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作出答复。就该建议中提到的“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答复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农民户口专程非农后原有农村住房能确权吗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号)“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规定精神,不能强迫进城落户农民放弃其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在此之前,《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哪些情况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
1,不是一户一宅
农村实行一户一宅的政策,也就可以避免农村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即使子女与父母分户了,也可以同样拥有新的宅基地,分户之后,父母死亡后的宅基地将无法被继承,只能够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而且禁止子女翻建和新建新的房屋。
2,五保户的宅基地
对于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这类人由国家供养,而且在以前,农村五保户的宅基地可以由亲属来继承,不过这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一户多宅的现象,如果五保户自愿退出宅基地,那么宅基地将会被收回,即使是他的亲属也无法继承。
3,宅基地闲置超过两年
宅基地被闲置的现象在农村比较常见,比如那种没有建房,也没有参与种植树木的就处于闲置状态,闲置超过两年的宅基地将会被回收,宅基地自然也是无法被继承的。
4,超过规定的部分无法继承
现在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有部分的农户为了扩大自己的宅基地面积,会进行住房扩建,这属于占用了公共村集体土地,超出土地确权面积的房屋无法被子女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