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对策专访李迅雷: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的投资逻辑

2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增量双双超预期。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社融规模增量46400亿元,也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如何理解2019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为了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守住经济的底线,决策部门会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2019年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如何根据新的形势转型升级?围绕这些问题,本期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李迅雷曾任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销售交易总部总经理、总裁助理、总经济师兼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他提出,对于2019年政策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两条:稳中求进、底线思维,前者是要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后者则意味着经济下行有底支撑。2019年经济增速如果继续回落,则需要防止回落幅度过大引发风险,于是,需要稳就业、稳外贸、稳金融、稳投资、稳外资、稳预期,此时,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就非常关键。

对于货币政策,李迅雷认为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是必然,并预计2019年还要降准两个百分点。

对于资本市场投资策略,李迅雷在《首席对策》中强调了“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动经济高增长看成是“攻势”,那么,如今的经济增速回落则可以理解为“守势”。进攻过程偏离均值,防守过程实际上就是回归均值。

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李迅雷表示:大类资产配置而言,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首先,2019年将是低通胀环境,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国内则仍有降息可能。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面,债券市场还值得配置,尤其是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

对于房地产,李迅雷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但2019年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投资方向上,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

以下为《首席对策》访谈实录:

李迅雷(左)接受第一财经《首席对策》采访

存量主导阶段挖掘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

第一财经:注意到您最近有一个观点“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来经济高增长,看成是攻势,那么目前的经济增速回落则是守势,在您看来,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2019年的行情大致如何?

李迅雷:目前从政策层面来讲,我认为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毕竟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未来,我们看到的经济数据都是过去,拿过去的经济数据对未来做悲观的预测,显然是不明智的。对于未来预期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事实上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变化的话,就形成了预期差,预期差就会改变估值水平。我认为目前大家对2019年的预期偏悲观了,我相信2019年应该会比2018年更好一些。

因为市场有的时候波动是非理性的,关键还是要看估值底,尽管估值底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判断,但至少通过历史比较可以确认,目前的估值水平是低估或者比较低估,至少是比较合理的。比如从市盈率角度看,中国有不少行业龙头、大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比美国同类企业明显低,则投资价值显而易见。同时,还有些企业具有创新能力、有专利技术、有品牌优势的,同样具有投资价值。

事实上,投资过程的选时是最难的,谁能精准判断什么时候可以进,什么时候可以出?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越来越大,增速的下行成为铁律,在经济增速缓慢而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会逐步步入到存量主导的阶段。存量主导阶段,资本市场更多是来自于结构性的机会,而不是趋势性的机会。投资方向上,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

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减持房地产

第一财经:在国内信用偏紧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您提到避险类的像贵金属这样的资产会表现非常好,而且我们的投资理念也要升级,那么对于大类资产配置要如何更新观念?

李迅雷:就大类资产配置而言,我建议增持债券、黄金和权益资产。首先,2019年将是低通胀环境,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国内则仍有降息可能。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面,债券市场还值得配置,尤其是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

其次,今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下行,衰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避险性需求会进一步增加,黄金作为一个避险工具是值得配置的,因为黄金又是国际定价的,所以对国内投资者来讲,黄金还是一个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保值类避险品种。

第三,我前面提到了权益类资产经过3年的调整之后,相当一部分股票已经颇具投资价值了,是可以对那些具有估值优势、具有成长性等股票增加配置。

第四,对于房地产,我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我不认为2019年房价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是如果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价长期走L型,对于用杠杆买房的投资者来讲就意味着亏损。过去20年,房地产属于大类资产中唯一走牛的资产,同时这也意味着该类资产的风险在集聚,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审慎。如果房地产在个人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过大的话,则应该减配。今后国家在租赁用房方面势必要加大投入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未来前景不能太乐观。但同时,中国经济周期实际上就是房地产周期,故为了平滑周期,就需要维持房价的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目前所谓的高杠杆和资产泡沫化,最大泡沫毫无疑问是房地产,这个大泡沫怎么来让它慢慢消退,则需要非常具有艺术性的政策调控。至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之后,如何稳投资,大家都会想到基建投资提速。我估计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会有明显上升,但不会再次出现大水漫灌现象,过去的经验教训太多,故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一定会考虑,着眼长远。

预计2019年还会降准两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您最近提到:对于2019年的政策理解主要是两条,稳中求进、底线思维,对于前者主要是要实现经济再平衡,对于后者一定要守住经济的底。那么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就非常关键,比如降准和降息,您预测一下2019年还会有几次降准降息?

李迅雷:按照保持货币适度流动性的角度来看,我想今年应该还会有多次降准,同时还会继续降息。所谓多次降准,估计包含这一次降准在内,存准率应该还可以下调3个百分点左右,即现在已经下调1个百分点,接下来还有两个百分点。至于每次下调多少,或者0.5或者1,这个不好说。降息也是可以期待的,因为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稳定,通胀的压力几乎也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通过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降息还是有可能的。

在经济下行中货币政策宽松是必然

第一财经:李克强总理曾提到: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用好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有人认为2019年货币政策会有所宽松,您如何看待接下来货币政策的定位?

李迅雷:虽然央行在每一次降准之后都要强调一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但是我们要分析其实际效果,在经济下行的过程当中,货币政策的宽松是必然的,但是央行之所以强调稳健中性就是要防范过去“一管就死、一松就乱”的矫枉过正方式。在社会信用偏紧、债务问题突出、民企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相信货币政策肯定是趋向于偏宽松的。但这不会走过去粗放调控的老路,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政策层面一定会有举措,会下一定的力度,因为毕竟过去追求高增长的模式很难延续下去。

稳汇率比汇改更重要

第一财经:在政策维稳的大背景下,稳预期和稳汇率都非常的关键,去年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了6.9,甚至到达了6.97和6.98,你如何看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李迅雷:目前中国还处在一个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央提出的目标是三大攻坚战,其中一大就是要防范发生重大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中最突出的是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里面,汇率风险肯定是必须防范的,所以稳汇率肯定比汇改更加重要。7会不会破,不好预测,但即便做一个最坏的判断,破了7之后又会怎么样?我认为汇率下行的空间不大,人民币汇率即便破了7,也不会一泻千里,很有可能再升回来。因为2018年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减少,这与2016年是有显著的区别,2016年为了稳汇率,以减少大量外汇储备为代价。为何这一轮人民币贬值预期并不强?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和贸易顺差第一大国,故在汇率上面应该是有一定的定价权,故人民币不能跟俄罗斯、印度、巴西、委内瑞拉等国货币相提并论。中国GDP无论是增量部分,还是制造业总量部分,规模都是全球第一。从历史上看,同时拥有上述那么多“第一”的国家绝无仅有,而且,只要获得其中的一个“第一”,其本币汇率都是较为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确实不存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基础。

在结构分化的情况下投资要抓大放小

第一财经:您提到出现牛市的概率不大,要挖掘结构性的机会,那么目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是不是要在这些代表新经济的行业里面来挑选行业龙头,这样的策略是否明智?

李迅雷: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阶段,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这种分化会在很多行业中出现。以交通运输业为例,高铁的发展使得公路的客运量下降,这样对铁路运输来讲就是一个发展机会。同样,在目前企业的盈利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行业内头部企业的日子则相对好过,中小企业的日子相对难过;统计发现,大企业现金流相对比较好,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相对比较弱,作为行业龙头,无一例外都是大公司,故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要“抓大放小”。

但进行配置时,具体要看什么行业了,比如说像传统产业、夕阳产业,你只能配置一家或者两家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作为一个整体向上的成长性行业,或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新的部分,则可以加大配置比例。如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去年的增速是维持在20%以上,在这里面优秀企业、高成长企业可能会比较多,所以可以增配。总体来讲,资产配置的第一个逻辑就是要在结构分化的情况下抓大放小;第二个逻辑,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要弃旧迎新。

推动中国经济的关键,还是要靠消费

第一财经:您提到今年的GDP增速还会在6%之上,外需不足内需补,房地产投资回落基建就要跟上,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除了消费还有投资和进出口,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如何做大势研判?

李迅雷:首先,三驾马车中,相对不能乐观的就是出口,即便中美贸易谈判成功了,对出口增速还是不能给予过高期望,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使得中国过去所具有的人口红利优势在削减,全球经济的继续减速也使得中国的外需会有不足,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偏小。其次是投资,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动能乏力,过去投资一靠房地产,二靠基建投资,房地产靠政策,基建投资靠财政,但是这两个政策用到现在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投资基数越来越大,地方政府杠杆率越来越高,居民的杠杆率水平也水涨船高,故投资增速还是继续回落。所以。推动中国经济,未来主要靠消费,但提振消费靠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要增长又涉及财税改革,同时又涉及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即怎么能够降低政府的支出,通过减税降费、增加社会保障,使得居民敢消费、能消费,从而增加居民部门的消费支出。如果在这方面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则有利于经济成功转型,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大。

科创板是对资本市场种种缺陷的一种弥补

第一财经:春节前大家都在热议科创板和注册制,,您观察到市场上还有哪些待挤的泡沫。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您有什么样的思考?

感谢易方达基金对《首席对策》的赞助播出

黄金ETF-全球主流的黄金投资方式

易方达黄金ETF159934

各大券商有售

易方达黄金ETF联接A000307

各大银行及易方达官网有售

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节目策划:李策

本期摄像:杨立培姜一鹤

外资机构积极评价中国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明显改善市场预期,经济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增强,这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根本支撑因素。

货币政策有望保持支持性立场,继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稳增长和转型并行,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提供助力。

现在市场开始显山露水甚至娇艳欲滴,重新思想社保基金四大秘诀,可能更有必要,欢迎一起探讨!

THE END
1.贵金属交易产品精确投机深度解析贵金属交易产品的投资策略简介精确投机:深度解析贵金属交易产品的投资策略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贵金属交易产品以黄金和白银为代表,是投资者常用的资产配置工具。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提供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手段,还能作为避险资产使用。不过,成功地利用贵金属交易产品进行投资并不简单,它需要深入理解市场动态、价格波动以及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 1. 贵金属https://www.zuenx.cn/ji-gou-guan-dian/231443.html
2.贵金属或将步入加速上升行情全面飘红背后的周期逻辑贵金属或将步入加速上升行情 全面飘红背后的周期逻辑:贵金属市场近日展现出强劲势头,金、银、铜价格的显著上涨引领了有色金属板块的普遍上扬。这一波涨势的背后,根据行业专家分析,是多种宏观经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结果。传统上以美元利率为主导的价格波动因素,现在正被库存周期转折点及利率周期触顶预期等大周期逻辑所取代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520/46562338.html
3.天风金属特朗普当选后的两条投资逻辑241107贵金属面临短期【天风金属】特朗普当选后的两条投资逻辑241107贵金属面临短期兑现,但长期趋势不改特朗普当选,为何金价大跌?一是因为Trumptrade短期兑现,二是预期特朗普任期更少插手地区争端,避险情绪回落。 Trumptrade背后,依然是市场认可特朗普任期开启二次通胀、利好金价的逻辑,而该逻辑至少在未来四年都将持续演绎。 【天风金属】特朗普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606778
4.金荣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大基本面逻辑梳理加载中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金荣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大基本面逻辑梳理金荣中国官方 发布于:中国香港 2024.05.15 17:18 分享到 金荣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大基本面逻辑梳理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business.sohu.com/a/779014020_121429969
5.“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度策略:贵金属基本金属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华创本报告对2023年至今的贵金属及工业金属走势进行了复盘,对主要基本面情况进行了回溯。然后对2024年各行业基本面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判。 投资逻辑 黄金:商品属性上,自2022年初以来的真实利率上涨并未导致黄金的大幅回调,金价走势明显有支撑。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央行购金支撑长周期金价走强,市场对逆全球化趋势的担忧或https://www.shmet.com/news/newsDetail-2-880960.html
6.安信金控:美元黄金白银的“三角关系”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和白银,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贵金属的投资价值也逐渐凸显。本文将从长期趋势的角度,分析美元、黄金和白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未来贵金属投资的潜在机会。 一、 贵金属的货币属性与投资逻辑:避险、抗通胀与美元联动 https://www.gelonghui.com/p/879270
7.如何做好投资——读《投资的宏观逻辑》(投资的宏观逻辑)书评毕业后就很少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了,今年来陆续看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最近几天看完的《投资的宏观逻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2月第一版)也是本经济学著作,由孙付、王方群、张岩三位经济学学者合著。 三位作者中的孙付先生是华西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士、硕士。曾任浙商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20098/
8.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pptx而乔治·索罗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即通过观察和理解经济和金融周期,来把握投资机会。阅读感受书中提到,经济和金融周期循环驱动着各种资产价格的变化,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贵金属、房地产、货币等。这些周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投资者需要有一种全面的视角,去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4830975.html
9.盛冠达:量化交易中策略会失效但投资逻辑是不会失效的,关键在于1) 投资标的:股票资产、期货资产、ETF 2) 套利组合:股指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贵金属期现套利+ETF做市套利 a) 股指跨期套利策略:从传统套利模式吸取各自优点,同时根据多年实盘累积经验,开发出多因子预测模型+统计套利,同时增加回归与趋势交易; b) 期现套利策略: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https://www.jianshu.com/p/dcfedb3cc4df
10.黄金涨势迅猛背后的市场因素与投资逻辑深度解析近年来,黄金作为重要的贵金属和避险资产,其价格迅猛上涨,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黄金价格的涨势如此迅猛?本文将从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解析。 全球经济形势与黄金价格上涨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https://www.sdkdt.cn/post/1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