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朋友圈里晒旅游、晒美食,我整个假期都在找房子,晚上回家还要点蜡烛。”近日,憋了一肚子委屈的黄婷(化名)说,没想到刚从大学走入社会,就遭遇了这样的当头一棒。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中介公司背后存在猫腻,而公司前员工说“里边全是套路”。其中一家中介公司还威胁记者称“再报道就把你饭碗砸了”。
今年8月,刚从大学毕业的黄婷,终于在武汉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为了上班方便,她在汉口租了一个单间,月租800元。
“一套房子被中介隔成了四个单间,住了四户租客。房租押一付三,加上一整年的物业费,一共3800元。”黄婷说,同住的几个“邻居”也都是刚毕业不久的上班族,为了把生活环境弄好一点,大家还分别买了墙纸、塑料花,把房间装饰了一番。
“房东看我们不容易,知道我们也是受害者,就说宽限我们几天,等我们找到新房子之后再搬走。”黄婷说,这次租房已经把积蓄花光了,加上刚刚工作不久,很难再请假出来找房子,其他几个合租者陆续搬走之后,她还是“赖”着没动,一直拖了半个多月。
昨天,她向同学借了2000元钱,重新租了一个更小的单间,准备当晚就搬进去。“我已经点了半个月的蜡烛了,没电没水的,实在受不了。”黄婷说,她多次找“安居伟业”讨要剩余的房租,对方还是同一套说辞:房东没有权力要求租客搬走,如果房东骚扰租客,租客可以报警,如果租客自行搬走,属自由行为,中介公司无法退还剩余租金。
“我也报过警,警察到现场之后,说这是合同纠纷,让我跟中介和房东自行调解。”黄婷说,她坚持了一个多月,先后向工商部门、房管部门反映,都没有结果。她决定放弃维权,重新开始新生活。
200多人陷入“三角债”
通过黄婷,记者先后见到了另外几个租客和房东,他们分属不同的房产中介公司,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我把房子交给中介,签了三年合同,总共7万多块钱的房租,按季度支付。中介公司还要求前两个月免租金,我也同意了。现在,他们拖欠我一个季度的租金,拖了半个多月。”房东郭女士说,她也曾上门与租客见面,发现那些租客全都是小年轻,跟她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不忍心立即将他们赶出去,但是房屋也不能一直免费让这些租客住下去。
在另外一个维权群里,有84个成员,他们遇到的情况比黄婷更复杂。
“我们遇到了三个公司,鹏程置地、易城置地和江诚置地,这三个公司相互之间不知道什么关系,说不清楚。”租客陈小姐说,她4月份在街道口鹏程国际大厦A2206,通过中介公司“鹏程置地”租了一个单间,8月份被房东找上门,要求搬离。陈小姐到鹏程国际大厦交涉,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
房东蔡敏(化名)今年年初的时候在鹏程国际A2506号房,将房屋委托给“江诚置地”中介公司,今年9月份,因为房租被拖欠,她前往鹏程国际A2506房,发现也已经人去楼空。不得已,她也对租客下达了“逐客令”。
频繁换“马甲”,三家公司背后藏猫腻
武汉晚报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武汉鹏程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武汉易城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武汉江诚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江诚置地”搜索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证照核准日期为今年6月6日,注册地址为鹏程国际A2506。今年6月份,公司法人由徐静变更为梁猛。
而在58同城上,还能搜到“鹏程置地”最近两天发布的招聘,其中显示其公司地址为“樱花大厦A2002”。
记者前往“易城置地”采访,一位姓刘的男子,持东北口音说:“易城、江诚以前都是鹏程置地的,后来分开成立了公司。以前在鹏程的时候,有三个合伙人,各自带着自己的团队,共同用‘鹏程置地’的合同,但各自成员签的单子各团队单算。现在合伙人散伙了,‘鹏程置地’没有了,有些人拿着‘鹏程置地’的合同来,说发生什么纠纷,那要看这个合同具体是当初那个团队成员签的,如果是我们的人签的,我就认。也可能是别的团队签的,那就去找别的公司去。”
记者将从工商网站上查到信息展示给他,表示从工商注册看,“易城置地”是由“鹏程置地”变更而来,租客和房东拿着“鹏程置地”的合同找来,“易城置地”是否应该处理。刘姓男子说:“变更的又怎么样,跟我们没关系,为什么要找我们”。
记者被现场威胁“砸饭碗”
一名身材壮硕的男子,同样操着东北口音大声斥责租客:“你本事挺大啊,你不是报警吗以后房东赶你的话就别找我了,你再报警呗!”
记者表示希望采访时,这名男子高声回答:“有什么好采的去年就被你们报道过,现在公司没钱,收不上来房租,就是因为被报道的。你要是再报,我们会去找你的,你等着,我把你饭碗砸了你信不信!”
记者见采访无法进行,转身下楼,发现楼下还有七八个赶到租客和房东,正准备组团前往交涉。
前员工称“里边都是套路”
去年夏天,以及今年年初,武汉本地多家媒体曾陆续报道,房产中介收取租金之后不交给房东造成租客被房东驱赶,武汉市房管局还曾在武汉晚报公示了16家房产中介公司,提醒市民交易风险。
通过这些被报道过的公司名称,武汉晚报记者找到六七个曾经在“鹏程置地”、“江诚置地”等不同的公司工作过的前员工,向他们了解了一些内情。
燕燕(化名)今年9月初才从“鹏程置地”离职,原因是“觉得一些做法我个人不能接受”。听记者说起最近的纠纷,她直言“这里边都是套路”。
(原题为《200多人陷中介套路!大学毕业生刚入住就被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