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顺利就职于日本大公司,做过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也做过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目前的战略企划等工作。
不过,一开始自己以为的投资,其实大部分却是投机,时赢时亏,收益非常不稳定。投机经验包括买卖外汇,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股票的短线交易,真正开始实践价值投资应该是在2010年以后。
2010年至今的7年复合投资收益率超过30%,在A股市场上,有公开记录的是我在雪球上投资组合(ZH820543),2016年3月创建以来,截至2017年8月3日该组合的收益率为84.04%,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27.20%。
通过二十年努力,每年投资收入已经超过工资收入,初步实现了所谓的“财务自由”。
现在想来,人生没有一件事是浪费的,所有的失败经历也都可以从中受益,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为华章。
回首前半生,弹指一挥间,可与人言三两行。
展望后半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关于人生格局与投资
你经历过的所有事都会影响你的人生格局。视野决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你的人生格局又会影响你的投资成败。
查理·芒格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一个人若在格局在能力上没有提高,只执着于欲望,往往最后要面对的是万丈深渊。
当投资收入连续多年不断超过工资收入时,我知道自己终将富有。在生活中见过许多无聊的有钱人,明白钱不能是人生唯一目标,因此也开始思考万一有花不完的财富,应该做什么。梦想还是得有的,万一实现了再考虑就有些迟。
年轻时曾经问过公司的老总(大富豪),5万元钱对他是什么感觉?
他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钱的问题,我考虑的是历史如何评价我”。我才明白自己的格局有多小。
三十岁后读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书,知道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并非人生的最高境界。冯友兰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境界高低不同,人生格局不同。投资某种意义上也是追求大格局上的成功,而不是执着于细枝末节上的花样和技巧。
一个人实现财务自由或者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应该努力追求成为道德境界的人,以天下为己任,“正其义不谋其利”。
而天地境界等于是圣贤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当然,这不是普通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三.关于工作与投资的关系
目前的工作带给我不仅是稳定现金流,还有一个不急不躁的好心情。
可以一年不交易,也可以在市场恐慌大跌时不断加仓。
当投资收入达到一定级别,许多人会考虑是否辞职去做职业投资者。
是否做职业投资,因人而异,关键还是看自己是否有投资方面的天赋,并且发自内心喜欢投资。
我也曾经思考过做专职投资者,但最终还是选择现在的工作而不是专业投资。
理由主要有三个:
1)工作不仅仅是获取现金流的手段,更是人生乐趣所在,
也是为社会提供贡献或价值的平台。
2)金钱的好处是使人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不用为工资而工作。
而我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钱生钱,如果专职做投资,等于每天为钱工作,对我来说是本末倒置。
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在选择职业时,可以抛却功利意识,跟随自己的内心从事真正喜欢的工作。
在人生的大格局里,只要选对了与自己天赋、兴趣相对应的领域就是最好的投资。
四.关于如何建立投资体系
要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需要“守破离”的三个阶段。
“守破离”源自于日本剑道学习方法,后发展到其他武术与行业。
“守”: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认真练*基础,达到熟练的境界。
“破”:基础熟练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次的进化。
“离”:在更高层次得到新的认识并总结,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
“守”的阶段,是认真学习知识的阶段,多阅读顶级大师的经典著作。但大部分人看书时得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知识,很难形成体系,有如盲人摸象。知识是从点开始积累,两点成一线,三点成一面,四点才成立体。
若只知道一个知识点,却以为已经知道全部,有时反而有害。
“破”的阶段,是形成自己见识的阶段。
“离”的境界,是完全独立思考,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当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如何配置资产比选择个股更重要。
为打造不沉的投资母舰,我把资金分散在中美日等不同市场,同时分散在不动产、股票,债券、REIT上。平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充分的分散投资。
STEP1投资品种的选择
STEP2国家/市场的选择
STEP3行业的选择
STEP4企业/个股的选择
STEP5买入价格的设定
五.孙子兵法与投资
提起投资的书籍,大部分人推荐的是欧美投资名著,偶有几本中国基金从业者的书籍,比较意外的是很少有人提起中国的古典名著。
我认为巴菲特,芒格等的主要投资理念与《孙子兵法》不谋而合,
举几个例子:
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第一条是永远不亏损,第二条是永远记住第一条。
孙子说的“不可胜”与巴菲特说的“不亏损”是同一个道理。
孙子说:“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索罗斯说:“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查理芒格说:“我们寻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对面有丰厚回报的栏。所以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英雄所见略同啊!
兵家的思想,讲究平时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投资讲究的也是一战而定,不打无把握之战,不追求蝇头小利。
这与索罗斯的投资理念“最重要的事是正确性的量级而不是正确的频率”,
以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最佳击球区买入”不谋而合!
金融史上最厉害的股市交易天才李佛摩尔在世时基本是所向披靡,富可敌国,最终却落得自杀收场。
武圣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万人之敌,最终却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故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股市中的日内交易者,属于注定要失败的。不停的交易,不停的支付交易费用,最终损耗兵力(资金)而不得善终,故曰:“数胜亡”。
中国股市上,耳熟能详的是短期获利的投机者,而真正在中国股市上赚大钱(百亿级别)的投资家,
如在腾讯上获利逾千倍的南非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在阿里巴巴上获利过千倍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在万科上获利超970倍的刘元生却少有人知道。
故曰:“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六.给散户的11个建议
1.年轻时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而不是股市。
不论哪个行业,若一件事情可以做到极致,就有可能成功。我不大相信一个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人,轻易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我觉得大部分人把股市赚钱想的太简单了,做好投资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知识,还需要辩证的眼光,系统的思维,理性的态度,看似门槛低,实则能跨过这个门槛的极少。
2.把知识提炼升华为见识与胆识
知识是基础:是科学的系统性的学问,没有知识犹如航海没有导航技术;
见识是升华: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的结晶,是积累后的综合和爆发;胆识是行动:是智慧的展现,目标明确的实践和创造。
知识、见识、胆识三者相辅相成,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胆识是知识和见识转化成财富的必要条件。
知识是一个境界、见识是一个境界,知识、见识之上的胆识,则更是一个境界。
而一个人具备知识+见识+胆识之后,财富只是顺带的事,成功也只是附属品。
3.如何选择个股
需要认真阅读年报!如果认真阅读一家公司过去十年的年报,基本可以判断管理层是否靠谱,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要远离管理层不靠谱的公司。管理层若不诚信,财务报表再漂亮也可能是堆砌出来的假数据。
同时,我相信简单才是美,相信链条定律(指一根链条与它最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强度;链条越长,就越薄弱)的商业启示:简单是管理的真义,环节多而复杂的管理必然带来大量的漏洞而使企业轰然倒塌。
作为散户,尽量选择商业模式与收益模式简单易懂的企业。
这与巴菲特的话是同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专注于发现并跨越1英尺的跨栏,而不是我们拥有7英尺的能力。”
4.何时交易
股价的短期波动无法预测,一般散户轻易不要跟风炒趋势,要在有足够安全边际时才介入交易。重要的不是价格也不是价值,而是相对的性价比,即安全边际。
在投资上,我认为买入股票时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是孙子说的“先为不可胜”。
好公司能够在低价买入,其实已经预测到未来的胜利,只是不知何时到来。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当股价高出其内在价值时我会选择分批卖出。而判断是否低估或高估前提是需要知道企业的内在价值。
5.轻易不要加杠杆
小心驶得万年船,香港市场可以一天暴跌99%,要随时准备好资金来避免被平仓。
当你使用杠杆又同时碰到股价暴跌时,还没有等到价值回归,你已经被清仓出门。
6.持仓的分散与集中
分散还是集中应该因人而异:天才如巴菲特者,应该集中。
我以前喜欢集中,目前越来越注意安全,充分的分散投资。
我喜欢分散,是承认自己的认知能力不足。
7.注意风险重于收益
在投资选择时大部分人往往只看见高收益,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
对企业研究不深的大部分散户而言,重仓一个板块或一个公司,实际上是兵行险招,要承受不小的风险。若是在充分的分散下(承受低风险),还能达到高收益的组合才是更理想。
8.把握自己的能力圈
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在投资中,正确的自我认知就是“知己”。一个人的认知可分为四层:1)不知无知;2)知道无知;3)知道已知;4)知道未知。
我认为只有达到第三层的人,才有资格说拥有自己的能力圈。
谨记马克·吐温说的:“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自以为知道、其实错误的事。”
9.保持理性
经过长期的阅读与实战经验,当投资者具备相当的知识、见识与胆识,并且顺利建立起自己的投资体系后,我认为接下来如何认知自己与保持理性才是最重要。
我认为确认清单也是投资体系的一部分。知识易学,心魔难胜!在大众性癫狂或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慌中,很容易让人改变想法,在投资领域的犯错往往也就出在一念之差(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看见别人的股票大涨时若心动,说明自己可能修行不够。
为了保持理性,在每次交易之前,建议认真确认自己的清单。
10.如何评估自己的投资成败
我评估自己的投资成败更倾向于内在价值的增长和分红派息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市值增长。通常所谓的收益,在没有卖出前都是浮盈。浮盈浮盈,到头来可能就是浮云。所以,比起市值变化,理性的投资者更在乎所持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分红派息能力是否增长。
11.散户的其他选择
我的思考结果是:只有在横向(不同市场不同行业)纵向(自身历史估值)对比都低估的情况下,买入其中的低估指数并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才是高确定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