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币的收藏前景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据传,这是乾隆皇帝在观赏了一幅画作之后,即兴写下的题跋。可究竟是怎样的画作能让一位君王发出如此的感慨,而又有谁能想到,这幅画的作者竟然是北宋一位名叫王希孟的18岁少年。
如今,这幅旷世巨作穿越千年而依然不朽,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供世人鉴赏的画作,正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为了展现中国古代名画风采,传承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3年10月16日发行了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4枚。作为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金银纪念币的延续,这套金银纪念币不仅颜值高,而且创意足、亮点多,那么该套金银纪念币的收藏前景如何呢?
发行量及整体发行规模缩减,增加稀缺属性
与中国古代名画系列上一个项目——《捣练图》金银纪念币的发行量和发行规模相比,《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中3枚60克银币的最大发行量缩减了20%,仅为各8000枚;50克金币的最大发行量与《捣练图》150克金币相同,但规格减小了许多;虽然新增加了一个规格为500克、最大发行量为2000枚的银币,不过总体发行规模还是较《捣练图》金银纪念币进行了缩减。
《千里江山图》金币的规格大幅缩小,因此其实际市值体量要比《捣练图》金银纪念币小得多。可以说,发行量及整体发行规模的缩减,无疑增添了该套金银纪念币的稀缺属性,使其更具收藏价值。
另外,从各个币种的发行量和总体发行规模来看,这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还属于一个标准的精品小盘项目,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有可能会受到各方资金的追捧。相信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套金银纪念币的收藏潜力也会逐步展现出来。
规格设置优化调整,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增加了一枚500克规格的银币,并将原来的150克规格的金币调整为50克。这一增一降更加强调了该套名画金银纪念币所走的小众精品路线,明确了其所面向的目标人群为对古代绘画艺术、传世名画及贵金属纪念币集藏感兴趣的纯收藏爱好者。这部分人群具备独到的眼光和较高的鉴赏能力,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出手自己刚刚买入的金银纪念币藏品。这有利于稳定其市场价格,使之能够得到充分的沉淀。
此外,从该套金银纪念币各规格币种的初始发售价区间来看,一方面可以较大程度上防止市场过度炒作,另一方面还能通过价格机制筛选出真正的金银纪念币收藏爱好者,从而引导大众回归到收藏的本质上来。
从开创性上看,《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着实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让广大藏友为之眼前一亮。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名画系列中首次以山水画作为主题图案的一套金银纪念币,同时还首次发行了一枚500克规格的长方形银币。
该枚长方形银币的长度是一般长方形银币的2倍,呈“镇尺”形,既较好地契合了名画的主题,又颇具创意。值得注意的是,这枚长方形银币还创造性采用了一体设计,同时它也是央行发行的首枚双面彩色设计银币。另外,整套金银纪念币大面积使用了彩色喷绘的工艺,这在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史上尚属首次,非常有历史和纪念意义。
以传世名画为基础,具有极高观赏和艺术价值
《千里江山图》以蓝铜矿和孔雀石等天然矿物为颜料,描绘出绵延千里的锦绣山河,既有波澜壮阔的峰峦、江河,又有曲径通幽的红花绿柳、屋舍楼台,历经千年而不褪色,观赏之,让人豪情万丈、心旷神怡。
《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在原作的基础上结合金银材质的特点和工艺技法,对图稿的明暗和色彩做了适当调整,对画面进行了补色等二次创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画的历史风采,令其能够更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设计者在各规格币种的图案选择上也各有侧重,避免重复。
具体工艺上,50克金币背面主图案采用了特殊的浮雕结合彩色喷绘工艺,将山的巍峨、雄壮展现得淋漓尽致,适当的留白,也更营造出了空幽之美。
500克银币正面采用了传统浮雕结合彩色喷绘工艺,搭配若隐若现的底部水纹,突显出虚实变化的写意山水画景。背面图案与正面图案的工艺相同,底面通过大面积喷砂衬托颜色,将贵金属的材质与画作进行了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贵金属纪念币特有的美感。
3枚60克银币背面主图案均采用浮雕结合光变鳞彩和彩色喷绘工艺,通过浮雕再现原画作中山水等景色的远近层次关系,并在多层次渐变喷砂的基础上叠加使用光变鳞彩和彩色喷绘工艺,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让整体画面波澜壮阔,给人豁然开朗之感。
可见,这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并不是对原画作的简单复刻,它还饱含了设计者的创意和先进、高超工艺的运用,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
系列发行形成板块效应,将带来持续稳定的需求
《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是继《捣练图》金银纪念币之后,中国古代名画系列的又一力作。虽说是系列续作,但它的“画风”却与前几组截然不同,第一次将山水画作呈现在币面之上,让人耳目一新。
算上此次发行的《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金银纪念币自1993年发行以来,已有9个系列“成员”。在前8个项目发行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系列集藏人群,他们或将也是《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的忠实收藏群体。
系列成员获国际设计大奖所产生的明星效应,将投射到该套金银纪念币之上,从而提升其集藏吸引力
在我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孔雀开屏)20盎司银币曾获得1995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的奖项;2022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捣练图)60克银币获得了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提名,而这恰恰说明了古代名画系列金银纪念币的设计受到了国际钱币界的广泛认可。
这也势必会给整个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带来较强的明星效应,这种效应必将投射到该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之上,从而有效地提升其集藏吸引力。
历史文化积淀增添了文化魅力与集藏趣味
《千里江山图》这幅闻名中外的传世名画创作于北宋徽宗年间,它的作者王希孟时年才18岁,是宋徽宗建立的翰林图画院培养出的少年天才画家。然而天妒英才,令人惋惜的是,在完成这幅千古名画之后不久,王希孟便去世了,年仅20岁。《千里江山图》既是他的绝作,又是他传世的唯一作品。
此后,这幅画辗转流传,北宋灭亡后流入南宋内府;南宋灭亡后,它又被元朝高僧李溥光收藏;后又兜兜转转来到了乾隆皇帝的手中,清朝灭亡后,该画从宫中流出,最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而关于这幅画名称的由来,还与乾隆有密切的关系,他曾在画上写下题跋,其中有一句“江山千里望无垠”,此画由此而得名。
可见《千里江山图》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背后的故事同样十分精彩,让人回味无穷,这无疑大大增添了该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的文化魅力和集藏趣味。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这套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发行量少、颜值高、定位准、创意新,是我国贵金属纪念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从这套纪念币中,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以及“江山就是人民”的美好祝愿,它是中国名画系列金银纪念币中的又一力作,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