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发布政策,释放更多购房需求,解除限购“提振中国房地产市场”荆楚网

彭博社在上周末的报道中称,彭博中国开发商指数一度飙升9.8%,升至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世茂集团在香港的股价涨幅最高,一度达到73%,华南城和中国奥园的涨幅均超过20%。

此前,中央政府于4月30日部署房地产工作,要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彭博社报道称,上周四下午,杭州和西安的住房管理部门表示,将不再审查购房者的资格,此举即所谓全面取消限购,“这为中国重振房地产需求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彭博社还预测称,二线城市未来或都将取消限购。英国资产管理公司abrdn亚洲市场投资总监埃里克·金表示,我们对政府的政策行动逐渐持积极态度,他认为中方“迈出了一大步”。银河海外的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雷蒙德·陈表示,最新举措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该券商看好万科、龙湖集团和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价表现。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说,4月30日的会议和一些城市放松购房限制的举措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难得的好消息,当周,作为衡量内地主要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创下了今年以来年内新高。

50多个城市松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杭州近年来一直在放宽房地产市场的限制。去年10月,杭州主城四区外不再限购。今年3月又放宽了对购买二手房限制。如今,这一举措又进了一步。

限购政策全面取消后,杭州市场反响明显。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放开限购首日,滨江集团西湖区一楼盘“光速”卖出5000万元。滨江集团溪映听庐置业一名顾问表示,新政放开后,有些购房者“直接转钱过来,人都没有来现场”。还有楼盘售楼处置业顾问表示,外地购房者咨询量增加明显。

杭州市民周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已经在西湖区有一套家庭住房,不过今年他想在余杭区再购买一套改善性住房。按杭州最新政策,他在余杭区没有住房,因此购入新房可按首套房首付20%即可,贷款利率目前为3.75%。他称,新政让购房门槛降低,大大减轻购房者的财务压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此次杭州解除限购及时又务实,将大大提振市场情绪,为市场交易带来积极影响。杭州市西湖区一改善楼盘置业顾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9日以来,杭州当地、上海甚至是北京的购房者纷纷前来咨询。西安上周四也宣布了类似举措。

截至目前,全国共计50余个城市对限购政策松绑,其中西安、成都、杭州、厦门、苏州等23个城市全面取消限购;超5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此外,还涉及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购房补贴、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等措施。

专家:有利于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指研究院统计发现,截至9日,全国范围内仅剩海南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6地仍在实行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持续数十年的住房限购令似已步入尾声。

严跃进向记者介绍称,2010年全国楼市不断升温,房价出现过快上涨情况,房地产投资需求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北京等一线城市楼市最为火爆。当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国十条”,对楼市进行调控,北京等全国近50个城市出台了楼市“限购令”,在2015年、2016年进入高潮时,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实施了限购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2018年以来,中国很多城市房价出现了向“房住不炒”的均值价格回归趋势,各地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房地产支持政策,以实现房地产价格稳定。

严跃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思路的进一步落实。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投资研究及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大中华区股票研究总监李卓炜说,随着购房政策持续放松,以及发达城市需求逐步恢复,整个市场今年下半年有望改善。另一位业内人士则称,解除限购无疑将提振市场热度,但行业大的发展趋势仍有待观察。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杨德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季度,中国经济超预期增长,也让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对于巩固经济继续回升向好意义重大。他说,通过取消房地产限购,释放出更多刚性需求,稳定楼市、稳定房价,将带动上游50多个行业的复苏。

THE END
1.中房网中房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官方网站,致力于政府、行业、专业三大资源的整合,以权威及时的房地产行业资讯、数据与信用信息,打造房地产政策解读、市场判研、测评研究、信用管理的权威公信力平台。http://www.fangchan.com/news/5/
2.新华人居生活新华网财经观察·企业行丨探索像造汽车一样装修房子 2024-11-25 水泥产能置换门槛抬高 2024-11-25 闲置锅炉房将成便民综合体 2024-11-25 全球首个5G-A规模立体智慧网落地北京 智慧城市厚筑数字化底座 2024-11-25 东方雨虹携手伙伴 全力推进C端服务发展 https://www.xinhuanet.com/house/
3.全国地产财经资讯房地产新闻中国房地产网是中国房地产报官方门户网站,提供有深度的房地产财经新闻,涵盖深度、公司、人物、智库以及各大产业新闻资讯,是我国报道住房保障、人居建设、城乡统筹的最大新闻平台。http://www.creb.com.cn/
4.中房网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稳定回升 2024-11-06 11:56 市场周报|2024年第44周--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总面积环比增加16.65% 2024-11-06 11:21 两部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要作为近期重点工作来抓 2024-11-06 11:21 00:51 2024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73401970452.html
5.中国房地产信息网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单位住房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市场走势 2024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024年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 https://www.crei.cn/book/dt/ml.aspx?id=2440
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2024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2024 来源:任泽平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事关经济恢复、民生就业和金融风险,一定要软着陆,避免硬着陆。我国当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阶段,房地产稳,则经济稳,就业稳,金融稳。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024年房地产形势如何?如何破局?https://finance.sina.cn/cj/2024-02-24/detail-inakacsx0423675.d.html
7.中国房地产市场新闻汇总列表中国房地产产业链资源整合第一传媒。聚集6万家房地产开发商、80万家供应商服务商、200万房地产从业人员。以“新闻+智库+商务+社区”为引擎,为房地产开发商及供应商、服务商搭建信息及沟通平台。http://news.dichan.com/news/02.html
8.外媒街采十个中国人,关于房地产市场他们这样说中国政府实行的刺激房市的政策已经促使诸如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的房价飙升,而开发商和房地产机构们也纷纷投入这股热潮中。北京市居民如何看待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呢?他们是否担心房地产泡沫可能即将来临?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外媒街采了十名中国人,了解其买房的故事,探究他们眼中的房地产市场。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6/03/360224.html
9.世观中国楼市之一:破除中国房地产市场三大迷思要闻新闻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韩墨)“咝咝冒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冷却,”《纽约时报》最近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近两个月以来,海外舆论与国内媒体一样,密切注视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 部分城市房价松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销售额下跌、新房开工量萎缩、土地交易降温……越来越多的海外专家相信,这些现象罕见叠https://www.gov.cn/xinwen/2014-05/22/content_2685367.htm
10.中指云中指研究院官网房地产数据与报告中指云为中指研究院官网,为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金融机构、政府机关、高校等用户提供专业的房地产数据查询和房地产市场研究服务。http://www.chinaindexacademy.com/
11.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2023-07-19 18:15:42 /niegan /楼盘网 不知不觉,2023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而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也逐渐明了。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发现,在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住宅投资44439亿元,下降7.3%。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https://m.loupan.com/yichun/news/202307/5118873/
12.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动态2017年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72亿平米,同比增长10.4%,增速较2016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4亿平米,增长14.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017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5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9%,增速较2016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571亿元,增长9%,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分区域结构看http://www.chinaidr.com/tradenews/2017-03/1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