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观察:80后忙着立遗嘱九成涉及房产网络立遗嘱无效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年老才想身后事?你OUT了!
30岁刚出头
80后已忙着立遗嘱了
尽管遗嘱花样百出,但统统无效
生前立遗嘱,在大家印象里多是老人的事。不过,随着该帖的升温,重庆晚报记者走访我市公证处获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人加入了遗嘱公证的队伍。
立遗嘱内容
瞒着家人立遗嘱
内容九成涉及房产
去年9月,家住沙坪坝区宝嘉江枫美岸6号楼2-3的徐然(化名)立下了遗嘱:除了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留给父母,还把价值10万元的股票送给尚未结婚的女友。
31岁的徐然从事房地产行业,系家中独子,因常年在外奔波,很担心自己某天出现意外,所以立下遗嘱。“房子和车子是大头,把这大部分财产留给父母,是避免他们老无所依。”
北京地平线律师事务所黄雪涛律师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前来立遗嘱的年轻人,多为20-30岁,一般以家庭条件优越、事业较出色的富家子弟或高知群体居多;中年人群40-50岁者则以企业主或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居多,遗嘱中涉及的财产内容九成是房产。
“我要把房产留给我老婆,还有宠物狗……”6月17日,网友“公主的青蛙”、24岁的赵晓在重庆购物狂网上写了700字长帖遗嘱交代身后事,但遗嘱中给现任女友、视为未来老婆限定了一个享受遗产的条件:他百年之后,女友一年内不能交新男友。
黄雪涛律师认为,80后立遗嘱,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否则容易被判无效:
立遗嘱原因
不想家人争财产闹僵
在她看来,这是自己的遗嘱,对所有亲朋公开,每隔一周或许还要适时修改部分内容,以最后期限为准。
陈沁雅未婚,前年在渝北区松石北路232号买了一套房,如今还有13万元存款。“去年,有个同龄好朋友意外去世,夫妻双方家庭为了争财产,闹得很烦心。”陈沁雅说,立了遗嘱,家人就不会为了财产伤和气。
立遗嘱方式
列出遗嘱清单
如今,网络上还出现了不少专门的遗嘱网站。“您的人生黑匣子———网络遗嘱”网站便是其中之一。
33岁的长沙人黄蕾,便在该网站内留下了自己的人生感言和遗嘱清单。遗嘱清单涉及自己和丈夫的不少事情,以及如何分配遗产。
网络立遗嘱统统无效
有效遗嘱形式只有5种
重庆坤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强认为,根据《继承法》规定,这种网上的留言和利用电子信件而立的遗嘱是无效的。“哪怕遗嘱内容合法,而且是遗嘱人本着真实的意思订立,但这种性质的遗嘱不具有法定形式要件。”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有效遗嘱形式只有5种: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及口头遗嘱。其余的一概无效。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证明效力最高。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录音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
口头遗嘱———紧急情况可立口头遗嘱,需两个以上见证人。
陈强律师特别指出:所有见证人都不能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此外,遗嘱人必须具备立遗嘱能力,遗嘱内容合法,遗嘱必须是遗嘱人自由、真实的意思表达等法定的实质要件,还要具有法定的形式要件。显然电子形式的遗嘱不具有法定的形式要件,应属于无效遗嘱。
重庆汉尊律师事务所曾颖则指出,“法律规定的五种形式遗嘱,均不能以完整原件的形态存储于网络上。存储于网络上只可能是复印件或复制品。这些复制品无法由立遗嘱人和见证人进行签名,因而不能发生遗嘱的效力。”
此外,即使将亲笔签名的遗嘱上传到网上,因上传扫描件不是原件,也无法在纠纷产生时起到充分的证明作用。“如果没原稿,很难被认定真实。所以,网络遗嘱目前只是一个难以被司法界认可的概念。”
各方态度
法律意识在增强
不安全感越积越深
理性积极面对身后事
亲情爱情友情去神圣化
重庆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桐雨:立遗嘱群体的年轻化,是年轻人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富裕阶层出现了低龄化的倾向,一些年轻人有意识去考虑身后事,尽量避免因意外而引发的家庭纠纷。立遗嘱的年轻人并非消极厌世,而是抱着一种理性、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尤其是众多闪婚族,法律的保证能给他们带去切实的方便。
市民刘先生:年轻人立遗嘱,太意外了。家长们会想,不应该由子女给我留下多少钱,应该是我留给子女钱。这种关系一旦倒置,会让父母觉得伤感。而且听到“遗嘱”二字,多少有些晦气。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小燕:风险社会的到来,加剧了个体的恐慌。年轻人过早立遗嘱,说明他们意识到风险的逼近,无论是泥石流、塌桥事故还是突然来临的车祸,大多没有具体指向,理论上面对所有活着的人。人类个体的无助此时暴露无遗,年轻人立遗嘱支配财产,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不安全感越积越深。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专家何森林:过早立遗嘱,可能意味着亲情、爱情、友情的去神圣化。80、90后群体正是因为对亲人处理身后财产的不放心,才提早为自己的财富作出打算。
30岁
今年3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老年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