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余额“蒸发”暴露了网银安全哪些漏洞?
一个骗局的完成,涉及多个流程和环节。记者梳理发现,这其中既有客户保管个人信息不善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等原因,也和当前部分银行推出的一些金融产品服务片面强调交易便捷、忽视安全管理,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有关。
——信息泄露是资金被骗的“祸首”。
专家指出,银行应加大自查、内查,谨防客户信息被泄露。但如果由于客户自身原因导致信息被盗,会给银行在交易的辨识上产生一定困难。
——理财交易设定的认证级别较低。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行网银在转账、汇款、缴费的交易都得使用U盾,但基金、理财、贵金属交易等投资交易的认证级别较低,默认不需要U盾验证。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客户对“如意金积存”等贵金属交易不太了解,骗子利用这样的“名字噱头”好行骗。
记者了解到,“如意金积存”是工行一款贵金属理财产品,客户既可以选择赎回,获得现金,也可以提取实物黄金。不过,如意金积存买卖不仅根据每天市场行情价格实时浮动,而且每克赎回还有实时价格和赎回价格的价差,相当于银行总能赚一笔手续费。
“工行目前购买‘如意金积存’的U盾认证是默认‘关闭’的,需要客户开通。”王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使用网银转账几百元钱都要使用U盾,但购买上万元理财产品却不需要,安全隐患一目了然。”
工行从事外部风险欺诈的工作人员回应说,要求客户自主定制主要是方便客户体验。“比如网银理财,很难因为安全考虑而要求客户都使用U盾。对于外汇、贵金属等日交易频繁的产品,使用U盾会影响客户体验。”
此类事件中,不法分子大都通过冒充商户客服或银行工作人员,获取客户快捷支付或工银e支付短信验证码盗窃客户资金,这显示出目前快捷支付存在验证不足的问题。专家建议,用户要妥善保管短信验证码,不要向包括网络客服、银行工作人员在内的任何人提供密码内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