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力,企业对未休假给予的补偿,也远低于国家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
3、27日(星期六)上班。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2月1日按照2023年起实施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4、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假设月薪3000元,工作三年可休年假5天,未休年假应得到的补偿是2069元(300021.75)300%5=2068.96元)。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提到补偿,大部分企业职工表示并未享受过,即便有不休年假的补偿,也是象征性的补个300元、500元,最高也不超过1000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中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采访中发现,能够
5、执行此年假休假天数的单位并不多,出于个人和工作原因无法休假的情况占据大多数。我们的工作每人都负责自己的,提出休年假,领导就会问,谁来替你。在沈阳某企业工作的小李说,对于绩效考核的他们,年假只是向往,想休也不敢休。记者也了解到,由于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缺乏对企业明确的约束和处理办法,一直都是看起来很美。此次意见的出台将休年假纳入了劳动监察范围,辽宁省人社厅表示,等待具体措施出台,将严格依照国家规定执行。国务院出台2023休假新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硬性规定了要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探亲假、婚假、产假、年假、病假问题是:你知道自己享有哪些休假的权利
7、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婚假: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法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初次结婚的员工,可享受15天晚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的,可视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再婚的员工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产假: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女员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假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员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
8、天产假。产假为连续假期,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年假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的300%支付。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工伤假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员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