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时候,我们用电脑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币,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就是用他的电脑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世区块。然而,CPU挖矿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比特币挖矿是ASIC挖矿和大规模集群挖矿的时代。
回顾挖矿历史,比特币挖矿总共经历了以下五个时代:
CPU挖矿→GPU挖矿→FPGA挖矿→ASIC挖矿→大规模集群挖矿
挖矿芯片更新换代的同时,带来的挖矿速度的变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规模集群挖矿(3.5THash/s*X)
挖矿速度,专业的说法叫算力,就是计算机每秒产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手里的矿机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币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币越多,回报越高。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大约每10分钟会记录一个数据块。所有的挖矿计算机都在尝试打包这个数据块提交,而最终成功生成这个数据块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笔比特币报酬。最初,大约每10分钟就可以产生50个比特币的比特币报酬。但是该报酬每4年减半,现在每10分钟比特币网络就可以产生25个比特币。
而要成功生成数据块,就需要矿工需要找到那个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确的哈希值,没有捷径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过程就是计算机随机hash碰撞的过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币。
二、挖矿方法
挖矿芯片经历了CPU挖矿到GPU挖矿到FPGA挖矿,如今走入了ASIC挖矿时代。然而挖矿的方式也经历了从一两台矿机挖矿到小矿机作坊,再到如今走入了大规模矿场挖矿的时代。
(1)挖矿方式:从一台矿机到大规模矿场
如果你开始尝试挖矿,你需要准备一台矿机、一台能联网的电脑、一个AUC、一个树莓派、电源及各种连接线等。各种设备的连接顺序为网线->树莓派->MicroUSB线->AUC->4PIN连接线->矿机和电源。
图1:一台矿机工作图
各种设备的功能如下:
l矿机,在此以嘉楠耘智目前最新的矿机A6为例,A6内有80颗芯片,单台算力在3.5T/s以上。
l树莓派(控制器),挖矿只需要做简单高效的数值计算,矿机运作的程序就写在小巧的树莓派里。每个树莓派约可以控制约60台矿机。
lAUC,转换器,而每个AUC也可以串联多台矿机。
l电源,通电。
把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好,接通电源,修改树莓派IP网段和路由器IP网段一致,并设置矿工,然后连接矿池就可以开始挖矿啦!
如果需要部署多台矿机,则还需要变压器等设备。
现在的挖矿时代早已是大规模集群挖矿的时代,你看到的挖矿场景常常是这样的——大规模集群矿场。
图3:矿场图(成千上万台矿机规模)
如今,抱一台矿机回家或者部署一个家庭小作坊挖矿(几十台矿机)的中小旷工盈利空间非常有限,挖矿行业也正逐渐向有廉价电资源、有专业化部署能力的企业和团队集中。
影响挖矿收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矿机的性能和功耗、全网的算力和难度、矿场的部署和运维能力、有没有廉价电的资源、以及币价和政策的导向等等。目前优秀的矿企,他们拥有芯片研发的能力、大量的算力、专业的矿场部署和运营经验等,在未来,资源、算力会越来越向这些矿企集中。
(2).矿池
除了上面的装备,你还需要一个必备的工具——矿池。矿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矿机算力,增大你得到比特币的几率,同时将你未来能得到的比特币收益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账户里。
简单的解释如下:现在比特币全网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这个区块包含25个比特币。假设全球有1W人参与挖矿,那么在这10分钟内,只有1个幸运儿拿走了这25个比特币,其它人则颗粒无收。而矿池的原理是大家组队开采,并按约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矿工的比特币收益趋于稳定,减少矿工的风险。在此以最常用的PPS分配方式为例,假设你的算力是10T,而整个矿池的算力是100T,你的算力占矿池算力的1/10,假设矿池一天能产生10个比特币,那你每天就能拿到1个比特币。
(3).云算力
在现实情况下,挖矿矿机常常供不应求,同时,矿机发货需要很长的等待期。矿机安装、调试、维护等流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矿工们还要忍受矿机的噪音和热量。对矿工来说,最大的成本还不是这些,是挖矿所消耗的高昂的电费,中小矿工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为负。
图4:矿池
而云算力服务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矿工和一般用户参与挖矿门槛高赚钱难的痛点。现在比特币挖矿已经进入了大规模集群挖矿的时代了,一些商家在电费低廉的地区(如云南四川内蒙等地)大规模建设矿场,他们拥有更低的机器价格和低廉的电费,还可以通过机房结构的设计和当地的地理及气温优势来实现良好的散热通风,降低机器消耗的能量。
三、挖矿收益与风险
挖矿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挖矿收益=产生的比特币*币价-矿机成本-电费-维护费及人工成本-矿场折旧费等
如果你只是一个小矿工,一般情况只要扣除矿机成本和电费即可。大家也可以去BTC123或者比特范等网站,通过挖矿收益计算器计算回本周期和挖矿收益。
如果你购买了云算力平台的产品,在此以算力宝为例:
收益=算力收益-算力成本。
有收益就会有风险,挖矿风险如下:
1.比特币产量减半。16年7月,比特币网络将面临比特币减半,即每10分钟,每个区块只包含12.5个比特币,意味着相同算力挖出的比特币也会相应减少。但另一方面,币价也有上升可能。
2.比特币币价和计算难度不稳定,导致用户收益也不稳定。
3.断电、机器维护等风险。
比特币的分割性?技术上,1个比特币基于目前的数据结构被分割到8个小数位。也就是说目前最小的比特币单位是0.00000001BTC。如果在未来出现对比特币分割为更小单位的需求,届时社区需要就如何实现更小的分割量进行讨论。
如果有人把全部存在的比特币都买下了呢?如果有人把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都买下来又会怎样呢?可想而知,在尝试全盘收购的过程中,买家/卖家只会把价格托到天高,最终买家会耗尽全部的钱。而且,不是所有的比特币都是可以出售的,没有人能买下本来就不能出售的比特币,就像黄金储备那样。其实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货币的用途是流通,如果真有可能全部的比特币都被买下,那么比特币的流通用途就消失了,也就是说,比特币就会分文不值。没有那个收购者会去做这种白白送钱给人花的事情。
如果不再有新的比特币被创建出来,当比特币丢失后将会怎样呢,不会有问题么?根本不会。基于供求原理,如果比特币的总量减少,则剩下的比特币的需求将会上升,因而这些比特币就会具有较高的价值。于是,当比特币丢失后,剩下的比特币的价值就会增加来补偿。随着比特币的价值上升,用于购买一件事物的比特币的数量便会相应地减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紧缩现象,简单说,就是钱更值钱了。到最后,如果事情发展到网络上最大的交易量都小于1个BTC,则只需要简单地把小数位向右移动一下,系统就可以继续运行下去。
为了能用比特币买或者卖东西是否必须要等上10分钟?不。如果交易的价值不高,不去等待认可也是合乎情理的。问这类问题的人们通常想的都是诸如超级市场或者自动售卖机一类的场景,零确认的交易同样会在软件界面中显示,但你无法把比特币花出去。当然,你能在未来花掉这些钱。通常上,在0确认的情况下销售相当便宜的商品(如零食、数字下载等等)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在运行一个和比特币网络连接得很好的节点就行。
Bitcoin是一种虚拟货币……如果这话的意思是在说,“虚拟”的(Bitcoin)不如“真实”的(纸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任何纸币本身,事实上也是虚拟的。
既然纸币与bitcoin都是虚拟的,那么,真正应该问的问题不是“哪个更真实?”,而是“哪个更靠谱?”
那Bitcoin就是游戏币喽?现有的所有游戏币,其实都是“中央银行”(只不过是虚拟的中央银行)发行的,它们跟传统货币类似才对。Bitcoin是全网络p2p发行的,没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数量,是最早的协议设定的。不受p2p网络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控制。
Bitcoin没有黄金支持,所以……Bitcoin确实不靠黄金支持。可是,一切的纸币,都只是声称由黄金支撑。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的时候,确实声称他们的货币发行数量与他们的黄金拥有数量持平……可事实上呢?从来没有过不增发的时候。特权的特征就是它一定会滥用自己。也恰恰因为如此,历史上,所有的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没有不贬值的,没有不通货膨胀的。
Bitcoin没有黄金支持,那由什么来支持?信任。历史上所有的货币,都是靠信任支撑的——比如,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相信中央银行拥有同等价值(而不是更少)的黄金。Bitcoin是它的用户用自己的电脑运行客户端,成为p2p网络的一分子支持的(相当于真金白银投票——因为硬件是有成本的,电不是免费的)——这也是一种信任。关键在于,自发的信任比被迫的信任更有价值。(voluntarytrustvs.compulsorytrust)
Bitcoin没有价值!这次你彻底正确了!货币本身就不应该有什么价值,它只是交换的媒介。交易公平的前提不是货币是否有价值,而是这种交换的媒介(Bitcoin)是否被双方认可,而后可以据此产生双方认同的“等价交换”。
Bitcoin早晚会被足够的计算能力所攻破……这就是p2p网络的威力之一。因为无论多强大的计算能力加入p2p网络,它都会成为p2p网络的一部分,它自身的计算能力无法超过整个p2p网络。目前Bitcoin的p2p网络计算能力早就超过了地球上所有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总和。
还有,很多人忘记了另外一件事情,如果Bitcoin的p2p网络能被更破,那么更为脆弱的是现有的金融系统——它们所拥有的计算能力早就被超越了。所以,相对来看,Bitcoin更安全一些才对。
Bitcoin不公平,早期使用者太占便宜了!也许是吧。那一家公司上市,创业者和原始股持有者都赚得最多,尤其是相对那些后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的人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并非只存在于bitcoin金融世界。再一次,公平总是难以实现,不过,公平,跟安全一样,从来都不是货币的责任。
Bitcoin会用在很多不法用途上,所以应该被禁止!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所有的货币都应该被禁止——因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货币(非Bitcoin)在各式各样的非法渠道中流通,完成各式各样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人们总是倾向于妖魔化他们不可理解的新生事物。
其实,用Bitcoin买毒品,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想想吧,在互联网上用BTC支付购买毒品(或者其他的违禁物品),你支付确实可以匿名,但你不实名的话,你是很难收到货品的……
洗钱?洗多少钱?1美元,没必要洗吧?通常,只有额度大到一定程度,才不得不“洗”。可目前Bitcoin的汇率变动太大(今天涨10%,明天可能跌20%),乃至于洗钱成本不可预期……你要是有那么多钱要洗,你敢吗?
Bitcoin就是个庞氏骗局!请先仔细搞清楚“庞氏骗局”的定义。没有人有办法清楚地向一个概念不清的人解释任何问题。
“庞氏骗局”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先来者要靠后来者的加入才能赚到钱,与此同时,后来者由于再也没有后来者而必然赔钱。Bitcoin不是这样的。先来者确实可能赚到更多钱(只是可能而已;因为很多先来者更可能早就在很低的价位售出了BTC);但他们其实并非一定要依赖后来者才能赚到钱;并且,后来者不一定赔钱,因为Bitcoin是保值货币(换种说法,是通缩货币,而非通胀货币)。
Bitcoin的挖矿行为,就是在浪费社会资源……能比“从地下淘出黄金,而后冶炼、加工,做成金块之后再埋到地下,而后不断砍树制造特殊纸张超额印制纸币”更浪费社会资源?
哦,对了,地球上所有银行的大厦都是最奢华的——往往比最著名的教堂都奢华。浪费的是谁的钱和资源?
Bitcoin的使用者更多都是在囤积,或者兑换其他货币,而不是用来买卖商品,所以,它并非有意义的货币……如果你不能理解“任何货币本身都是商品,并且是最本质的商品”,那么这个问题没办法解释了。
Bitcoin会替代所有货币!不可能。“统一”从来都是个理想化但不可实现的东西。在任何领域都一样。有人设想过用“世界语”统一所有语言,以失败告终。欧洲的“统一货币”出路也不是很理想。甚至,目前类似Bitcoin的p2p货币也有很多种——因为Bitcoin是开源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发行新的p2p货币——当然,至于是否会有足够的人使用信任支持其它的p2p货币,就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了。
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对这种东西着迷?任何精妙的思想都是令人着迷的。Bitcoin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太精妙了,也太简单了,正如一位黑客所评价的那样,”It’stoosimpletocrack”(它太简单了,乃至于无法攻破)。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从技术上彻底、纯粹地保障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仅不可侵犯,还不可冻结、不可追踪。一切崇尚自由的人,都只能为之着迷。
秒懂比特币挖矿:
1.我手上现在有一张面值100元的人名币。(比特币)
自己想尽办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个人挖矿
出钱召集一些人来一起猜——矿场
召集认识不认识的人一起来猜,通过猜测的次数,按比例分配这100元——矿池
回顾张三李四转账过程找出问题
在之前,我们用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张三和李四转账的例子简单解释了什么是比特币。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聪明如你一定发现了,在步骤②如果张三吼了一声,附近村民假装没听到,都不去核实记账,那么这个系统不就停止工作了吗?
为解决这个问题,村里商讨后决定,谁第一个确认是张三的声音的会获得500元。于是大家都竖起耳朵,时刻监听村里的每一个动静,真可谓草木皆兵。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大约平均每10分钟会产生一个区块。所有的挖矿计算机都在尝试打包这个区块并提交,而第一个成功生成这个数据块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笔比特币报酬。最初,大约每10分钟就可以产生50个比特币的比特币报酬。但是该报酬每4年减半,现在每10分钟比特币网络就可以产生25个比特币。
好了,接着上面的故事讲,张三这一吼,惊动了全村的人,大家都纷纷表示自己是第一个听到张三声音的人。这500块钱该给谁呢?于是村里又商讨出新的规定,需要有证据证明这是张三的声音。张三在喊的这一声里带有特定的声波数据,谁先破解出来就给谁。
在比特币世界里,这是就是一个新的概念,共识机制。比特币是通过工作量证明的共识机制来决定记账权的,通俗来讲,谁证明了自己的工作量最大,谁就负责记账。
咱们接着故事讲,海归村民王二麻子凭借高超的计算能力,成功第一个匹配了张三的声波数据,然后他笑嘻嘻地向全村人广播自己破解成功。村民验证后,王二麻子如愿拿到了500元奖励金,李四也成功收到了张三的转账。
网络上的每一个矿机接收并验证了一批交易,然后就开始进行挖矿,矿机需要反复的试验随机填充值来进行求解,一般采用产生随机数,尝试把产生的随机数填充到区块头,然后计算哈希。如果计算成功,则挖矿成功,向全网广播挖矿所得,全网节点验证后,把这个区块连接到区块的最上端,并且在全网达成一致。
故事还在继续,王二麻子拿到这500元后就想:一个人的计算能力有限,我下次也非常可能不是第一个计算出来。若我改进算法,制造专门匹配这种声波数据的机器,然后卖机器岂不是能大赚一笔?于是就哼哧哼哧的专研去了,并在不久后面世。(专业矿机)
村民蜡笔小明买了一台专业机器,觉得不错。于是大量采购,并找到一个电费低廉的场地,也请了专人人员来维护。于是,蜡笔小明便每天便看着一笔笔的500元进账。(矿场)
风险与受益
其实,最初的时候,我们用电脑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币,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就是用他的电脑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创世区块。当然,现在也可以用家用电脑的CPU、GPU挖矿,只是收益非常低了。
CPU挖矿的时代早已过去,GPU挖矿也早已不是主流,现在的比特币挖矿是ASIC挖矿和大规模集群挖矿的时代。
回顾挖矿历史,比特币挖矿总共经历了以下五个时代:CPU挖矿→GPU挖矿→FPGA挖矿→ASIC挖矿→大规模集群挖矿
挖矿芯片更新换代的同时,带来的挖矿速度的变化是: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规模集群挖矿(3.5THash/s*X)
算力就是计算机每秒产生哈希碰撞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到比特币的概率越大,挖得比特币也就越多,回报越高。
然而挖矿的受益并不是稳定且有保障的,电费将成为持续挖矿最大的成本之一,所以,有廉价电力的地方便成了旷工的最爱。
挖矿的风险不仅于此,16年7月开始,比特币网络发行比特币数量就减半了,即每10分钟,每个区块只包含12.5个比特币,意味着相同算力挖出的比特币也会相应减少。但另一方面,币价也有上升可能。同时还伴随着断电、机器维护折旧等风险。
最后,给大加介绍一种0风险赚钱的方法:猜出我兜里100元人民币的编号。哈哈。/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