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本期超牛说,今天超牛聊聊普京。这几天世界舆论铺天盖地的都是普京应对美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普京霸气回应的新闻。
毕竟,就目前世界来看,能源始终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我们来看看,面对美西方的围追堵截,普京是怎么应对的。
就在本月15日,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正式生效。也就是说,以后俄罗斯要卖给欧洲石油,每桶价格不能超过60美元。
其实,即使60美元每桶原油的最高限价,俄罗斯还是有赚头的。有资料显示,俄罗斯石油成本在每桶53美元左右。
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78美元左右。
我们来看看普京是怎么应对的?
面对美西方不友好举措,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友好举措”就是对俄石油及石油产品设置价格上限。
普京27日签署总统令,针对西方对俄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采取特别经济措施。俄方将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设置价格上限机制的外国法人和个人供应俄石油和石油产品。
此总统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3年7月1日。
同时,也就在23日,俄罗斯意向性宣布,俄可能在2023年初将石油产量削减5%-7%。
普京总统断然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对世界将带来那些影响?
超牛聊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大家重温一下经济学。
俄罗斯和美西方在石油的问题上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目前的世界能源形势,到底是供大于需,还是需大于供?
作为美西方,当然是希望西方世界整体石油供应形势是“供大于需”,这样石油价格才会下跌,不会影响西方经济。
这才会有拜登屁颠屁颠跑到沙特,请求沙特阿拉伯扩大原油产量。
一旦“供大于需”,俄罗斯的石油就卖不上价了,石油廉价对于目前主要靠能源支撑国家经济、支撑俄乌战争巨额军费投入的俄罗斯来说,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不过,拜登的沙特阿拉伯之行可谓热脸贴了冷屁股,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竟然没理他,该减产的减产,拜登的中东之行可谓灰头土脸,颜面丢尽。
现在世界上要石油的国家多的去,印度、土耳其、南美国家等等吧,都在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特别是印度,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赚得脸上笑开了花。
超牛个人观点:普京此次果断反击石油限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应该是合情、合理、合法。
理由是石油交易本身就是经济行为中的市场行为,与俄乌冲突并没有直接关系,更不涉及政治冲突,但西方国家却利用石油限价来试图削弱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把这一问题政治化,违背了市场基本原则。
俄罗斯石油不愁没有买家,西方需求俄罗斯的石油却因为限制俄罗斯设置上限。很快就会出现一种情形,很多中间商通过倒买倒卖抬高石油价格,最后,不但扰乱了世界能源市场,真正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西方国家自己,欧洲国家可能会花更大的价钱通过中间商环节继续使用俄罗斯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