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出于安全方面考虑,一般都会选择在银行买,但由于理财产品区分保本以及不保本两种类型。那么,怎样辨别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保本呢看完就知道了。
其实,投资者想要辨别银行理财产品是属于保本还是不保本,只要看产品说明书里的投资方向就知道了。如果投资方向是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承兑汇票、同业拆借、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等产品,一般都是保本的。
如果产品投资方向是股票、信托、股票型基金、外汇、汇率、股票、指数、黄金、贵金属、大宗商品等等,这类产品风险比较大,可能会存在亏损本经的风险,一般这类产品是不保本的。
虽然说网络已经普及很多年了,但现实中不少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于网络,依然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在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没有凭证资料,看不见摸不着,不安全那么现实如此吗其实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最简单的一点,如果手机银行或者网银不靠谱的话,银行就不可能大力推广了。
目前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般有三个渠道:线下网点、银行官网投资理财频道、手机银行APP。其中手机银行是2012年以来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而兴起的,那么使用手机银行购买理财有何优势呢它到底可不可靠
可靠不
单从上述客观条件上来看,手机银行APP购买理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手机银行购买理财的优势
虽然说随着双录(录音+录像)的普及,现在银行网点员工一般没人敢于违背事实(如夸大收益率或未完全揭示风险)推广理财产品,但任何事都没有绝对,毕竟全国数千家银行,几百万个从业人员,在完美的规章制度及内控措施,始终又有人敢于触碰底线;其次,在网点购买理财,还存在千万分之一概率遇到“飞单”及“虚假理财”的可能性。
飞单:就是个别的银行员工,为了谋取私利(高额佣金),在银行网点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而投资者因为是在网点购买的,常常误认为这个产品就是银行自身的产品,结果导致了亏损的发生。
虚假理财:是指银行员工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来吸引客户,发行实际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
违背事实的推广,让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飞单或者虚假理财,不出意外,最终基本都是以亏损为结局,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个别银行员工的道德问题产生的,而人为因素是最难控制的;但通过银行官方对外发布的手机银行APP或者网银这类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就可以完全避免上述情况了。这也是银行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的一个原因,既节约人工成本还能降低员工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