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市场对于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金融政策利好的期望很高,但在目前的既定政策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仍不可能进驻上海自贸区。
证监会近日公告表示,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促进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目前境外期货交易所不得在我国国内设立或者指定商品期货交割仓库。
证监会还称,大宗商品仓储不是国家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的项目,外资可以从事这项业务。但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仓库一般由交易所指定,其与交易所是合作关系而没有股权关系,因此不属于外商投资准入的范畴。
据记者了解,我国政策允许外资在上海自贸区投资非交易所仓储业务,外资企业可以建立合资仓储公司,但是多数股权仍由中资公司持有。
早在2002年,LME管理层就曾公开表达了希望能在中国设立其有色金属交割仓库的愿望,2007年,上海外高桥(600648,股吧)物流区也曾向LME申请建立交割仓库。
“目前这项政策仍然有效,这也正是证监会近日公开表示境外交易所不能在境内设立交割仓库的重要依据。”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来看,LME设立交割仓库愿望已经落空,而自贸区其他涉及大宗商品的业务,除了负责筹建原油期货交易平台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能源交易中心外,包括黄金期货交割仓库的建立、金融期货交割机构的建立等。
LME在全球14个国家的36个地区拥有700多家核准仓库,在亚洲LME共有9个核准仓库,分别位于亚洲日本的名古屋和横滨,韩国的釜山、光阳和仁川,马来西亚的柔佛和巴生港、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的高雄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金属消费国,消费了全世界过半的铜、铝、锌、铅等基本金属,而LME是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其交易价格多作为世界有色金属贸易的基准价格,但是中国内地尚无LME交割仓库。
“保税交割、跨境交割可以为国内参与国际金属期货市场的现货生产和贸易企业节省巨大的库存和通关成本。”一位有色金属研究员告诉记者,“事实上,LME在亚太地区很多交割仓库的买家就来自于中国内地,由此带来了很大的物流和仓储等交易成本。”
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去年6月收购了LME之后,立足香港、辐射内地,拓展内地客户数量也成为其重要战略之一。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此前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不断开放,LME在该区也会发展业务,不排除旗下LME未来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仓储交收仓库。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LME仓储体系欠缺透明度,备受业界批评。贸易商曾指责摩根大通、高盛等仓库控股方故意拖延金属出库,掌控着仓库网络与金属囤积量,通过控制交货与出货的速度影响金属升贴水,操纵基本金属价格。
LME将于本周五就是否彻底改革其仓储网络做出决定,但称稍后才会公布细节。杨柳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