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很可能在如今市场,继续重播。
上一段牛市的终曲,源于去杠杆导致,2015年6月开始的连续暴跌。
同样的千股跌停,同样的流动性危机。
监管部门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
就如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次拉上了21家主要券商一起救市,
最终决定用彼此15%的底净资产出资,用不低于1200亿来抄底,
并且承诺,自营的股票盘坚决不减持。
而当时国家队联盟的盟主,就是Z信证券的董事长,王大明。
Z信证券,响亮的救市檄文第一句,是
“救市,就是救我们自己!”
GJD救市后,虽然短暂提振了市场信心,
没多久,GJD也像同各位散户一起,都被埋在半山腰上了。
这时候,路边社突然传出一个重磅消息,
“海外做空中国股市的两个账户,一个在Z信,一个在G信”。
似乎在验证这个谣言,当时中信已经有多达13名以上的高管被带走了。
甚至就连王大明,都被迫站出来说,
这是公司二十年来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被带去喝茶的券商高管,并不止中信一家,
但其中却有位比较“特别”的人物——来自某家知名财经杂志社的一名女记者。
内容是披露了当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维稳资金的退出方案。
因此,又引起了恐慌性的下跌。
随后,权威机构不得不出来辟谣,说这是一则虚假消息,切勿轻信。
但只要有过媒体经验的都知道,传统媒体通常都很谨慎,
就像我写的很多故事,都是瞎编的,千万不要随便相信。
在报社,记者只负责选题采写,最终能否发表,还是得由总编拍板。
如果没有验证过新闻的真实性,如此爆炸的消息,他们断然不敢轻易发表。
埋下的草蛇灰线,这不就来了。
这家财经杂志社的总编,名叫“王二明”,
他的哥哥,就是前面说的GJD盟主,深陷舆论风波的“王大明”。
也是在这轮风波后,“王大明”也被迫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2015年股灾,监管部门开了许多罚单,
其中对涉嫌影响证券交易的24个账户,进行了限制交易,
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停止交易的外资账户。
根据天眼查现实,司度贸易,主要从事的是贵金属、豆粕、菜籽油等的进出口业务,
这家注册在上海恒隆广场,名字还听起来特别拗口怪异,
看似跟证券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到底有什么能量,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贝克汉姆,在香港,叫做“碧咸”,
罗纳尔多,在香港,称为“朗拿度”,
都取自于英文名的粤语直译,
而“司度”,同样取自这家公司的英文名“Citadel”音译,
Citadel,则是来自于欧洲卢森堡,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而他们所谓的“贸易业务”,是在没具体写出来的“等”里面,
毕竟“金融贸易”也是贸易的一种。
但作为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置机构肯定不能单打独斗,
于是在创立之初,他们拉上的合资对象,
则是Z信证券旗下的孙公司,Z信联创;而Z信联创92%的股权,属于金石投资。
这种关联,更加引起了市场对“外资做空”的恐慌,
甚至外资,多少还和Z信证券,有那么点沾亲带故,
再次把Z信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
虽然Z信马上站出来辟谣,说自己早就在“司度贸易”退股了,
而且这笔投资标的很小,自己根本就不参与这家公司的日常运营。
后来,自家也只是依法为司度贸易,开通了融资融券信用账户而已。
但也是因此,时任Z信证券的总经理程阿明,却也被带走调查了。
早在2005年,程阿明就是Z信的常务副总,负责主持工作了。
而他顶头的总经理职位,却长期空缺着。
同时,他还兼任着下属公司,Z信联创,金石投资的董事长。
对于阿明,Z信内部的人对他的印象,
是他酒量过人,寻常三五大汉拿不下他来。
也正是他的豪迈,让他结交到了许多不能透露姓名的好朋友,
比如某个L先生的儿子,
以及后来的妖王,暴风科技。
正是因为在金石投资工作成绩突出,最终才在干了5年副职后,
他名正言顺,成为了Z信证券的总经理。
因为“司度贸易”做空事件,
都因为涉嫌违规,被开出了顶格处罚。
但这个事件,却也没有因此宣告尘埃落定。
监管部门的依据,来自于《融资融券管理办法》,
虽然Z信证券几年前,就已经给司度贸易开了普通账户,
但人家根本看不上,一直都没有进行任何交易,
直到后来违规开了信用账户后,人家才正式大展拳脚,做大做强。
而G信证券,H通证券,同样因为违规为司度开设信用账户吃了罚单。
在Z信证券的程阿明,内幕交易被带走后,
短短一天之后,更重磅的地震接踵而至,
ZJH主席助理张一军也被送去喝茶了。
此时,G信证券的总裁,陈红桥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为陈红桥,本身与张一军关系密切,
两人不仅同为北大的师兄弟,以前更同时在Shen交所担任正副职,
甚至见面,陈红桥都亲切的,称呼张一军为“老领导”。
并且在主政G信期间,更是大力推行,老领导所倡导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因此,自从张一军进去后,
监管部门就开始了对G信证券的谈话,并且要求进行内部追责。
G信证券的总部,在深圳红岭中路。
而陈红桥的家,就住在临近G信总部的阳明山庄,笔架山下。
因此,陈红桥有个习惯,就是经常到笔架山公园去跑步。
另外,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去剪头发,都不喜欢洗头。
但自从被谈话后,他的习惯就改了。
不仅鲜少出门跑步,就连他最后一次理发,都主动提出了“先洗后剪”的要求。
干干净净的收拾完后,
他突然就选择了,与这些纷纷扰扰进行了告别,
在家中,用一根电线结束了一切。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字条,只有五个字,
——“请勿扰妻儿”。
三年后,似乎大家都淡忘了那次股灾,
说是淡忘,或许用麻木来形容,更为合适。
突然,监管部门发出了一封迟到三年的结案通知书,
宣布基于行政和解办法,认定涉及司度公司的两融业务,违法事实不成立。
宣布结案,事件最终一锤定音。
根据和解办法,只有缺乏确凿证据,并且调查成本过高,才能适用。
对于这次事件,本身认定难度就大,
最终多方大家共退一步,互相妥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毕竟每个人,都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反正结论概括下,就是三家券商,
确实提供了做空的通道,但他们的这种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