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教案

第一,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货币作为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要素,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始终。

第二,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内容最为第一课是全部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只有让学生首先打好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才可在以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篇1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货币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的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二重性):①和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人们某种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本质)属性。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经历了: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神奇的货币篇1《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_________的_________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价值是指__________在商品中的______________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_____________,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_________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考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___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充当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___________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__________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_______________。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________表现出来的商品__________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__________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___________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的货币篇1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001)

《必修i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前预习案

【宏观展示】

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汇率

【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5.了解外汇和汇率

【课前预习】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经济生活第一课p4-10及综合探究p25,至少一遍。2.先用蓝笔默写,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3.不会的内容进行标注,小组交流后仍不明确的填写在【问题反馈】栏。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②本质:。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经济生活第1课《神奇的货币》复习学案篇1一、填空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b)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2)本质是:。

(3)基本职能:和。

注意:(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补充: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其基本属性是和。商品是和的统一体。

2、知道纸币的含义、优点、发行规律(b)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神奇的货币》学案篇1一、考点解读: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的。(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用于)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为什么要交换?)

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商品的决定了商品能够进行交换(为什么能交换?)

b.价值是商品的属性,它体现劳动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关系,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与。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篇1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前预习

时政导入

XX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落实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严厉打击制造假币行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据《中国法制报》报道,公安机关在浙江某地一举破获了一起特大制造假币的犯罪团伙案件,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黄某被判处有期徒刑XX年,并处没收全部财产。

知识预览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物品,是人们耗费一定劳动生产出来的。他们生产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交换。

(2)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1)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品种越来越多,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物物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在长期的物物交换中,人们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便成了一般等价物,它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叫做货币的职能,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高一政治神奇的货币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各类车型,多个价位。李先生要买一辆五十万左右的标致车,如何付款列举常见的付款方式。

场景再现:如果李先生生活在古代,他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不可能是汽车,可能是马、车、轿子等,如何得到1.学生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

《神奇的货币》复习学案XX年9月4日备课人

课型

审核人

批准人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课前预习部分】a部分一、填写《步步高》p1“知识整合”并识记二、建构知识网络1.判断并改正:(1)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归纳:判断商品的条件:2.判断: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3.区分货币的职能——尤其是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步步高第2-3页)4.判断:(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2)纸币有使用价值,是商品。(3)纸币的面额、发行量、购买力都是由国家决定的。(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5)货币与纸币是一回事。(6)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课堂探究案】b部分一、汇率与币值的变化及其规律外币数量本币数量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汇汇率本币汇率不变越多不变越少越多不变越多不变总结规律:二、汇率升降的利与弊本国汇率上升本国汇率下降利弊利弊贸易投资消费重难点释疑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步步高p3)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步步高p3)

THE END
1.货币起源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这一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21/15/1024035_24167314.shtml
2.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原创教案6篇(全文)2、货币的产生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货币 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明 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多,比如: 牲畜,布匹,贝壳,金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golqhbq.html
3.货币的来源5. 电子货币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货币开始兴起。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交换和支付的货币形式,如信用卡、支付宝、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和快速。总的来说,货币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从物物交换到电子货币,货币的形式和功能不断改变,但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672326425806527&wfr=spider&for=pc
4.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推荐内容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偶然发生;二、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为一种物品的价值可以有其他很多种物品表现出来;三、一般价值形式,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四、货币形式,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 四个阶段是有了每个阶段里面还要有两种https://wenwen.soso.com/z/q854659448.htm
5.考研政治(一)马克思原理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仅限于考点五十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进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https://blog.csdn.net/wangjunlei666/article/details/126823980
6.关于区块链100个基础问题答疑4. 一共有多少个比特币? 比特币一共大致有2100万个。最终产生的比特币数量,准确的说是20999999.97690000个,比2100万少一点。这个数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a) 比特币约定大约每四年作为一个阶段。 b) 每四年生成的比特币将会减半。 c) 第一阶段的比特币每次生成50个。 https://www.jianshu.com/p/96d3cf8a0cc7
7.从中国货币演变看社会变革(作者/徐宁远)总的说来,统一的币制和货币体系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但对于研究钱币发展的学者来讲,正是这些变化和繁多的的钱币不经意间留露出历史的信息。 二、货币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制造技术的进步 概括的讲,中国货币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早期的物物交易阶段和贝币阶段,这一时期或是没有货币但https://wl.ankang.gov.cn/Content-295399.html
8.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什么,经济周期一般几年?繁荣、危机与萧条三个阶段反复出现 《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短波3年:基钦周期存货”周期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9248339/answer/3183306228
9.汇顶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个月)内,可转让股份不超过其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为间接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 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加上因权益分派增加的股份)的 60%。 四、公司发行上市后的股利分配政策及发行前滚存利润分配方案 1、股利分配的总原则:公司将牢固树立回报股东的意识,每年结合所处行业特点、 发展阶段和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资金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92700001431_27.shtml
10.Web3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使用它?互联网格局的变化,新范式的兴起,曾多次对世界产生影响,关注互联网的未来是十分有必要的。 3、Web3.0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 2020年特别是今年(2021年底),Web3的概念和理论迅速得到普及,原因主要是是加密货币圈的活跃分子和国外知名风险投资(如A16Z)的推动,我们后面会对部分创业进行梳理。 https://www.51cto.com/article/696700.html
11.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专科)《经济学基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1、识记:(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经济周期的分类。 2、领会: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3、简单应用:判断一国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 (四)经济周期的成因 1、识记:(1)创新理论;(2)投资过度理论;(3)消费不足理论;(4)心理预期理论;(5)政治性周期理论;(6)货币周期理论。 https://www.eeafj.cn/zkgsgg/20150702/5029.html
12.2018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题及答案之剩余价值论【解析】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故ACD项正确。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职能。故B项错误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moni/104215.html
13.高三政治教案: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要了解这两个公式的关系,就要学习货币理论。弄清楚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商品交换历经了哪些阶段呢。 1、从历看,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产生晚的多.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即物物交换https://www.51test.net/show/3752744.html
14.货币的起源分为几个阶段【判断题】哥斯达黎加的货币是比塞塔。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货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商品交易 D.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外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 )。https://www.shuashuati.com/ti/7dfd379fe0c24862ad8771d2f6874916.html?fm=bd2707b938f0726c201a78051e6b4f707d
15.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利率意味着什么?(3)5月底至8月,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复工复产形势较好,同时中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欧洲出台共同救助基金,美元趋势走弱、人民币对应升值。 (4)8月以来,美元阶段性震荡走高,人民币升值节奏加快。 那么,人民币为何升值? 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美元指数,美元升则人民币跟随贬值;二是是中美关系,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0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