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镓和锗都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矿产名录中。两种金属矿产无论是在储量还是在出口上,中国均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
《环球时报》记者查询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2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被认为是一种战略性和关键金属,目前镓的世界总储量约23万吨,中国的镓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85%。其中被列入出口管制中的砷化镓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在高频、高速、高温及抗辐照等微电子器件研制中占有主要地位;半绝缘砷化镓材料主要用于雷达、卫星电视广播、微波及毫米波通信、无线通信(以手机为代表)及光纤通信等领域;氮化镓作为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材料,是新兴半导体光电产业的核心材料和基础器件,在手机快充、5G通信、电源、新能源汽车、LED以及雷达等方面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报告显示,中国是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主要供应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但中国镓产业一直处于出口初级产品,进口核心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尴尬境地。
锗作为另一种关键金属也被多国列入战略储备物资的重要战略资源。据东方财富证券刚发布的一份报告,锗常被应用于红外光学、纤维光纤、太阳能电池、聚合催化剂及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未来在芯片、太阳能电池、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价值。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矿产资源因为扼守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咽喉,因而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成为大国博弈的一块新战场。
一位匿名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制定战略,不断发布并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以维护本国在尖端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安全。中国与美欧之间对关键矿产的竞争关系到产业发展和大国竞争,已不可避免。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拜登政府炮制拉拢盟友合伙打压中国的一贯政策,通过签订“能源资源治理倡议”“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等筹划供应链和产业链联盟,构建“小院高墙”,企图与中国脱钩断链,并阻滞全球化进程。
眼下,在关键金属下游的半导体产业上,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正愈演愈烈,美国不断拉拢胁迫盟友组成共同战线。日本在5月底宣布对23种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进行出口限制,7月23日起正式实行。荷兰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国6月30日宣布,进一步收紧光刻机出口政策,高端DUV光刻机9月1日起将限制向中国出口。
陈凤英表示,近几年来,美国为打压中国高科技,在全球拉拢盟友,构建小院高墙,进行脱钩断链。尤其是日本和荷兰在美国的胁迫下,先后收紧了对中国的半导体的出口管制。现在美国又在酝酿收紧AI芯片的出口,在这种欺人太甚的情况下,中国两部门的出口管制也算是一种对等反制方面的安排。另外,陈凤英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开采资源也意味着较大的环境成本,通过出口管制实现对有限资源的保护,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