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过户呢?房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昕宇、王名润通讯员邱霖静、李舒婷、罗莉

起因:合同签订后买方要求解除合同

2017年10月13日,卖方莫某彪、胡某玲(以下简称“卖方”)、买方张某(以下简称“买方”),与某房地产中介公司(以下简称“中介方”),三方签订《房屋买卖合约》。合同约定买方以150万元的价格购买原告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某处商品房,除约定了房屋买卖价款、买卖双方违约责任等基本条款外,还约定了“买方知悉限购及贷款新政,确保提交合资格文件办理过户及贷款手续”“卖方同意买方有权将房产过户至第三方名下”等特别条款。

同日,双方还签订了一份《附件》,其中约定:签订合约之时买方支付定金,卖方收到定金后需在70日之内向抵押银行申请转按手续,买卖双方应协同办理转按手续。合同签订当天,买方向卖方支付了2万元定金,并向中介方支付了3750元中介费。

然而,2018年1月8日买方、中介公司向卖方邮寄了一份《告知函》,内容为:买方因政策变动及不可抗力原因导致不具备购房资格,2017年10月13日签订的购房合约不具备继续履行的条件,本公司代买方请求与你们协商处理解除合约及退款事宜。卖方遂将买方和中介方起诉至顺德法院,要求依法解除房屋买卖合约,并由买方向原告支付违约金15万元、赔偿损失10万元,并要求中介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庭辩

卖方:买方不具资格却隐瞒事实

庭审中,原告称,被告在合同签订当日支付2万元定金后,既不向原告支付剩余购房款,也不配合原告办理房屋交易手续。该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故意隐瞒事实,导致涉案合约无法履行,延误了原告出售房屋的最佳时机;因此购房人的行为属于根本违约,应支付房屋成交价10%即15万元的违约金。

原告还认为,被告中介方在知道买方不符合购房政策下,仍诱导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约,需对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买方:已告知不具购房资格

购房人张某却称:签订合约时,其已经口头告知卖方暂不具备在顺德购房的资格,但表示可尝试通过绿色通道方式入户佛山取得购房资格等。

法院:买卖双方均有违约情形

顺德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房屋买卖合约》违约责任由谁承担以及应否解除本案的《房屋买卖合约》。首先,关于违约责任的问题,原告卖方认为其是在收到告知函后(即2018年1月8日后)才知道买方不具备购房资格。但实际情况是,早在几个月前原告在签订合约时已经知道买方暂时不具备购房资格,所以一直没有在约定的70日之内去银行办理转按手续,且卖家对中介方提出的当面协商的请求一直不予回应,导致合约履行不力,需承担违约责任。

判决:合同因履行不能判决解除

关于应否解除《房屋买卖合约》,顺德法院认为,该合约是买方、卖方、中介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合法有效,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因此,原告请求解除《房屋买卖合约》,予以支持。

考虑到卖家对《房屋买卖合约》的解除亦存在过错,卖家要求买家张某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中介方对被告张某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亦不予支持。顺德法院判决解除原告莫某彪、胡某玲与被告张某于2017年10月13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合约》,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建议:要尽量完善合同审慎签约

“房屋买卖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房屋买卖合同签订是房屋买卖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顺德法院称,无论买方还是卖方,在房屋交易过程中都应该有契约精神,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否则会因小而失大。遇到类似纠纷时,首先可以彼此协商,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法。实在协商不成,可以循法律途径解决。

延伸案例

违约金该不该付?

购房的纠纷不仅出现过户前,即使房屋买卖成功过户,买卖双方也有互诉至法院的情况。上周,顺德法院举办2018年“开放法院·阳光司法”首场活动。40余人现场旁听容桂法庭审理的一宗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记者了解到,2017年7月9日,原、被告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由被告将案涉房屋作价168万元出售给原告。原告依约定于签订合同当天支付被告定金8万元。

由于各方面原因,买方银行按揭到8月底才出来,同时佛山在2017年8月1日下达了相应的房屋买卖税收政策。

双方商量后,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约定原告在过户当天向被告支付首期款30万元,被告收到银行按揭款项两个工作日内按原购房合同房价进行多退少补。

记者从庭审过程中了解到,买方购买房屋的价格为168万元,按照约定其中定金8万元和首期款30万元由买方以自有资金支付,剩余130万元由买方通过申请银行发放贷款的方式支付。即在买方自身资金达38万元的情况下,买方只要成功申请到130万元的银行按揭贷款便足以支付全部购房款。

但实际上,买方成功申请到的银行按揭贷款是160万元。同时,买方以自有资金支付的购房款仅为25万元,而非38万元。即卖方实际收到了185万元的购房款,比约定的168万元多出17万元。

买家于是在今年3月诉至顺德法院,提出卖家归还款项17万元、按约定支付违约金16.8万元等请求。而卖家在今年5月也提起反诉,认为因买家没有督促银行尽快放款,致被告于2018年1月3日才收到余款,严重超过原被告约定的“办理过户后50天内”,应支付违约金。

记者从银行业内了解到,类似的房屋买卖纠纷并不少见,参考类似的案件。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各种调整,所需缴纳税费可能超出了买卖双方的预期,一个可能性是申请银行贷款的进度比买卖双方预料的慢。特别是后者。因为房贷方面的额度问题,银行放款的情况往往会晚于买卖双方的预期。

THE END
1.买卖房子中介费是收双方的吗关于房屋中介费的收取问题,它并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而是根据市场行情、双方的协商以及合同中的约定来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65630.html
2.买房子中介费谁出一般由卖方买方共同承担。一般情况下品牌中介应该向买家收取2%,卖家1%不过卖方的中介费是可以商量的,所以根据情况而判定。 中介收费标准: 1、中介费:一般现金按1%,贷款按2%计收中介费。 2、贷款服务费:按成交额1%收取。 3、担保费:个别中介公司额外收取0.5%的交易保障服务费,俗称“担保费” 4、代办房地产http://m.7tqp.com/news_522244.shtml
3.房产交易买方悔约,卖方要付中介费吗?如果房产交易中的卖方违约,根据常规情况,买方是不需要支付中介费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协商解决,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38654.html
4.房屋中介费买方付还是卖方付以上就是房屋中介费买方付还是卖方付的主要内容了,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https://m.jiwu.com/baike/35957.html
5.过户费用应该由买方付还是卖方付?过户费用应该由买方付还是卖方付? 一般由买方付。房屋过户费是指营业税,个税,契税。可以双方商议,一般由买方出。国家规定各付各税,买卖双方都有的。但通常现在卖房的都要求买家承担所有过户税费。 过户税费具体如下: 二手房税费约为报税价的8%(卖方:个人所得税1%,房产证大于5年的免、营业税5.5%,房产证大于5年https://mip.64365.com/zs/1244705.aspx
6.津城楼市新变化:二手房买卖双方共担中介费天津新闻“我们的客户里有很多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某房产中介经纪人表示,今年以来,天津限购政策调整,特别是在“认房不认贷”落地执行后,有置换需求的人更多。利好政策叠加双边买卖共担中介费,有利于共同激活购房需求。现在买家对中介费的让步很看重,在房价合适的情况下,买方会更倾向选择有卖方分担中介费的房子,明显会促进带https://www.tj.gov.cn/sy/tjxw/202312/t20231227_6491615.html
7.二手房买卖实收的钱,房产中介费还需要付吗?还是买方付,卖方不用付?您好,在深圳的这块寸土寸金城市里面,卖房的是不需要中介费的,所有产生的费用都是由买家搞定!http://www.loupan.com/ask/556434.html
8.我爱我家中介费怎么收?二手房中介费买方还是卖方出?二手房中介费买方还是卖方出? [摘要]如今,我们在买二手房的时候,都会选择一家中介公司,因为自己所能找到合适的二手房房源是有限的,只有找中介公司帮忙,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二手房。现在很多购房者们都会发现,我爱我家这家房地产中介的门店是比较多的,那么,我爱我家中介费怎么收?https://zhishi.fang.com/xf/qg_552928.html
9.买了个二手房请问二手房交易中个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付的二手房交易税费没啥变化,不满五年的要缴纳营业税和个税,根据房子面积、买方是否首次购房等情况,缴纳如下: 1、测绘费1.36元/平方,买方; 2、评估费0.5%(评估额,允许浮动),买方;3、契税评估额初次90平内1%、90平~140平内1.5%,超过140平或非首次3%,买方缴纳; 4、所得税按全额的1%由卖方承担;5、交易费6/平方http://qd.17house.com/goufangshuifei/09adf401654631e8c7d05a560e67a1f4.html
10.房屋中介费是由买家付还是卖家付律师普法按照大多数人购买二手房的情况来看,二手房的中介费大多是由买家来支付的,当然这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由谁支付也要看买卖双方的协商。其实主要还是看谁主动找到谁,情况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如果是业主急于卖掉房屋,当然也可以要求由业主来支付中介费,如果是购房者急于购房,找到中介,那么大多是由购房者支付中介费。https://www.110ask.com/tuwen/1573359171238505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