏,也可以流通B.只供收藏,不能在市场流通
C.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D.是铸币,不易磨损
如当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3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通货膨胀率
为3%.那么有关部门发行的人民币实际是
A.6180亿元B.150000亿元C.6000亿元D.5982亿
2008年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列符合这一政策措施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