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解决措施(精选5篇)

到目前为止,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大概可以分为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物价派”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货币派”。本文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两点:(1)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2)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通货膨胀类型根据诱因不同,可以分为需求拉上、成本推动、混合型、输入性和货币性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研究回顾

本文借鉴了以上研究所使用的规律观察、定性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将我国通货膨胀的诱因分为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输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4个方面来讨论,并选取了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度和代表各个诱因的7个指标,作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诱发指标,进行了基于2009.01—2011.10期间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具有相对全面的特点。

二、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Conrad,C.andKaranasos,M.OntheinflationuncertaintyhypothesisintheUSA,JapanandtheUK:aduallongmemoryapproach[J].JapanandtheWorldEconomy,2005.

[2]孙学敏:西方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可行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选择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短期内在中国不可行

三、中国中长期内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建议

1.物价指数的选择

2.通货膨胀目标区的上下限的确定

3.通货膨胀目标区下限的确定

4.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1]Bernanke,BenS.andFredericS.Mishkin.InflationTargeting:ANewFrameworkforMonetaryPolicyJournalof

EconomicPerspectivesv11,pages97-116,February1997.

[2]Svensson,LarsE.O.,InflationTargetingasaMonetaryPolicyRule.JournalofMonetaryEconomyv43,pages607-654,

June1999.

[3]王大用.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J].经济研究,1996(3).

通货膨胀;原因;政府政策措施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GDP增幅明显

国家统计局今日了2010年经济数据,全年GDP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此外,全年CPI同比上涨3.3%,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

2.CPI再创新高

继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出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达到7.1%后,2011年2月份我国CPI再创新高达到8.7%。从CPI的类别构成中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3.3%,居住类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1%,而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继续下跌,仍然延续这“五涨三落”的格局。

3.农产品价格持续稳步上涨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作为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使得农产品价格仍将维持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2010米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30亿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100万吨,占比达21.7%,较上年度提高350万吨;2010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占比8.6%。

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由外汇储备引起的供需失衡是通货膨胀的内在因素

通缩是社会总供需失衡,同样,通胀的本质也是社会总供需失衡,不过它与通缩相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在有国际贸易的背景下,供需平衡在于:国内供给+总进口=国内需求+总出口。当总出口大于总进口时,表现于顺差,企业手中握有外汇存款。此时,国内的需求是大于国内供给的,缺口部份就是顺差中的外汇购买力,只有当这些外汇用于进口等额商品时,总供需才实现平衡。

2.由低汇率价格传导是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①

低汇率会在二个方向同时起作用,一是因为汇价低,表现为人民币商品、资产对外资来说特别便宜。因此引发外资不管是对能出口的商品,还是对不能出口的房地产,以及各种企业资产、证券资产都疯狂购买。而进口商品、国外资产对人民币来说都显会得特别,顺差会越来越大。

3.过剩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

谈到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时,一般经济学家都会以池塘的例子作比喻:全社会的商品就像一个池塘,货币就像里面的水,水多了,水位就高了,物价就升了。中国政府2007-2008年投入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其中1.8万亿是直接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4.热钱的涌入

美国的宽松的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大量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中国的热钱量也达到了一个高点。大量的资金以各种方式涌入房地产行业,推高房价。

四、政府应对此次通货膨胀的建议措施

1.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投资与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

2.实行适度扩大的货币政策,造就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的良好基础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通胀的成因在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总需求的扩张速度。因此,在抑制总需求扩张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总供给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物价的长期稳定。为此,一是要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三是推行倾斜或重点投资政策。

3.实行对工资、物价控制的收入分配政策

合理分配收入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必须扭转目前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的格局,使职工收入做到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二是明确规定并实行实际工资增长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三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工资和奖金的使用办法,加强对企业财务和工资基金的全面监督。

4.把需求管理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结合起来,治理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非以单纯降低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前提。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王国刚.当前我国经济中若干热点问题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6).

[1]阎坤.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J].税务研究,2002(6).

[2]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3]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

[4]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5]大中华经济.郎咸平:二元经济是通胀根源[EB/OL].星岛环球网,2008-05-13.

[6]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N].经济学消息报,2008-05-16.

[7]易宪容.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J].国民经济管理,2008,(4):101.

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是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调控部门必须随时跟踪调查、及时预警提示和适时缓解防范。这也是中央银行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之所在。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通货膨胀压力的现实存在

从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很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1%,今年第一季度有可能继续达到9.3%的较高增长水平。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处于重要关口,一些行业和部门投资过度和重复建设十分明显,物价上涨趋势也鲜明可见。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有必要区分“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货膨胀实现”两个概念。这里所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指通货膨胀能量的积聚和蓄势待发,物价水平在可承受范围内部分或整体上升;而通货膨胀实现则是指各类物价指数大幅攀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且加速势头难以抑制。但我国通货膨胀指标表现相对温和,分类物价指数正在持续上升,但还不是全面大幅度上涨,尚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显著性表现既有经济自身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原因,也有货币快速投放的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二、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

按照古典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前者是指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带来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后者又分为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两种情况。无论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或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其中必然有货币信贷因素,至于信贷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然而,古典通货膨胀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当前通货紧缩趋势尚未完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的特殊时期的物价变动情况,新时期通货膨胀形成不会像在短缺经济那么直接,在市场供大于求、自主性增强的条件下,要有一个磨合过程,一个传导过程,一个能量积聚过程,从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来说还有一个观察判断的过程。

在此,我提出个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的通货膨胀压力观,它特指物价水平由负增长走向正增长,进而走向温和上涨,最终走向物价全面大幅上涨的三级增压过程。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企业商品生产价格上涨,最终推动消费物价上涨的三级传导过程。它涵盖通货膨胀压力苗头、通货膨胀压力积聚和通货膨胀爆发的三级扩展程序。该理论不是简单地将通货膨胀与消费物价上涨直接相联系,而是与潜在通货膨胀变为现实通货膨胀可能的随机实现过程相联系。它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明显区别是:从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到通货膨胀实现有一个压力积聚的中间过程。在压力苗头时期,虽可见微知著,但人们对压力的认识不易统一,调控部门难下决心;而把握压力积聚时期,重在事前预警和风险缓解,将使通货膨胀实际发生概率最小化。对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警和调控的效果远胜于通货膨胀压力转化为事实通货膨胀后大张旗鼓的调控治理。

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察通货膨胀形势的需要。首先,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已经不是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现在由于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投资、生产链不断扩展,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自我循环功能的“生态”,这就使得价格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从另一方面证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企业商品价格和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持续性上涨将成为新形势和新条件下通货膨胀压力的突出表现,或许可以将其概括为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缓解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急刹车”和“一刀切”都不可取的前提下,投资需求扩张、结构性过热和商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将会有一定的持续性,无论是否会迅速传导到消费价格领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既然当前主要是生产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需要控制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以免其逐步向消费物价传导,促成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我们既不能因当前的消费物价的温和水平而忽略在投资和生产领域的物价上升压力,也不能因核心物价较低而忽略非核心通胀的衍射效应。

三、对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评估:防范性与协调性并举

针对部分行业的通货膨胀压力苗头,央行率先采取引导措施。2003年6月,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此外,央行还运用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流向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

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控制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货币因素,从2003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高至7%,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

同时,央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适时收回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去年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今年初到3月10日,共发行央行票据20期,3000多亿元,若加上债券回购业务,今年以来共回笼货币资金5000多亿,力度持续加大。

就目前状况而言,央行去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调和微调,其作用和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

(一)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提出了国民收入平衡公式,即: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总需求;国民收入=投入的各生产要素所获取的收入总和=总供给。凯恩斯假定供给在短期内不变,以总需求为分析的重点,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会导致小于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存在资源闲置,此时增加总需求并不能引起价格的上升只会造成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的水平后,过度需求引起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由此可以得出,发生通货膨胀时一定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发生。

(二)菲利普斯曲线

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年的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后,于1958年提出一条用以描述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的曲线,即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随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把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根据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选择与治理

在西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被称为“痛苦指数”,失业与通货膨胀都会给人们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损失,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失业主要会产生两种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反向关系,由此可见失业显然会引起社会的损失。通货膨胀不仅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加重。

由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在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发挥了作用,然而,这种替代关系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替换应在一个怎样的程度下进行。很显然,两者的替代程度要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最小,并且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应控制在社会成员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在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需要分别权衡两者的成本代价。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

三、我国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面列举1993年至2012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经历了一个高峰时期,1993年至1996年均超过了4%的警戒线,而之后的十几年里,除了个别年份通货膨胀率都在警戒线以下,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负值。

我国的失业率则在20世纪90年代保持就较低的水平,失业率都在3%左右,而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失业率十几年来都在4%以上,超过了警戒线的范围。而且我国所统计的失业率仅仅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并没有将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包含在内。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解决好居民的就业问题更为迫切和必要。

四、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及启示

(一)失业问题

西方国家在治理失业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就业的力度;加强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包括:第一,要充分利用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增长的作用,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刺激企业进行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借鉴西方国家的“市场就业机制”,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第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有利于优化劳动力供给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增加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加大对职工的再培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资本流向教育行业,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第三,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低保制度,形成促进就业的激励约束和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失业、医疗等方面的全面保险,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第四,重视劳务输出,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计划地输出劳动力,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国际劳务信息平台,为劳务输出提供准确信息。

(二)通货膨胀问题

西方国家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搭配;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实施必要的价格管制;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技术革命,调整产业结构等。

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包括:第一,治理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性的改革和调整,要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把控制需求和增加供给联系起来。第二,严格控制政府赤字的规模,严格政府预算管理,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费用,争取达到财政收支平衡。第三,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切断财政赤字显性化,也就是利用通货膨胀弥补财政赤字。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待增加,在执行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时有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这对于中央银行履行保持通货稳定是十分不利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应根据现实经济形势合理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THE END
1.论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未来趋势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中,企业的利润上升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并推动其发展。例如,产业的持续壮大使得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项目,从而推动了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此外,家庭财富的提升促进了个人投资的活跃度,股票和基金的交易变得愈发频繁。历史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经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股http://www.zh-hz.com/news.html?aid=1825486
2.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自测题12:.产业政策模拟试题咨询工程师12.产业政策有以鼓励( )的发展为主的传统。 A.服务业 B.制造业 C.农业 D.工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业政策有以鼓励制造业发展为主的传统。如促进钢铁、汽车、船舶、飞机以及半导体等制造业的发展。除了英国,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产业政策的作用。https://www.jianshe99.com/zixun/stzx/zh20241129102303.shtml
3.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关注热议2、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引发资本流动的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导致资本流向发生变动,引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金融市场波动还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 https://m.kanfawang.com/post/15352.html
4.经济学:投资学考试题库(强化练习)考试题库A.主要界定行业本身的投资价值 B.主要界定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C.主要界定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DA.国家预算 B.国债 C.利率 D.税收 点击查看答案 136、判断题 政策、构建和修正投资组合、评估投资246、单项选择题 在风险性上,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A.公司债券 B.政府债券 C.政府保证债券 D.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5/4535100.html
5.美国投资政策需重返理性美国传统上是投资开放的国家。之所以说是“传统上”,是因为对中国投资者来说,美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掩上开放的大门。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流量已缩减至微不足道,2020至2022年甚至出现了净撤资的情况。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对美投资却每况愈下。造成如此反差http://iwep.cssn.cn/xscg/xscg_sp/202411/t20241129_5806161.shtml
6.论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未来趋势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中,企业的利润上升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并推动其发展。例如,产业的持续壮大使得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项目,从而推动了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此外,家庭财富的提升促进了个人投资的活跃度,股票和基金的交易变得愈发频繁。历史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经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股http://www.zh-hz.cn/news.html?aid=1825486
7.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虽然受到国家对一些投资过热更多“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131~135题。虽然受到国家对一些投资过热的重点行业实行严格控制的影响,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四、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红星制鞋厂在1998年对某市六种鞋类的消费量调查中发现,农民人均鞋类年消费量除旧式棉鞋高于城镇居民、布鞋与城镇居民持平外,其他鞋类消费量均低于城镇https://www.xilvlaw.com/souti/gongkao/475B5FD6.html
8.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回顾和展望由于2008年前三季度国家严格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国内贷款以及利用外资受到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长比例较小;利用外资虽有所增长,但基数小,影响不大;而销售额低于投资额7285亿元,意味着开发企业必须加大自筹资金的力度,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比增长4.24%,其中定金及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4/13635.htm
9.后奥运会经济范文12篇(全文)近几届奥运会经验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不注意提前预防,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出现衰退。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lp0zedd.html
10.《2023中国家居产业发展报告》全文家居报告刨花板产业阶段性投资过热 2023年度,刨花板总生产能力超越纤维板产业,成为中国人造板第二大板种。 全国建成投产36条刨花板生产线,新增生产能力1006万立方米/年。中国刨花板产业呈现企业数量与生产线数量恢复增长、总生产能力及平均单线生产能力持续上升态势。 2023年底,全国307家刨花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http://smile2012.com/html/2024/jiajubaogao_0422/15220.html
11.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精选6篇)(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59.8%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0%。这几年,我国政府对投资实行有保有压,并强调扩大内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增长一再反弹,内需扩大相对乏力,2007年上半年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4kta7bv.html
1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若实际增速高于潜在增速,表明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反之,则表明经济出现了萧条迹象。因此,只通过实际增速无法准确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将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进行比较并分析是否存在产出缺口以及产出缺口的大小,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判断经济运行态势。 本报告详细测算了中国的潜在增速,测算结果表明,虽然新常态以来中国潜在增速http://econ.ruc.edu.cn/kxyj/mtjj/fca0354491b94bf08d9d89046d5a62a4.htm
1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7期(总期57期)在线培训课程该定义明确了非法集资的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据了解,本《条例》沿用了1998年7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83.html
14.南海开放大学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wap网站 版权所有:南海开放大学(南海成人学院) 备案号:粤ICP备06069756号 学校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新三路2号 邮政编码:528200 传真:0757-86393994 咨询电话:0757-86393995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362号 https://www.ounh.org/
15.2004年经济不可能过热十大原因:失业问题严峻2004年政府主导性投资如果趋于下降,外商投资不能维持高增长,且民间投资不能迅速启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推动力将会减弱。 七、出口增速可能会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一些年来对出口实行退税的政策,17%的增值税平均退税14%。为了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际是人民币变相升值),我们开始下调出口退税水平,这将增加http://www.jscj.com/jscj/economic/20031229141545.php
16.读书笔记摘自:《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贫困下的决策在这些构成要素中,消费通常是GDP的最大构成要素,投资是变动最大的,政府支出也许是最直接的政策目标工具。出口与进口,则会受到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的严重影响。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在看重总供给的萨伊定律和看重总需求的凯恩斯法则之间,有一个看似可行的、务实的折中方案:凯恩斯理论强调总需求的重要性,它和短期政策更https://blog.csdn.net/dkjkls/article/details/913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