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1、货币是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提供一个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是货币首先是商品(因为货币如果没有商品的共性,那么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基础,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4、货币有直接与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

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在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后有了一些剩余,于是,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交换数量日益增多,范围也日益扩大。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因为被交换商品必须对双方都具有使用价值,且商品价值又必须等量,而物物交换不可能永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

实物货币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如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米粟、布帛、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但这些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货币,在交换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充当货币的物体,一般须具备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性、统一性、可分性、耐久性、轻便性等特点,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纸币是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本身的价值大大低于它作为价值符号所表示的货币价值,所以习惯上认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作为媒介物的铸币,在流通中会发生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铸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在一定限度内仍然可以像足值铸币一样充当流通手段,从而使铸币有了可用其他材料制成符号或象征来代替的可能性。由于统治者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特点,降低铸币成色或重量,甚至用贱金属取代原来铸币,进而利用国家政权发行并强制流通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铸币,强制流通使纸币作为货币象征或符号得到了社会公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11世纪,北宋的交子是典型的纸币,它是由国家印制、强制行使的不兑现的货币符号。其后元、明、清发行的宝钞,也属于典型的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自产生金属铸币以来,历代货币形式、种类、数量之多均为世所罕见,并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货币文化,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邻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货币发展缓慢,很少重大变革.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下,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货币改革,开始具有现代形态,但始终未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货币的紊乱状态.币制改革的经历过程:先秦货币——秦汉至隋货币——唐宋货币——辽西夏金元货币——明清货币——近代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现代货币。

1、价值尺度

(1)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必须有价值,本身没有价值就不能用来表现衡量其他商品价值;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人们可以在观念语言中衡量商品价值,而并不需要现实货币的存在。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价格标准是人为的通常由国家法律加以制定。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它的价值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本金属的含量,是不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2、流通手段

(1)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公式。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分为买和卖2个环节。

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也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更加复杂化。因为存在买卖脱节,使得社会分工形成的生产者相互依赖的链条有可能中断,隐藏着经济危机。当然经济危机的爆发,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生产者的联系十分紧密的条件下才能够产生。

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

3、贮藏手段

(1)能够实行贮藏手段的货币,应该是一种足值的金属货币或是作为货币材料的贵金属(为什么足值?劣币驱逐良币)。

(2)在货币交换初期,产品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费,所以当时货币执行贮藏职能的目的是用货币形式来保存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市场上的自发性导致的风险,生产者会有意识的积累货币,是在生产得以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代表着绝对的物质财富,人们在求金欲的驱使下贮藏货币。

(3)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相反,贮藏的货币会重新加入流通。

(5)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贮藏职能不存在。暂歇在居民手中的货币不是贮藏货币,它仍是计算在市场流通量之中,所以信用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量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只是以重量直接计算的贵金属。而铸币和纸币是国家依靠法律强制发行,只能在国内流通的货币,不能真实地反映货币具有的内在价值。

(2)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作为国际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这是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

作为国际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国外商品。

作为国际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比如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

货币的5种职能的内在关系:

货币的5种职能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2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2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能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商品价值。

正是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货币才能执行储藏贮藏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只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

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出现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要发生变化。这时,上述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应调整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延期支付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THE END
1.支付方式演变:从现金交易到多种支付方式的科技与社会进步跨境支付的发展 全球化步伐加快,跨境支付行业亦随之迅速进步。昔日,跨境支付常受制于高昂的手续费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如今,新型跨境支付手段的出现,尽管仍需应对汇率波动的挑战,但其速度与效率较之以往已有显著提升。此举无疑为国际贸易的顺畅开展提供了助力。 https://m.bjhwtx.com/h-nd-368301.html
2.货币支付工具在现代经济中的关键角色及其历史演变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支付工具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这种工具充分展现了货币的基本功能,它使得商品交易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极大地提升了经济运作的效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购物消费到还债,再到缴纳税款,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支付手段的支持。 货币支付手段的起源 http://www.hwtx918.com/h-nd-371966.html
3.货币的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 苏州大学08会计系01龚心怡 02 陈妍君 03沈瑜婷04许诚乾05黄星云 文档格式:PDF | 页数:12 | 浏览次数:186 | 上传日期:2012-01-15 13:28:53 | 文档星级: 苏州大学08会计系01龚心怡 02 陈妍君 03沈瑜婷04许诚乾05黄星云 https://www.doc88.com/p-993394899666.html
4.货币的支付手段有哪些正点财经货币的支付手段有哪些?货币支付手段的内容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可以作为延期付款的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最初是由商品的赊购赊销引起的。当货币用于偿还赊购的货款时,货币已不是作为购买的手段。因为商品的让渡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已经分开。这种没有商品同时与之相向运动,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偿还债务的货币http://www.zdcj.net/other-23597.html
5.货币的支付手段如何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是什么)3、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易的信用。债务人在约定的日期用货币向出卖人清偿债务,这就是https://edu.iask.sina.com.cn/jy/iBGZp1a4jf.html
6.货币的基本职能都有哪些?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是什么?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金钱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主要用于购买服务。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通常在购买商品时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付钱,一手交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分期交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或先交钱,后服务;或者http://finance.scgqt.org.cn/zhpd/2023/0307/122037.html
7.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有什么区别?1、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http://www.gaosan.com/wenwen/3543.html
8.货币金融学交易媒介的功能的基本要求货币支付手段对经济的影响: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推动信用关系发展;造成买卖、供需的脱节的潜在风险,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经济危机 1.3、货币的本质 1.3.1、货币金属论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自身必须有价值,其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 https://blog.csdn.net/qq_62109420/article/details/126947319
9.2024政治考研马原高频考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在偿还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均起着支付手段这种作用。这种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的出现而出现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可以分次交付,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可以分开的。例如你先将钱存到银行,银行没有在你存钱的同时把利息打给你,而是到一定时间才会返还利息,这就是使用了货币的支付手段。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46042.html
10.《资本论一》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信用货币产生的条件,我们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还是根本不知道的。但是不妨顺便提一下,正如本来意义的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一样,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只要把这些纸票确实是代替同名的金额来流通,它们的运动就只反应货币流通本身的规律。 https://www.jianshu.com/p/9b282ecfa1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