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个共同点,支付手段

昨天,我们讲了巨头企业的支付手段,今天接着继续讲“支付手段”。资本也是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是这个观点不属于简单流通的范围。在流通过程的每个一定的时期内,到期的债务代表着产生这些债务的已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实现这一价格总额所必需的货币量,首先取决于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

它决定于两种情况:一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的锁链,即A从他的债务人B那里得到的货币,付给他的债权人C等等;一是各种不同的支付期限的间隔。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同我们前面考察的W-G-W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中(W-G-W),卖者和买者的联系不仅仅被表现出来,而且这种联系本身只是在货币流通中产生,并且是与货币流通一同产生。相反地,支付手段的运动则表现了一种在这种运动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好几个卖家同时产生,工人制作炒锅,农民生产大米,农场主和工厂主同时需要货币,使流通速度对货币量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反之,这种情况却为节省支付手段造成了条件。随着支付集中于同一地点,使这些支付互相抵消的专门机构和方法就自然地发展起来。

比如企业之间存在的“三角债”这么消除?,举个简单例子,理发师欠工人20元炒锅钱,工人欠农民20元大米钱,农民欠理发师15元理发的费用。只要把A对B、B对C、C对A等等所有的债权对照一下,就可以有一定的数额作为正数和负数互相抵消。这样需要偿付的只是债务差额。支付越集中,差额相对地就越小,因而流通的支付手段量也相对地越小。

因此,即使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和支付的节省程度是既定的,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天内流通的货币量和流通的商品量也不再相符。货币在流通,而它所代表的是早已退出流通的商品。商品在流通,而它的货币等价物只有在将来才出现。另一方面,每天订立的支付和同一天到期的支付完全不是可通约的量。

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而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债券本身又因债权的转移而流通。另一方面,随着信用事业的扩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在扩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取得了它特有的各种存在形式,并以这些形式占据了大规模交易的领域,而纸币则主要被挤到小额贸易的领域之内。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消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的数字。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也不用现金,而是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

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比如,2008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根据破产法第11款条例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意味着这家具有158年历史的投资银行走进了历史的尽头。大家注意到了没有,雷曼兄弟公司是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也就是券商,一度非常神气,大有主宰金融界的势头,投行人的收入也是金融界中最高的,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传统意义上的投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近年来,投行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从最初两个世纪前的为贸易融资、为基础设施融资,到后来强力介入企业重组、证券期货市场等。

实际上,当金融创新愈演愈烈后,投行的性质就开始越来越像一个高级赌场了。投行的高级数学家们设计出了一个个美妙的金融杠杆公式并将其实施,催生出一个个市场奇迹。也许正因为此,投行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促成一个10亿元的兼并,估计它得拿走1个亿,但它付出的就是几个所谓高智力的策划和评估,多拿点钱去购买股份撬动资本。在创新的招牌下,在巨额高利的引诱下,投行当然满怀激情,不遗余力,甚至铤而走险了。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金融机构大肆盲目利用「证券化」、「衍生工具」等高杠杆率结构性产品追求投行式收益,整个金融业都沉浸在高杠杆率所带来的财富盛宴之中,而忘却了金融创新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市场泡沫终会破灭。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过度扩张信用的产物。各种信贷大肆扩张,不顾实际承受能力。它在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美妙前景的同时,也在刺激著贪婪与投机的欲望。

经济金融的产生本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生活的需要和方便。然而,在无休止的利益、消费追逐中,人们忘记了生产的目的,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唯一的目标就是更多、更好、更强,至於有没有如此的必要,则没有人去认真的思考了。一个三口、四口之家,住在80㎡的房子里已经很好了,为什麼一定要追逐160㎡的房子而贷款,大家都迷失了方向和目的,只顾追求最大的利益,以为房价一直会涨,而丧失了价值评判的标准。当一切的一切都以利益、享乐为标准的时候,灭亡和灾难就很难完全避免了。

当金融秩序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这时,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来代替的。房子变得毫无价值,高估的房价在它面前消失了。昨天,资产者还被房价、股价上升所陶醉,怀着富豪的骄傲,宣称货币是数字而已。只有房子、股票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像乌鸦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

在危机时期,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发展成绝对矛盾。因此,房价、股价在这里也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是用现金支付,还是用银行贷款支付,就算握着贬值的股票,没有货币都是一样,无法支付就只能破产。这种危机有个规律,20世纪30年代开始每隔10年就发生一次,进入世纪后,随着金融产品的增加,支付手段多样化,流通速度的加快,危机从10年开始缩短,就像70后经历2000年危机,80后经历2008年,90后经历2015年。将来,00后会更短。

今日话题:下次的金融危机何时爆发?如何防止金融危机,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THE END
1.支付方式演变:从现金交易到多种支付方式的科技与社会进步跨境支付的发展 全球化步伐加快,跨境支付行业亦随之迅速进步。昔日,跨境支付常受制于高昂的手续费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如今,新型跨境支付手段的出现,尽管仍需应对汇率波动的挑战,但其速度与效率较之以往已有显著提升。此举无疑为国际贸易的顺畅开展提供了助力。 https://m.bjhwtx.com/h-nd-368301.html
2.货币支付工具在现代经济中的关键角色及其历史演变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支付工具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这种工具充分展现了货币的基本功能,它使得商品交易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极大地提升了经济运作的效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购物消费到还债,再到缴纳税款,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支付手段的支持。 货币支付手段的起源 http://www.hwtx918.com/h-nd-371966.html
3.货币的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 苏州大学08会计系01龚心怡 02 陈妍君 03沈瑜婷04许诚乾05黄星云 文档格式:PDF | 页数:12 | 浏览次数:186 | 上传日期:2012-01-15 13:28:53 | 文档星级: 苏州大学08会计系01龚心怡 02 陈妍君 03沈瑜婷04许诚乾05黄星云 https://www.doc88.com/p-993394899666.html
4.货币的支付手段有哪些正点财经货币的支付手段有哪些?货币支付手段的内容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可以作为延期付款的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由商品的赊购赊销引起的。当货币用于偿还赊购的货款时,货币已不是作为购买的手段。因为商品的让渡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已经分开。这种没有商品同时与之相向运动,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偿还债务的货币http://www.zdcj.net/other-23597.html
5.货币的支付手段如何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是什么)3、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易的信用。债务人在约定的日期用货币向出卖人清偿债务,这就是https://edu.iask.sina.com.cn/jy/iBGZp1a4jf.html
6.货币的基本职能都有哪些?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是什么?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金钱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主要用于购买服务。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通常在购买商品时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付钱,一手交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分期交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或先交钱,后服务;或者http://finance.scgqt.org.cn/zhpd/2023/0307/122037.html
7.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有什么区别?1、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http://www.gaosan.com/wenwen/3543.html
8.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货币支付手段对经济的影响: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推动信用关系发展;造成买卖、供需的脱节的潜在风险,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经济危机 1.3、货币的本质 1.3.1、货币金属论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自身必须有价值,其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9.2024政治考研马原高频考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在偿还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均起着支付手段这种作用。这种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的出现而出现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可以分次交付,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可以分开的。例如你先将钱存到银行,银行没有在你存钱的同时把利息打给你,而是到一定时间才会返还利息,这就是使用了货币的支付手段。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46042.html
10.《资本论一》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信用货币产生的条件,我们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还是根本不知道的。但是不妨顺便提一下,正如本来意义的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一样,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只要把这些纸票确实是代替同名的金额来流通,它们的运动就只反应货币流通本身的规律。 https://www.jianshu.com/p/9b282ecfa1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