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素银元素化学符号银元素符号

银字,属于艮字族。在艮字族里,艮字都是声符兼义符。艮字族汉字都与“边界”、“极限”之义有关。银的本义是“(价值)接近于黄金的金属”。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化学元素解释:

元素名称:银

元素英文名称:Silver

拉丁原名:Argentum

元素符号:Ag

元素序号:47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系列:过渡金属

所属周期:5

所属族数:IB

元素分区:d

密度、硬度10490kg/m3、2.5

颜色和外表带光泽銀白色金属

地壳含量:1×10-5%

单质:银

单质化学符号:Ag

原子属性

相对原子质量:107.8683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计算值)160(165)pm

共价半径153pm

范德华半径172pm

价电子排布[氪]4d105s1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2,8,18,18,1

氧化态:MainAg+1(两性)

OtherAg0,Ag+2,Ag+3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408.53pm

b=408.53pm

c=408.53pm

α=90°

β=90°

γ=90°

物理属性

物质状态固态(反磁性)

熔点1234.93K(961.78°C)

沸点2435K(2162°C)

摩尔体积10.27×10-6m3/mol

汽化热250.58kJ/mol

熔化热11.3kJ/mol

蒸气压0.34帕(1234K)

声速2600m/s(293.15K)

反射率:91%

电阻率:1.586×10^-8Ω?m(20℃)

其他性质

电负性1.93(鲍林标度)

比热232J/(kg?K)

电导率63×106/(米欧姆)

热导率429W/(m?K)

电离能(kJ/mol)

M-M+731

M+-M2+2073

M2+-M3+3361

M3+-M4+5000

M4+-M5+6700

M5+-M6+8600

M6+-M7+11200

M7+-M8+13400

M8+-M9+15600

M9+-M10+18000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丰度半衰期衰变模式衰变能量MeV衰变产物

107Ag51.839%稳定

108mAg人造418年电子捕获2.027108Pd

同质异构转变0.109

109Ag48.161%稳定

核磁共振特性

107Ag109Ag

核自旋-1/2-1/2

灵敏度6.62×10-50.000101

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占0.07ppm,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1]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状态。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0.0000001[1]

银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银。在医疗上常用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眼药水,因为银离子能强烈地杀死病菌。价格一般在70元左右/克,纯度为999。硝酸银见光或遇有机物就分解出银。银如果是极小颗粒就呈灰黑色。

这种化合物用于镀银或制造其他银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银)是相机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银)成粉末状撒入云层,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沸点:2213℃,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第一电离能7.576电子伏。化学性质稳定,对水与大气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热的浓硫酸和盐酸、熔融的氢氧化碱。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H2S+O2=2Ag2S+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加热

2Ag+2H2SO4(浓)====Ag2SO4+SO2↑+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473K

2Ag+F2=====2AgF暗棕色

2Ag+Cl2=====2AgCl白色

2Ag+Br2=====2AgBr淡黄色

2Ag+I2=====2AgI黄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2Ag+S====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

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元素用途: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银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银。在医疗上,常用硝酸银的水溶液作眼药水,因为银离子能强烈地杀死病菌。

价格一般在3元左右/克,纯度为999。硝酸银见光或遇有机物就分解出银。银如果是极小颗粒就呈灰黑色。这种化合物用于镀银或制造其他银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银)是相机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银)成粉末状撒入云层,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

氧化银极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后,有时会析出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氧化银在玻璃工业中用作着色剂。氧化银的化学式Ag2O。棕褐色立方晶系结晶或棕黑色粉末。键长(Ag-O)205pm。200度分解,释放氧气。密度7.220g/cm3(25度)。见光逐渐分解。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水中难溶。溶于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硫代硫酸钠溶液。不溶于乙醇。由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制得。有机合成用羟基取代卤素时用湿的Ag2O作催化剂。还用作防腐剂,电子器件材料。

溴化银的感光作用,用来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层。

白银首饰和银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饰和家庭装饰中用途很广泛。银币曾经作为银本位制国家的法定货币,盛行一时。但随着货币制度改革、信用货币的产生,银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目前铸造的银币主要是投资银币和纪念银币。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杀死或者抑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

全国已探明有储量的产地有569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储量在万吨以上的省有江西、云南、广东;储量在10000~5000t的省(区)有内蒙古、广西、湖北、甘肃,这7个省(区)的储量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其余20个省、市、自治区的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39.3%。

中国银矿储量按照大区,以中南区为最多,占总保有储量的29.5%,其次是华东区,占26.7%;西南区,占15.6%;华北区,占13.3%;西北区,占10.2%;最少的是东北区,只占4.7%.。

从省区来看,保有储量最多的是江西,为18016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5.5%;其次是云南,为13190t,占11.3%;广东,为10978t,占9.4%;内蒙古,为8864t,占7.6%;广西为7708t,占6.6%;湖北为6867t,占5.9%;甘肃为5126t,占4.4%以上7个省(区)储量合计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0.7%表3.19.3和图3.19.1示出了中国主要的银矿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矿主要有辉银矿,其次是角矿,也有自然银。由银矿与食盐和水共热,再与汞结合为银汞齐,蒸去汞而得银。或由银矿以氰化碱类浸出后加铅或锌使银沉淀而制得。

为了提高独立银矿浮选的回收率,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针对银矿物嵌布粒度的粗细特点,尽可能使银矿物充分解离,提高银的回收率;

二是选择中性或弱碱性的浮选矿浆碱度和选用碳酸钠作浮选矿浆的调整剂,提高银的浮游性;

三是搭配使用黄药与黑药,增强对银的捕收能力。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我国在共、伴生银矿的综合选矿回收方面得到了加强,许多矿山和炼厂重视了银的回收,但是总起来看,选矿技术设备没有重大发展,银的回收率不高,不同矿山尾矿中含银很高(10~30g/t),而未予回收。

银矿石经选(或选冶)后,所得到的产品有银精矿、银泥和各种有色金属的含银精矿。目前对前两者通常采用火法熔离(反射炉、电炉、坩埚、鼓风炉、闪速炉),或者用湿法冶金分离提取,再行电解精炼;后者主要是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半银富集到阳极泥(主要是铜、铅阳极泥)中综合回收。在我国98%的白银是从各类有色金属矿的冶炼阳极泥中回收的。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银白色,光泽柔和明亮,是少数民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徒们喜爱的装饰品。银首饰亦是全国各族人民赠送给初生婴儿的首选礼物。近期,欧美人士在复古思潮影响下,佩戴着易氧化变黑的白银镶浅蓝色绿松石首饰,给人带来对古代文明无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国内,纯银首饰亦逐渐成为现代时尚女性的至爱选择。银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它的拉丁文名称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cm厚的透明箔,1g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2km的细丝。月亮般的金属——银,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银的论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中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另外,也有以氯化物与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铅、铜、锑、砷等矿石共生在一起。

13-14世纪,中国和欧洲都发展起灰吹法检验金、银。这也是一种分离金、银中杂质的方法,又称烤钵冶金法。这种方法是将待检验的金、银试样或采得的金、银放置在用动物骨灰制成的钵中加热,铅和其他杂质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风吹去,部分渗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银。这样可以计算出试样或矿金中含金、银的量和纯度。这种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学中。

银在我国古代称为白金。西方古代人们用月亮的符号来表示银,拉丁文中,“银”是argentum,来自希腊文argyros(明亮)。因此,银的化学元素符号是Ag。

银离子和含银化合物可以在杀死或者仰制细菌、病毒、藻类和真菌,反应类似汞和铅,但目前的背后原理亦未解开。因为它有对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亲生物金属。我国内蒙古一带的牧民,常用银碗盛马奶,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酸。据研究,这是由于有极少量的银以银离子的形式溶于水。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消含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的银离子,便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前,也已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进行杀菌。现在代,人们用银丝织成银“纱布”,包扎伤门,用来医治某些皮肤创伤或难治的溃疡。

银不会与氧气直接化合,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奇怪的是,1902年2月,在拉丁美洲古巴附近的马提尼岛上,银器在几天之内都发黑了。后来查明,原来火山爆发了,火山气中含有少量硫化氢,它与银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平常,空气中也含有微量的硫化氢,因此,银器在空气中放久了,表面也会渐渐变暗,发黑。另外,空气中夹杂着微量的臭氧,它也能和银直接作用,生成黑色的氧化银。正因为这样,古代的银器到了现在,表面不象古金器那么明亮。不过,含有30%钯的银钯合金,遇硫化氢不发黑,常被用来制作假牙及装饰品。

银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不会被腐蚀。但是,热的浓硫酸、浓盐酸能溶解银。至于硝酸,更能溶解银。不过,银能耐碱,所以在化学实验室中,熔融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时,常用银坩埚。

银与金一样,也是金属中的“贵族”,被称为“贵金属”,过去只被用作货币与制作装饰品。现在,银在工业上有了三项重要的用途:电镀、制镜与摄影。

在一些容易锈蚀的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美观。镀银时,以银为正极,工件为负极,不过,不能直接用硝酸银溶液作为电解液,因为这样银离子的浓度太高,电镀速度快,银沉积快,镀上去的银很松,容易成片脱落。一般在电解液中加入氰化物,由于氰离子能与银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降低了负极银的沉积速度,提高了电镀质量。随着银的折出,电解液中银离子浓度下降,这时银氰络离子不断解离,源源不断地把银离子输送到溶液中,使溶液中的银离子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不过,氰化物剧毒,是个很大缺点。

玻璃镜银光闪闪,那背面也均匀地镀着一层银。不过,这银可不是用电镀法镀上去的,而是用“银镜反应”镀上去的:把硝酸银的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倒在一起,葡萄糖是一种还原剂(现在制镜厂也有用甲醛、氯化亚铁作还原剂),它能把硝酸银中的银还原成金属银,沉淀在玻璃上,于是便制成了镜子。热水瓶胆也银光闪闪,同样是镀了银。

银在制造摄影用感光材料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照相纸、胶卷上涂着的感光剂,都是银的化合物——氯化银或溴化银。这些银化合物对光很放感。一受光照,它们马上分解了。光线强的地方分解得多,光线弱的地力分解很少。不过,这时的“像”还只是隐约可见,必须经过显形,才使它明朗化并稳定下来。显影后,再经过定影,去掉底片上未感光的多余的氯化银或溴化银。底片上的像,与实景相反,叫做负片—光线强的地方,氯化银或溴化银分解得多,黑色深(底片上黑色的东西就是极细的金属银),而光线弱的地方反而显得白一些。在印照片时,像片的黑白与负片相反,于是便与实景的色调一致了。现代摄影技术已能在微弱的火柴的光下、在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秒中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如今,全世界每年用于电影与摄影事业的银,已达150吨。[2]

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一般认为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中也谈到自然银,曾经发现的最大银块重13.5吨。

天然银多半是和金、贡、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最初由于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在大约公元前1780-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规定,银的价值是金的两倍。甚至到17世纪,在日本银和金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而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比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迷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

①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

②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

③我国古代法医早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获了不少谋杀案件。

④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

⑤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表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

⑥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用银箔包裹食品和丸药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候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房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出”,一称,恰好150两

银-银饰

【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

【泰银】一般是千足银,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银含量,也有些防制泰国工艺把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的也称做“泰银”,国内生产的泰银一般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比起925银镀白金,价格要较低一些!

银-银离子

银离子就是银原子失去一个以上的电子的银,是指银以离子态的状态存在,通常荷正电。如Ag+1、Ag2+、Ag3+等。银离子医药产品上世纪早就载入中国药典,如硝酸银溶液。银离子随价位不同氧化活性不同,+2,+3银离子具有很高的氧化性,用伏安法测定Ag+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798ev,25℃),而Ag2+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0.102ev,25℃)。高价银离子有效性是金属银或银盐的300到17000倍。由于高价态银离子还原势极高,所以也称活性银离子。

因此,就“银离子”而言,其特征是:

1、银离子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的;

2、银离子应用取决于离子本身属性和所荷电价,与离子大小无关,更没有纳米效应;

3、银离子以水溶液形式存在。无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

4、银离子医药产品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载入国家药典,如:硝酸银溶液。

银离子的抗菌作用: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WHO规定银对人体的安全值为0.05ppm以下,饮用水中银离子的限量为0.05mg/l。有关银的抗菌机理,为金属离子作用和光催化作用。张文钲先生曾论述: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

纳米银颗粒在杀菌过程中能很好的识别菌群,可以很好地维护有益菌群的生存环境,对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正常细胞无任何破坏作用,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纳米银对人体不会有任何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3]

纯银又称纹银,目前现有的科学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纯银一般是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所以纯银的成色一般不应低于99.6%。而低于这个级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银,我们称作为足银。

现在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色银。银又称普通首饰银或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色银富有韧性,并保持了纯银的延展性,同时可以减低空气对银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银首饰的表面色泽较之纯银与足银更不易改变。中国色银的成色规定以百分数表示,国外一般规定以千分数表示,如中国的“80银”与外国的“800S”(S为英文银Silver的缩写)都表示银的成色为80%。

白银易吸收水银,在吸收水银后,表面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完全失去光泽,形成银汞齐(又称汞银)。在潮湿的空气中,银容易被硫的蒸气及硫化氢所腐蚀,使表面变黑(这就是泰银的基本形成条件之一了)。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化妆品不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这能令白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银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厂或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银哦!

2、臭氧也能导致白银变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负离子发生器、消毒柜都不宜放置白银饰品。

4、自来水的净化常含用漂白粉或氯气,对白银有严重的侵蚀作用,侵蚀后的白银失去光泽,产生白色的氯化银。因此,不宜佩戴白银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剂,漂白剂的主要成份是含氯,对白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6、水银(汞)和白银会发生作用,会发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体温计时就要小心了。

7、白银溶于盐酸、硝酸,如果从事这方工作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保养

2、采用醋酸擦洗。

3、采用隔了夜的茶浸泡。

4、采用擦银布擦拭。

5、采用洗银水泡上一至两分钟。

6、采用涂改液涂在银饰品上,在涂改液没有干前用布擦银饰。

7、采用牙膏和牙刷来擦洗。

8、用打火机烧黑银饰品(注意:本方法只限于素银(包金和镶嵌的银饰品不能使用.温度不要太高,禁示采用火柴,因为火柴内含硫磺,会使银饰变为硫化银)然后再用擦银布把银饰擦亮.这个方法让素银饰品特别亮的。

9、素银的银饰品经常发黑,虽然能经常清理,但也十分麻烦。我教大家在清洁银饰前准备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在清洁完成后用风筒把银饰品吹干,然后为干净的银饰涂上一层指甲油。这方法我的顾客们试过最长能保持银饰一年内不会发黑。

10、在牛奶浸泡里一夜即可回复明亮。[4]

1、98银英文标识为980S,表示含银量98%、含紫铜2%的首饰银。这种色银较之纯银和足银质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饰。

2、92.5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5银了)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

3、80银80银又称为潮银,英文标识为800S,表示含银量80%、含紫铜20%的首饰银。这种色银硬度大,弹性好,适宜制作手铃、领夹、帽花、餐具、茶具、烟具或首饰上的扣、弹簧或针等类。

色银根据使用和需要还包括70银、60银、50银等多个品种。

现在我们来说说泰银。泰银最早源自于泰国,所以通常叫泰国银,又称“乌银”。泰银是利用了银碰到硫而发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银首饰上把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再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让人感受到这类首饰的粗犷和古朴。

THE END
1.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黄金标志是什么?确保其品质和纯度,包含生产地、生产年份、制造商标识及黄金纯度信息。这些标志帮助消费者确认黄金产品的https://www.zhiguf.com/questions_detail/7865990
2.成色AU999.9:黄金纯度的至高标识AU999.9 中的“AU”代表黄金的化学符号 Au,即金。而“999.9”则表示金的纯度为 99.99%。这意味着,每一千份黄金中有 999.9 份是真正的黄金,其余的 0.01%可能是其他金属的混合物。这种高纯度的黄金在市场上被广泛认可为成色最好的黄金,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珍贵性。 http://www.iejcy.cn/iezx/16650.html
3.贵金属的常见标识贵金属的常见标识 不知道大家在购买贵金属首饰时是否有留意首饰上的印记呢?比如说:黄金的999,9999之类等等。不单黄金有印记,铂金也有哦! 黄金通常用Au、金、足金来标示!铂金则使用pt、铂来标示!后面再加数字标示金属的含量。 ?举个栗子: 99%黄金:足金、金999、Au999等等https://www.ldpawn.cn/html/news/industry/202408151113.html
4.一张图看懂常见贵金属首饰钢印建议收藏钢印是贵金属首饰的“身份证”,根据国家规定,贵金属首饰都要根据自身材质打上印记,这些钢印标记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知道首饰的材质。 【足金】足金开头的标识一定是“足金,AU,金,G等”,后面的数字99,999,9999”等是标识材质的纯度。“G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239494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常见黄金印记标识常见黄金印记标识 我们去买黄金首饰的时候,店员经常会说这款是千足金,那款是足金,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香港法则: 千足金:含金量达千分之999.9,饰物上会刻有「千足金」或「Au999.9」字印。 足金:含金量不少于千分之999,饰物上会刻有「足金」或「Au999」字印。https://m.cngold.org/zhubao/xw7248536.html
6.贵金属的纯度及其产品标识贵金属产品标识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说明的统称。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及其他形式表示。 首饰产品标识包括印记和标签。印记是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现在多采用激光打印在贵金属饰品上。印记按照厂家代号、贵金属材质、贵金属纯度以及镶嵌主石(0.10 ct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5/21/40398747_1116237224.shtml
7.贵金属的纯度及其产品标识贵金属产品标识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说明的统称。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及其他形式表示。首饰产品标识包括印记和标签。印记是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现在多采用激光打印在贵金属饰品上。印记按照厂家代号、贵金属材质、贵金属纯度以及镶嵌主石(0.10 ct以上https://www.360doc.cn/article/40398747_1116237224.html
8.DB44T4952008贵金属饰品标识标注方法.docxDB44T 495-2008贵金属饰品标识标注方法.docx,贵金属饰品标识标注方法是针对贵金属饰品的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规范企业在标识标注方面的行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本标准针对饰品的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产品标识的内容及标注方法进行了细化。目前,我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22/6040043223005243.shtm
9.金际珠宝:常见的黄金标识了解一下,选购认准它,再也不会买错!ct分数广泛运用在珠宝首饰里,例如采用18k黄金底托材质镶嵌的珠宝首饰;包括:钻石、彩宝、宝石、等等,都是以分数ct作为标识。100分就是一克拉,一克拉也就是0.2克,以此类推。 只要大家戴的是高档珠宝首饰,都是以分数作为标识,一般刻在金属托的一侧。戒指通常在戒指内壁,项链一般都是在弹簧扣一侧,或者贵金属两端,以及http://mp.cnfol.com/48467/article/1559815723-138540960.html
10.钯金和铂金的标识分别是什么图片贵金属知识市场上常见钯金有钯的K金和铂、钯的合金。规格标示有Pd1000、Pd950、Pd900。 钯金是世界上稀有的贵金属之一,2008年,钯金的世界总产量与铂金相近,不及黄金总产量的8%。与铂金相似,具有绝佳的特性,常态下在空气中不会氧化和失去光泽,是一种异常珍稀的贵金属资源。 钯金和铂金的标识分别是什么http://news.zocai.com/czbzs/201502260003.html
11.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4 基本规定 4.1 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签中所使用的贵金属的标识应符合 5.6 的要求,珠宝玉石名称应符合 5.7 的 要求;符合 5.8 要求的钻石饰品及镶嵌钻石饰品的分级应作为标识内容,其级别的划分应符合 GB/T 16554 的规定;金银珠宝玉石饰品的名称标注应符合 GB/T 16552 和 QB/T 1689 的规定;金银珠宝玉石 饰品的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693a9511c374990202f4caa99b0f16c9
12.你们的标识改好了吗?贵金属标识更改方案中心动态新闻专栏贵金属标识更改方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2月11日发布GB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的过渡期将于5月4日截止。还有两个月时间,各企业尽快更改您产品的标签和印记,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千足”饰品标识更改方案http://www.nftc365.com/news/zxdt/88.html
13.潍坊市奎文区开展“贵金属首饰标识”专项整治(记者 宋超 通讯员 刘成文) 今年,奎文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贵金属首饰标识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专项整治前期,告知商户按照《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要求,对销售的贵金属首饰标识标注进行自查整改。同时,利用网站公告、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向消费者宣传解释贵金属标识标注新规,利用“3.15”、“5.20”http://3g.sdchina.com/show/3837635.html
14.上海贵金属首饰标识抽查,天猫平台不合格率高达七成,消费者购买需上海贵金属首饰标识抽查结果令人担忧,也提醒我们在购买贵金属首饰时需要更加谨慎,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产品的标识和证书、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https://gx169.com/post/6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