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泛亚所”),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根据泛亚所官网公布的数据,该所累计成交额已经超过3000亿。然而最近几个月,泛亚所却因为一款号称与有色金属价格涨跌并不直接挂钩的理财增值产品,而陷入兑付危机。
投资者声称,这场危机牵涉全国20个省份、22万名投资者,涉事总金额高达400多亿元。日金宝到底是什么?兑付危机是如何产生和发酵?事件漩涡中心的泛亚所又将如何应对?
沈女士:我是在去年10月份在网上签了泛亚的资金委托受托业务,原来宣传的资料,包括银行宣传,都是资金随进随出,保本付息,年化收益率在13%左右。但是从4月份之后资金就出不来了。我们买的这个资金受托就是日金宝,在银行业有销售。但是现在打进去的钱也出不来了,收益也出不来了,本金也出不来了。
日金宝到底是什么?由维权者提供的多份日金宝宣传资料显示,这一受托申报业务是泛亚提供的一种交易获利模式,通过接受委托交割业务,从而获得赚取延迟交割补偿金的机会。其特点是保本、零风险、赎回方便、收益高。而维权的投资者当初选择日金宝,除了高收益的诱惑,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相信泛亚所的资质。
沈女士:当时他们宣传的特好,有政府的文件,有云南省金融办的批文,好多银行也有宣传资料。当时肯定就不怀疑了么。
家住福建的维权投资者李先生认为,日金宝其实是一款与余额宝类似的产品,投资者认购后,相当于将钱提供给泛亚平台上的融资客户,投资者收取利息,融资客户支付利息。和余额宝不同的是,泛亚平台上的融资客户所融资金用于平台上有色金属品种如铟、铋等的购买交易。
李先生:他在受托业务上讲的很清楚,说日金宝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闲置的风险,没有其他风险。而且他的委托受托业务上也说的很明白,说日金宝是委托受托业务,不受到货物价格涨跌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但是在4月份以来,资金链断裂后,泛亚不断变更交易规则,包括也一直给我们“画饼”,说有重组,4月份说5月份完成,5月份说6月份完成等。
上百亿的资金无法取出,不仅仅日金宝里面的钱拿不出来,连其账户内的“可出资金”,也就是并没有购买日金宝,仅仅是放在账户内的可以随时转回银行账户的闲置资金,也全部被冻结。4月份以来,危机逐步升级。全国各地的维权者相继奔赴云南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总部,想要讨一个说法,7、8月份最为集中。而记者昨天和前天来到昆明泛亚所总部门口,也看到了零零散散的维权者。据了解,这些投资者也向当地金融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情况,但是他们声称,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全国几十万购买日金宝的维权者,为何会遭遇这场部分媒体口中的“泛亚危机”?对此泛亚在其公告中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受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层面的多重影响,委托受托业务出现流动性问题,影响该业务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有关部门监管要求,交易所执行T+5交易制度,取消卖出申报业务。今年4月以后,股市火爆,投资者跑步进入股市,触发了踩踏。
泛亚交易所工作人员:不接待现在是,本来是正常接待,后来是客户来闹了几天了,后面我们老总都不来了。
赵忠魁:如果说媒体对我们采访报道,我觉得他们有采访权我们也有受访权。
殷经理:泛亚交易所的董事长单九良相当于是一直没有出现,本来说今天和我们机构开会的,上一周出了一个重组的方案,但是方案我们认为不是太好,就没有同意。原本这星期单九良要给我们开会,但是现在没开。你们客户自己去也没有什么用也见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