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管是中山的经济发展,还是中山的楼市,似乎都在期待“深中通道”开通这一天,如今,“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楼市松绑政策见底,中山楼市是否也迎来了转机?
深中通道登陆马鞍岛
中山楼市“含深率”50%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中山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的大桥,东起深圳市宝安区鹤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全长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长的沉管隧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是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深圳—岑溪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8)的组成部分。
因横亘着珠江入海口,一直以来,深圳、中山两地的往来,均需绕东莞、广州、佛山三市,不管是高铁,还是汽车,车程都需要一个半小时,而深中通道完工之后,两地的车程将缩短至半小时。深中通道项目于2015年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许可”,并于2016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在2024年建成通车。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深中通道项目获批建设以来,中山市楼市开始升温,成交量突破历史纪录。
“深中通道”概念下,深圳客户成为中山楼市购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有家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和2016年期间,随着深圳客的涌入,中山一手住宅网签量稳居高位,其中深圳人在中山的购房占比高达50%,深圳客直接撑起中山楼市半壁江山。
为何深圳人热衷到中山买房?深圳房价与中山的巨大差距是重要原因。乐有家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43537元/平方米,而彼时,中山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仅为5550元/平方米,深圳房价是中山的7.8倍,也就是说,深圳一套房的钱,能够在中山买7套同样面积大小的房子。
经历了两年楼市成交高峰之后,中山楼市出台限购政策,随之而来的则是商品房成交量的回落。2017年,中山市发布住房限购政策,外地户籍须缴满半年社保才能购房,限购两套新建商品住房,中山市户籍家庭限购三套商品住房。另外还规定,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楼市政策收紧之下,2017年,深圳人在中山的购房占比降低至18%,当年,中山市一手住宅成交套数减少至2.6万套,同比减少了7成。
2018年~2021年,中山市一手住宅年度成交量相对平稳,恢复至6万套左右,而深圳客在中山购房的热情也有所降低,每年的占比在10%左右波动。2021年在广州、东莞调控影响下,中山楼市的深圳客占比为13.2%,相较2020年提升了2.2个百分点。
深圳客涌入中山买房的这些年,中山市的房价逐年上涨,其与深圳的房价差距也在缩小。乐有家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山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上涨至13874元/平方米,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65435元/平方米,深圳房价是中山的4.7倍。
马鞍岛楼市沉浮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2022年中山市住宅成交量已降至3.7万套,与此同时,中山市的房价相比几年前也已经有所回落。
安居客数据显示,目前,中山市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07万元/平方米,相比2021年8月的1.16万元/平方米下降7.8%;目前新房公示均价为1.36万元/平方米,较2021年8月的高点1.51万元/平方米下降9.93%。
以离深中通道最近的马鞍岛为例,2020年岛上多个楼盘均价3万/平方米的盛况,现在已经很难见到。
马鞍岛俯瞰景
马鞍岛是中山市东部的一个小岛,是深中通道登陆中山的第一站,总面积35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深圳前海合作区(扩容之前)的面积。在马鞍岛上开车环绕一周会发现,不管是岛上产业园、写字楼,还是住宅小区,一切建筑都很新。相比拥挤的老城区,马鞍岛的道路宽阔,站在楼盘的高层,远处正在开发以及等待开发的绿地也尽收眼底,
尽管属于中山,但如今的马鞍岛存在不少“深圳基因”。中山市政府官网显示,马鞍岛将专注于发展健康医疗、精密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2年11月,马鞍岛已有133家企业入驻,70多个项目已动工,进驻马鞍岛的企业,80%为深圳企业,如华为、中兴、哈工大等。
马鞍岛某产业园
马鞍岛上的购房者大部分都来自深圳,此前,为了吸引深圳购房者,岛上不少楼盘甚至将项目展厅和产品发布会都设在深圳。近期记者走访时还发现,为了让购房者感受到深圳与马鞍岛的“短距离”,马鞍岛东部靠海的某楼盘,还特意在样板间放置了多台望远镜供购房者更清晰的望深圳。“天气好的时候,肉眼就能看到深圳前海。”现场的销售顾问补充道。
楼市低迷之下,去年以来中山市也出台了不少楼市松绑政策,截至目前,中山全市不限购,外地户籍在中山买房也已不需要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首套房首付降至两成,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涨至90万元。
尽管楼市松绑政策已见底,但是今年以来,中山楼市表现依旧较为平淡。乐有家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中山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别为1447套、3000套,仅3月表现较为亮眼,突破5000套,4月,成交套数回落至2445套。
销售去化放缓,中山市新房库存也上升。乐有家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山市一手住宅库存量增加至57537套,去化周期延长至20.5个月。
楼市销售去化放缓的背景下,中山开始减少住宅用地的规划面积。据中山官方媒体报道,2023年3月,为支撑翠亨新区打造产业高地,中山将马鞍岛原规划超3000亩居住用地调整为综合发展用地(具体包括工业、文化等非居住功能)。
另外,5月中旬,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了马鞍岛多个楼盘发现,为了促进销售,降价成为在售楼盘采取的普遍措施。
以保利和筑天汇花园为例,现场销售介绍称,该项目于2020年年底在深圳首次开盘,1105套住宅三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售价范围3万元~3.5万元/平方米,此后,该楼盘继续推盘,价格依旧在3万元/平方米以上。直到今年五一,该项目做特惠活动,价格降至2万元~2.4万元/平方米之间。尽管记者走访该楼盘时已是五月中旬,该楼盘的销售人员表示,五一期间的优惠活动依旧可以沿用,在计算房屋总价时,打了3次97折,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打了9折。当记者表现出购买意愿不强烈的时候,现场的销售和房产中介轮番以“总价9折基础上,销售经理申请降价7万元”、“送家电”等理由进行劝说,并催促记者花费两万元进行锁房,最后甚至将锁房金额降至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深中通道将缩短深圳、中山两地的通勤距离,但是高额的建设费用也让外界产生“深中通道过路费定价”的各种猜想,普遍的猜测是一类车单程过路费在50元~90元之间,截至目前还未有官方的数据。
另外,对于深中两地的通行,早在2020年8月,时任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曾表示,“未来深圳将准备400辆大巴,每天24小时往返作为深中通道的摆渡车,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区。”2021年8月,中山市发改局也曾提及,“积极探索深中通道通行后,两地穿梭公交车免收通行免费”,“400辆大巴”也成为中山“深圳概念”楼盘的销售话术之一。
当预期还未变成现实之前,购房者心头的疑虑难以打消,而这,或许也是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但中山楼市热度并没有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全方位学习对接深圳
中山市,原名香山县,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更名,其位于佛山市以南,珠海市以北,西连江门市,东与深圳市隔水相望。如今,中山市下辖15个镇,8个街道,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经济协作区——翠亨新区。截至2022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443.11万人,城镇化率为87.02%。年末户籍人口208.13万人,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较强。
经济发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山市承接香港的加工工业,民营外向型产业发达,与东莞、顺德、南海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家电、五金、灯饰逐渐成为中山市的主力产业,尤其是中山市古镇镇,被称为“中国灯饰之都”,全国灯饰产业份额占比70%。不过近年来,中山市在广东省内的存在感有所降低,2022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631亿元,同比增长0.5%,GDP在广东省内排名第十位,在珠海、茂名、江门、湛江之后。
中山市政府官网显示,近年来,中山全力推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2022年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1.4万亩,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万亩。此外,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成功引进了中软国际等工业互联网与数字赋能平台,59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带动3000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
根据中山市政府2023年的工作报告,中山要打造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6大产业的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以中山现有存量最大、知名度最大、潜力最大的产业集群,夯实制造业家底,领航高质量发展。
“深中通道”也给中山市的经济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在中山市政府2023年工作报告的“一图读懂”中,深中通道占据了封面图的一半,上述工作报告指出,将开展深中城际前期工作,加快深中通道项目的建设,将全方位学习对接深圳,启动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现代科技工业城建设,打造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