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认为,俄对中国某些技术,特别是电子元器件、无人机、船用发动机等感兴趣。
俄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除供应成品军事装备之外,最近几年中俄两国工业合作和协作开始增加。俄方越来越多地根据中方的订单从事研发工作,越来越多地为中国各种产品供应部组件。
在谈到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时,卡申指出,中国可以向俄方推荐的第一类产品是微电子元器件,无论是航天技术装备专用元件,还是普通电子元件。
虽然中国在此方面还在追赶西方,但在整体上已经超过俄罗斯。现在,当俄罗斯从西方的部件供应被切断之后,中国有产品向俄罗斯推荐。中国还能推销一些复合材料和原料;
其次,俄罗斯机床制造业过去遭到破坏,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恢复。
在普通机床制造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先进行列,各种产品应有尽有,而且数量众多。显然,俄罗斯将不得不从中国购买某些类型的设备。因为俄罗斯至今仍有一些部门还没有恢复苏联时期的水平。
卡申指出,目前,中国在无人机方面也超过俄罗斯。
近年俄从中国进口产品清单;
1,潍柴动力出口俄罗斯的第1万台柴油发动机在该公司工业园成功下线。
潍柴动力出口到俄罗斯市场的万台产品中除了柴油发电机组,还有配装重型汽车、大型客车用的发动机产品。
潍柴动力在俄罗斯市场的开拓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利用自己的多元化市场优势,除与俄罗斯的整车厂直接合作,组装汽车以外,还与多家俄罗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有意愿合资建厂,组装整车或者发动机,产品覆盖卡车、工程机械、客车、发电设备等多个领域,初步构建起多元化的市场。”
2,河南重工出口柴油机。
河南重工出口8台CHD622V20柴油机到俄罗斯,这种型号是河南重工自主研发的新产品。
公司研制的这款柴油机属于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主要以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为核心,单机最大功率达到3800千瓦,充分的填补3500千瓦以上的国内高速柴油机的空白,可以广泛的用于海洋运输船、游轮、打捞船、公务船等等市场。这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的出现,突破目前该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于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高端动力市场和强军装备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次向俄罗斯提供发动机的中国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当年在苏联的援助之下建立的。
河柴出口到俄罗斯的TBD620V12柴油机用于俄罗斯21980小型导弹舰。
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CHD622V20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21631轻型护卫舰现在配备的MTU16V4000M90柴油机,例如最大功率方面,CHD622V20可以达到310KW,而MTU16V4000M90只有2720KW,持续功率方面,前者为2300KW后者为2100KW,在油耗方面前者为196克/KW.h,而后者为209克/KW.H。实际上CHD622V20已经不是河柴重工第一种出口到俄罗斯的柴油发动机,此前俄罗斯的21980型快艇已经选择了河柴重工的TBD620V12柴油发动机。
俄罗斯也缺少舰用燃气轮机,未来不排除引进中国舰用燃气轮机。
3,出口拖拉机;
中国一拖10台LX2204整装待发,即将驶往俄罗斯中部地区。这是中国一拖大马力拖拉机首次批量出口俄罗斯中部地区。同时,本次出口的拖拉机为中国一拖首次配装东方红大功率重型柴油机。
以出口的东方红X804、X904为代表,俄罗斯用户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说东方红拖拉机皮实、耐用、干活有劲还经济实惠。
4,出口智能反装甲末敏弹
中国掌握末敏弹三模敏感器技术。目前全球有五个国家具备自主研发末敏弹的能力,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
中国在末敏弹的总体设计、复合敏感器、稳态扫描、自锻成型战斗部和安全与引爆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引进中国末敏弹控制与目标探测识别元件与技术,用于本国末敏弹的升级。从中国引进军事技术,这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史上尚属首次。
作为一款智慧弹药,末敏弹的敏感器及其制导模式是核心技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末敏弹采用的是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敏感器技术,从一开始就与美国的“SADARM”齐肩。
在第一代末敏弹的基础上,中国的科研团队又开始向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激光/红外/毫米波三模敏感器技术发起冲击,并且已于近期取得成功,由此实现末敏弹研究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这让中国在末敏弹建设领域迈入世界军事舞台的前列,同时也为现代化的中国军队开辟智慧弹药装备的新境界。
5,出口价值10亿美元的电子元件;
俄罗斯航天及国防工业企业计于2015年从中国采购一批电子元件基组,采购总额近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
据俄罗斯航天局消息人士透露,俄方从中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产品。
俄方将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购买所需产品。该公司已为俄方提供数十个项目的设备,这些设备有的可以直接作为替代品,有的只需要做细微的调整。
受美国及欧洲国家制裁的影响,俄罗斯暂时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这些产品。
6,出口补给系统;
当前,大型海上补给舰的综合补给系统只被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由于这种系统研制成本高、制造难度大,俄罗斯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生产厂商可供选择,加上生产数量较少的综合补给系统代价过高,这是俄罗斯从中国购买该系统的主要原因,按照俄罗斯海军提出的改进要求,中国不仅将出口海上综合补给系统,还将供自动张紧系统,并满足防低温、防爆炸、防潮湿、防静电等众多特殊要求,因此在技术设计和加工制造难度上均属国内最高水平,整个补给系统包括干货补给和液货补给两种,用于帕申院士级中型补给舰在海上补给作业中传送诸如水、燃油和食物等供应品,以保证舰队的正常战备需求。
7,在中国第十一届珠海航展现场,中国军工展出一款名为WS-43的巡飞弹系统,这款武器其实在俄罗斯“军队-2016”展览中也出现过,俄参展团对此很感兴趣。
8,中国出口红外热成像仪给俄国。
中国一些大型军工企业,比如北方工业公司首次参加俄2018军事论坛。
首次参展的中国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代表表示,西方制裁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技术,这为中国产品创造新机遇。
该公司海外销售经理介绍:“我们是红外热成像领域企业,就红外成像技术而言,俄罗斯是依赖进口的。以前只有法国、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能够生产,中国公司已经取得突破,而且性能不亚于西方国家产品。
9,俄罗斯采购中国重装备到红星造船厂。中国南通中远重工建造的7台大型吊机出口俄国。
大型舰船的建造都离不开龙门吊
俄国对中远重工吊机高度赞赏,中国供应的庞大起重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均十分出色。
之前中远重工已向红星船厂提供6台大型吊机,但起重能力都在千吨以下,现今再向其交付1台最大起重1200吨级龙门吊可直接用于建造大型战舰。
中国龙门吊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中国起重吊机已远销全球,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高居第一。
在之前美军为建造最新一代福特级航母,美国纽波特纽斯船厂就曾特意向中国订购一台最大起吊能力为1050吨的龙门吊,号称西半球最大!
中国龙门吊远销欧美;
美国进口中国的振华港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在建造过程中,也使用中国重型龙门吊!。
联合研发:
两国在高能激光,高超声速导弹,核潜艇,发动机等领域有合作研发基础。
在防空反导,空天预警和潜艇,直升机,大飞机,核电等领域已有合作,特别是乌危机后,西方打压俄国,更促使俄下决心和中国联合!
俄已开始对华出售以前不卖的核心高端装备:星载核能电池和核潜艇绝密技术,及S--400远程防空系统,苏35三代半飞机,新型潜艇等。两国的军事指控中心也将联网。
中俄联合生产宽体客机已经启动。
中俄联合建造太空实验室项目已经启动。
俄罗斯提供S-400防空反导系统之后正在打造联合反导系统并进行反导战略演习。
中俄正在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和通信中继系统。
中俄联合开发北极航道已经启动。
俄罗斯提供苏-35之后又有新合作。
联合开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很快就会亮相!
中国与俄罗斯联合翻新战略核潜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中俄战略核潜艇已经在鄂霍次克海和北冰洋联合演习。
军官培训;
在俄陆海空军各院校均接收了中国军官的进修学习,俄军官也到中国军校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