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民窑瓷器都拥有着比官窑瓷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向和思想变化。而历史的风雨虽然让绝大多数民窑瓷器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让其中的幸存者焕发出灿烂的彩虹。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投资官窑瓷器实际上是投资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窑瓷器,收藏的是民窑瓷器的多元思想。
民窑瓷器丰富的思想性体现在自身的器型和纹饰内容上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式盘碗、也有瓶、罐、炉等大型陈设用瓷,纹饰上,除少数皇家禁忌和规定内容没有体现外,种类数量有所发展,画法也更加多元和生动,这也是民窑瓷器值得收藏投资的主要原因。
由于日常使用损耗和社会变更等多种原因,许多有百年历史以上的民窑瓷器多被损毁,目前还能见到和收藏到的这些数量不多的明代民窑瓷器,大多出土于古代墓葬,少数出土于窖藏和古代城市遗址,传世品只占了很少的部分。它们的器型以盘、碟、碗、罐居多,瓶和炉的数量很少,偶见其他异型器。
由于明清两朝严惩盗墓行为,所以过去出土的明代民窑瓷器十分少见,故在收藏盛行的明代晚期到清末民初之间的二百多年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收藏,一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的收藏投资热,首先让明清官窑瓷器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这既有明清时期收藏传统的延续,也得益于港台地区收藏取向和价值理念对大陆收藏市场的直接影响。
而近几年来江西景德镇窑场烧制了大量的赝品,水平也越来越高,有的已与真品相差无几,对于一般的收藏投资者而言,欺骗性更大,直接影响了收藏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收藏明清两代民窑瓷器没有了机会。
目前市场中能见到的明代民窑瓷器完整器多为青花罐和碗盘,彩瓷完整器十分少见,其中罐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只有盘碗碟的价格还徘徊在相对的市场低位,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市场价格的两大洼地。
2010年的春季嘉德大拍中,第2615号拍品明代中早期青花绘缠枝花卉托杂宝纹碗,直径15.1厘米,以2.24万元成交,而同类碗在1991年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上仅200元就可以买到,亦不算十分精细之物,由此可见,原本精品才具有的巨大收藏投资价值,已因为明代中期以前民窑瓷器的数量稀少而有所改变,明代民窑瓷器在当时烧造时以青花瓷器为主,彩瓷很少,所以在流传至今的明代民窑瓷器中,青花瓷器数量较多,宜以之入手收藏。
明代民窑瓷器在收藏投资时,首先要选择完整器,精品最佳。而一些残粘的精品,已经进入了收藏投资的领域。尤其是一些明代早期的民窑瓷器,正在大步迈入收藏投资价值的初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