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资源格局和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作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甚至是国防军工技术重要保障的矿产,其安全性和供应链正迎来新的挑战。
相比之下,公众对多年来频繁被讨论的稀土更为熟悉,镓、锗则还是陌生面孔。实际上,稀土、锂资源、镓、锗等均属于“三稀矿产”,这一概念在十几年前被提出,指的就是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和稀散元素。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之下,高科技领域对“三稀矿产”的需求越来越依赖。其中镓、锗即属于“三稀矿产”中的稀散元素矿产。
就此次出口管制实施,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登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这只是全球贸易中的正常行为,不必过分解读。”实际上,美欧日等国家也均有着各自的关键矿产清单。
王登红同时建议,中国要继续下好后手棋,以应对资源格局和贸易形势的复杂化。王登红长期从事重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勘查工作,2018年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称号,2021年获我国地质行业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云南锗业
大宗商品市场信息供应商百川盈孚在分析金属镓市场时指出,短期来看,中国金属镓出口量减少已是必然,在此背景下海外或有部分需方近期进行囤货储备,阶段性需求增加带动海外价格上涨,从而反向拉动中国国内金属镓市场价格,对当前中国国内上涨行情带来一定支撑;长期来看,金属镓、砷化镓出口减少导致对金属镓需求进一步降低,反之中国金属镓供应相对稳定,且后期存在产能新增规划,供增需减下对价格形成利空。
而对于供应链格局短期内是否能改变?这一答案近乎是否定的。以金属镓为例,其主要是从铝土矿加工的副产品和锌加工的残渣中回收,这对本身是全球铝业大国的中国而言是“水到渠成”之事。
“新粮食”:高科技产业浪潮下依赖的稀缺资源
《公告》明确,出口经营者未经许可出口、超出许可范围出口或有其他违法情形的,则由商务部或者海关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直径2英寸氧化镓晶圆视觉中国资料图
镓由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于1875年在闪锌矿中发现,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Ⅳ周期第Ⅲ主族,原子序数为31,元素符号为Ga。作为典型的稀散元素,镓很难像铁、铜、铅锌等常规金属一样大规模成矿,但可以与煤和铝土矿一起形成超大型伴生镓矿床。因此,镓主要是从铝土矿加工的副产品和锌加工的残渣中回收。
单晶锗视觉中国资料图
锗属于元素周期表IVA族稀有分散元素,具有高红外折射率、色散率低等光学性质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常被应用于红外光学、纤维光纤、太阳能电池、聚合催化剂及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锗元素在自然界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活性强且较分散,难以富集成独立矿床,全球锗的生产严重依赖铅锌矿和煤矿的开采。
锗最初被应用于半导体行业,随后被大量应用于电子行业,也是红外光学等领域的绝佳材料。王丰翔等人在综述中写道,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对锗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目前,锗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信息通讯、现代航空、现代军事以及高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方面,全球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光纤(30%)、红外光学(2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以及太阳能发电(15%)等领域。
王丰翔等人也提及,锗无论是在军工方面还是在民用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锗的消费量也从侧面凸显了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目前,全球锗的消费以中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为主,三国总的消费量约占全球的80%以上。
尴尬境地:出口初级产品,进口核心技术深加工产品
王登红等人即表示,我国镓产量虽然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大部分以原料性产品出口,是世界主要镓原料出口国同时又是世界镓高端产品和制成品的重要进口国。
李德先也表示,中国是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主要供应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初级产业在全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初级产品过剩仍然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前述22位专家联合发表的综合述评即重点阐述了关键矿产的全球格局。2020年全球原生镓产量327吨,其中中国生产317吨,占97%;俄罗斯、日本、韩国产量分别为5吨、3吨、2吨。
他们尤其援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提到,2010-2021年美国进口砷化镓晶圆、金属镓总计折合金属镓3880吨,接近同期全球原生镓产量总和4125吨。他们认为,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原生镓出口比例接近100%。
出口大量稀缺资源、回报却处于产业链底部的方式让业内担忧已久。上述22位专家即提到,当前国际贸易争端由经济领域、技术领域扩展到矿产资源领域,世界局势变化对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提出了一份37种中国关键矿产建议清单,包括大宗矿产、三稀金属矿产、关键黑色有色贵金属矿产、战略非金属矿产和特种气体矿产。在这份清单中31种矿产与美国、欧盟、日本清单重合。
他们强调,这些关键矿产既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清洁能源、国防军工技术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保障。提出的这37种关键矿产中我国需要净进口的22种,净进口超过50%的19种,超过90%的10种;我国净出口的11种,净出口超过50%的5种,其中镓超过了90%。
为此,王登红等人建议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深刻地研究我国“三稀矿产”的战略问题,重视资源勘查与储备,加强资源提取的选冶技术和高端应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镓、锗等为例,“要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稀散金属要用得好。”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