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1.05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因继承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
△图源生活报
根据我国社会家庭结构、
继承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民法典继承编在继承法的基础上,
修改完善了继承制度,
以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
1、新的继承权增加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
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减轻了老人们的很多麻烦,例如很多老人不识字、年老了认识不清,可以录像。
2、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
规定必须有2名见证人在场才行,确保遗嘱出自老人内心的想法。
3、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只要继承人不存在杀害被继承人、其他继承人等严重犯罪行为,则给予“犯错”继承人改正和被宽恕的机会。
4、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5、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
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以下4种财产不能被继承!
独生子女也不行哦!
1、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不能被继承
这种情况指的是:财产表面上看来是属于被继承人的,实际上被继承人并不拥有全部的所有权,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共有财产。
2、有些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比如人身权、知识产权。
3、死亡赔偿金、抚恤金不能被继承
这是给死者近亲属的,因此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不能被继承。
4、保险金一般不能被继承
一般来说,如果保险指定了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应该属于受益人,而不是被保险人的遗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遗赠扶养扩大范围,
赋予老有所依更多选择空间!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不再将组织限定于集体所有制组织。
也就是说,老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自己信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包括养老机构也可以成为受遗赠的对象。给老年人老有所依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