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2020-0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20年8月11日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契税。

第二条本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互换;

(三)房屋买卖、赠与、互换。

前款第二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划转、奖励等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征收契税。

第三条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第四条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第五条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契税: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

(二)非营利性的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养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

(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

(五)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灾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决定对下列情形免征或者减征契税:

(一)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二)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权属。

前款规定的免征或者减征契税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八条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属于本法第六条规定的免征、减征契税情形的,应当缴纳已经免征、减征的税款。

第十条纳税人应当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申报缴纳契税。

第十一条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税务机关应当开具契税完税凭证。纳税人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查验契税完税、减免税凭证或者有关信息。未按照规定缴纳契税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

第十二条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前,权属转移合同、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的,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办理。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知悉的纳税人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五条纳税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有的常委委员提出,纳税人的土地、房屋被政府征收、征用或者因不可抗力灭失,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时按照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七条规定获得减免税的,不会出现事后需要补缴税款的情况,建议删除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八条纳税人不再属于本法“第七条”规定的减免税情形应当补缴税款的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二、有的常委委员提出,纳税人依据草案二次审议稿第十二条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办理退税,建议对此予以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草案建议表决稿已按上述意见作了修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草案建议表决稿和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契税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草案的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到北京进行调研,听取意见;并就草案的有关问题与有关部门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于7月14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对草案进行了逐条审议。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司法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7月30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进行审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制定契税法是必要的,草案经过审议修改,已经比较成熟。同时,提出以下主要修改意见:

一、草案第四条中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契税的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有的常委委员和单位提出,成交价格作为计税依据,属于税制基本要素,其具体内容应当在法律中予以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草案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契税的计税依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草案第六条对免征契税的情形作了规定。有的地方、部门、单位、社会公众建议,按照税制平移的原则,将现行有效的契税免征政策,在本法中明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四、有的常委委员、地方、部门提出,为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的规范性,建议将草案第七条关于省级人民政府减免税的具体程序,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修改为由省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六、有的常委委员建议增加税务机关对契税纳税人个人信息予以保密的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知悉的纳税人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此外,还对草案作了一些文字修改。

草案二次审议稿已按上述意见作了修改,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草案二次审议稿和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审议。

2020年8月8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草案)》的说明

——2019年12月2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财政部部长刘昆

一、立法的总体思路

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契税税制要素基本合理,运行比较平稳。制定契税法,可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将《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了必要调整。

二、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第一条)。

(二)关于征税范围。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赠与、交换应当依法缴纳契税(第二条)。

(三)关于税率。维持现行税率不变,规定契税税率为3%—5%;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第三条)。

(四)关于税收减免。一是维持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的土地、房屋免税的规定。二是将现行有关文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升为法律。同时规定,国务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第六条)

此外,草案还对计税依据、涉税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等税收征管事项作了规定。

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1.契税税率是如何规定的优惠税率继续执行吗有什么变化

2.9月1日后申报契税是否直接按照3%税率缴纳

3.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答:契税的计税依据不包含增值税。

5.《契税法》实施后契税的纳税期限有何变化

根据《契税法》第十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申报缴纳契税。”相比《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主要变化是将申报期限和纳税期限合二为一,纳税人在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可一次性完成申报缴税。

举例来说,假设市民A先生于2021年9月1日以后购买了住房,他只要在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时完成契税申报缴税即可,一次就可完成申报、纳税、登记。

6.购买房屋附属设施(包括停车位、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顶层阁楼、储藏室及其他房屋附属设施)如何缴纳契税

7.乡镇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土地用于生产经营,需要缴纳契税吗

因此,2021年9月1日之后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土地用于生产经营,需要按规定缴纳契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则不属此列。

8.购买已装修房屋的,该如何计征契税

9.哪些情形,税务机关需要核定契税计税依据

10.企业厂房被政府依法征收后,选择房屋进行补偿,能否享受契税优惠

因此,纳税人的房屋被政府依法征收选择房屋进行补偿时,不支付差价的免征契税,支付差价的,对差价部分征收契税。

11.建设过程中,容积率发生变化需补缴土地出让价款的,需要补缴契税吗如何缴纳

因此,对于容积率发生变化需补缴土地出让价款的,应根据补缴的土地出让价款为计税依据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契税。对于这类按规定不再需要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的,纳税人应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90日内申报缴纳契税。超过规定期限的,应当依法缴纳滞纳金。

12.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是否需要缴纳契税

答: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

13.夫妻之间房屋、土地权属变更是否需要缴纳契税

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房屋、土地权属,免征契税。

14.契税法实施后,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是否仍然免征契税

15.纳税人缴纳契税后,哪些情形可以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契税

1.因人民法院判决或者仲裁委员会裁决导致土地、房屋权属转移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且土地、房屋权属变更至原权利人的;

2.在出让土地使用权交付时,因容积率调整或实际交付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需退还土地出让价款的;

3.在新建商品房交付时,因实际交付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需返还房价款的。

THE END
1.2024不动产继承新规深度解读,变化影响与展望自行车在企业形象策划发布了:2024不动产继承新规深度解读,变化、影响与展望,摘要:,,本文深度解读了2024年不动产继承新规定。该规定对于不动产继承做出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规定,旨在更好地保障继承人的权益。新规定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同时对于遗产评估、遗https://m.sdqichengjiaoyu.com/post/365.html
2.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3.继承父母房产“有变化”?2021年起全按“新规”办理,不用再争了当房子成为一个家庭最主要的财产时,许多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其中子女对父母房产的继承往往最受大家关注。毕竟,如今一套房子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几千万,如果能够继承到父母留下的房产,几乎可以少奋斗10年、20年。按照以往经验看,对独生子女来说,父母再多的房子最终都是归自己的,这基本没有异议。但对多子女家https://www.fljg.com/news/702684.html
4.民法典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房产继承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自2021年起,中国施行了新的《民法典》,其中关于继承法的规定也发生了较大变动,这对房产继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民法典》中“民法典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如果没有 testamentum(遗嘱),且https://www.0f26bcqhc.cn/shi-pin-bai-ke/842930.html
5.房产继承有新规,2021年1月1日起实施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本次国家实施的新规,弥补了遗嘱方式、男女平等、人性化执行等不足,不再像以往一样参考优先权决定,在有关房产继承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不用再争!父母房子过户给子女“变化大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https://m.loupan.com/xianyang/news/202011/4524589/
6.2020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房产是大部分家庭中*价值的财产,房产继承纠纷常会发生。那么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2020年是什么?2020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规定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将带来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2021。 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2020年 2020年父母房子子女继承新规主要是根据《继承法》中的相关规定继承的,具有的房产继承顺序如下: https://m.qizuang.com/baike/24218.html
7.2021年民法典新规解读,房产过户流程与注意事项大揭秘3、2021年房产过户新政策明确了赠与、买卖、继承三种方式的过户流程,赠与过户在新政策中有所调整,虽然仍被视为一种无偿赠送,但具体操作细节有所变化。 4、自2021年9月1日起,新的房产过户政策开始实施,根据新修订的《契税法》,房产过户的契税费用有所调整,继承和夫妻间赠与房产过户现在无需缴纳契税,新政策还明确http://m.nuomici.cn/Ec391D954E48.html
8.2021年房产继承新规有哪些,2021年房产继承新政策通俗易懂说法文章简介:2021年房产继承新规有哪些,一般来说,家里的老人在去世后,留下的房产是由他的第一继承人来继承。但是,每年的房产继承根据规定都有所区别。下面,农交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2021年房产继承新规有哪些?这5种财产不能被继承!一、2021年房产 一般来说,家里的老人在去世后,留下的房产是由他的第一继承人http://www.tjsheng.com/news/31703.html
9.重庆房产税2020征收政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政策内容只是2019年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情况的变化,政策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改变。因此,建议关注重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官方公告,及时了解最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三、重庆2021年房产过户政策? 2021年9月1日起,房产过户新政策,不用交税了,又可以省掉一笔钱了还有人说,房子可以想给http://www.taifei56.com/46789.html
10.子女“不再继承”父母的房产?2021年起,三种情况闹也没用然而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从2021年起,房屋继承新规有变,三种情况下,子女“不再继承”父母房产。根据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新规规定,即便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房子也不一定就100%由子女继承。换言之,新规下,不管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只要父母按照法规依照自己心愿处置房产,哪怕是把房子传给陌生人https://www.gzstv.com/a/d3e7a67d6c474d9f99298cc1f9d16afc
11.2021年新规,子女“不再继承”父母房产?传统认知里,父母的房产未来必然是由子女继承,这是天经地义的。很多父母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拼命多买房,归根结底也是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 但很多人不知道,从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新规”来了,这意味着2021年起,有关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的规定有巨大变化,而且两种情况下,甚至会发生颠覆所有人https://news.centanet.com/m/bj/xzl/detail/2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