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者报价75万,她却花了95万这20万差价竟然被中介吃了今日重庆

二手房的性价比、投资价值让不少人心动,但不论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要去购买二手房,都要警惕中介机构抓住你的需求点,然后制造虚假信息去忽悠你、套路你!

在3·15来临之际,家住南坪的市民耿女士昨日向记者反映了自己购买二手房的遭遇,警示其他人不要再落入中介机构类似套路。

轻信“月租高”,购下二手商铺

据耿女士介绍,2022年9月初,她从第三人文某处获知九龙坡区杨家坪有一商铺出售,便前往了解情况。代理出售该商铺的中介公司为重庆某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推介说,案涉商铺位置好,相比其他房源,优势明显,性价比高。

“每个月能租这么多钱,且附近正在修建一所小学,建成后状况应该会更好,我的确动心了。”耿女士说,就在这时,中介公司又贴心表示,如果价格谈妥,卖方已收取的商铺6个月租金和押金3.8万元,可提前在购房款中直接扣减。

“我也是太大意,太相信人了。”耿女士说,此间,她和卖家没有任何形式的沟通,都是中介居间传递信息,对于这一不正常现象没有警觉。

当年9月27日,耿女士通过中介公司与卖方姚某、杨某签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房价为98.9万元。扣除中介公司提议的已有租约的租金等,实付房款95万元。3天后,姚某、杨某将案涉商铺过户至耿女士名下。

合同有猫腻,实际租金让她傻眼

去年3月,因案涉商铺租赁合同即将到期,中介公司告知耿女士,商铺租赁户曹某已表示不再续租该商铺。耿女士在与曹某的沟通中得知,案涉商铺租金实际只有2000元/月。曹某还称,中介公司向耿女士出示的含有5500元/月约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并非他签订,他不知情,内容也系虚假。

感觉被套路的耿女士立即找到中介公司,索要原房主姚某、杨某联系方式想搞个明白,可中介公司称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耿女士认为,她购买案涉商铺的用途本就为出租,卖方和中介却故意告知虚假情况,致使她基于错误认识作出决定,于是将卖家姚某、杨某和中介公司起诉到渝北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她与卖方和中介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的房屋买卖部分,判令对方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

庭审曝内幕,中介吃差价20万

去年11月,渝北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该起房屋买卖纠纷。

卖家姚某向法庭证明,含有5500元/月约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并不是他本人提供,合同署名也不是他本人签字。

卖家姚某同时还向法庭出示了自己与租赁户曹某签署的真实《门面租赁合同》,上述租赁合同显示,商铺租期与虚构合同相同,但租金是2000元/月。

至此,阴阳租赁合同现形,二者之一,必有一份是假。

庭审中,又暴出一个“雷”:卖方委托中介公司的出售房价是75万元,后实际收到案涉商铺出售价款为74.2万元。

这让耿女士震惊不已:在该起居间服务中,中介公司竟吃差价20万元。如果不是法院调查,她会一直蒙在鼓里!

法院审理后认为,案涉商铺是姚某、杨某委托中介公司出售,委托出售的价格仅75万元,姚某、杨某在订立合同中不存在故意误导耿女士签订案涉买卖合同的行为,不存在主观恶意及欺诈的故意,遂驳回了耿女士追责卖方的诉讼请求。

买方以欺诈起诉中介公司

对此,案涉中介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该起交易中业主产权人与买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签署三方买卖合同的时候,都是直接面签,公司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他表示,卖方、中介公司都无故意误导买方的行为。耿女士一直强调购买房屋是用于出租,理应对房屋附近的情况有所了解,理应有自己的判断,如果现在觉得买亏了,主要原因也只能是她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够。对接下来的诉讼,公司将积极应对。

市场监管:将对阴阳租赁合同进行调查

据了解,耿女士还多次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了自己的遭遇。市场监管部门有何进展?记者昨日联系了承办该起投诉的渝北区市场监管局。

律师说法:房介机构“吃差价”涉嫌违法

重庆坤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龙文说,二手房买卖中,中介机构通常作为媒介居间,具有专业知识、搭建缔约媒介,接受买卖双方委托,根据法律规定,其应当以诚实信用为原则,对委托人负有如实报告义务,而出自卖方独立意思表示的房屋售价属于中介机构应当如实报告的交易信息。中介机构“吃差价”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规定的中介人的如实报告义务。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规定:“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中包括了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与承担赔偿责任两种具体的责任形式。

THE END
1.买房卖房中介的这些套路你要防未曾想,不到一个月,中介就确认了一个买家,对方同意158万元成交。后来,他才发现中介挂出的价格竟然是165万元,而且有不少人询问。眼看8万元就这么轻易被中介赚走了,他后悔莫及。 揭秘篇 六种中介服务常见猫腻 走访中,记者认识了几名房产中介业内人士及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为此,记者请他们分析整理了房产中介服务中https://www.qzwb.com/qzfb/content/2018-08/21/content_5859290.htm
2.教你识破房产中介六大套路看到你就赚大了套路3、怂恿卖家标高价 挂牌价低于市场的房源有猫腻,那么,挂牌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谱?其实,这些高价房背后一般也有中介在捣乱。很多卖房者刚对房产中介表达出卖方意愿,中介就会开始巧舌如簧地劝用户把价格标得高一些。标高后还价,既能让双方都觉得中介请的值,又能多赚中介费。 https://zhishi.fang.com/xf/qg_466495.html
3.买几楼的房子*售楼处卖房子的套路如今的房价可谓是非常之高,房价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其实买房是一门学问,里面有很多的门道和猫腻,想要买到合适的房源,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那么买几楼的房子*?售楼处卖房子的套路有哪些?买新房找中介靠谱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几楼的房子* https://m.qizuang.com/gonglue/fangchan/95531.html
4.中介带看房有什么套路中介带看房一般来说是有很多套路的,从中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聪明,可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欺骗。那么中介带看房有什么套路呢? 一、虚假房源 虚假房源是最为常见的套路。无论网上挂的房产价格有多低、面积有多大以及装修有多好,看到这些信息不要高兴的太早,如果你信了,那么你就是在被套路的路上了。 https://m.loupan.com/bk/121468.htm
5.找中介买房的十大坑,购房者需警惕!七、房价优惠藏猫腻,变相涨价是目的。 部分房产销售商以各种名义额外收取费用,虚假优惠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有权要求经纪公司退还额外收取的费用。 八、解押房贷套路多,游说卖家借“高利”。 部分中介游说卖房人向中介机构或第三方金融机构借钱解抵押,却收取高额贷款利率。消费者要谨慎选择贷款服务,避免被高利率套路https://www.jiwu.com/baike/90740.html
6.中消协发布2022年投诉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汽车消费“猫腻”多 中消协指出,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基础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消费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有关汽车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用维修过的瑕疵车冒充新车销售;二是以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三是二手车交易透明度低。如,二手车中介故意隐瞒车辆真实行驶里程、维修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25782331751202817
7.每经记者40天调查租房“黑中介”:合同巧立收费名目恶意“洗房宋涛所称的“被中介套路”,其实就是中介拒绝退还押金。按照宋涛的说法,中介拒绝退还押金的理由是租客违约。那么,宋涛究竟有没有违约呢? 宋涛告诉记者,5月7日退房当天,中介以房屋脏乱为由要求其请保洁公司打扫,后又以瓷砖开裂为由要求其更换瓷砖。当宋涛按中介要求完成保洁、更换瓷砖后,中介称距租赁期已逾期3天,按照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8-06-29/1230201.html
8.消费中注意避开这些“坑”正规公司是首选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要选择正规品牌装修公司,不轻信销售宣传和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写进合同。 十、代理退保有猫腻 谨防上当保平安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理性选择金融保险类产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中介。http://www.sxzf.gov.cn/m/html/212/115842.html
9.赴美生子骗局揭秘,黑中介的这些套路请知悉赴美生子的Ф妈妈们很多都会选择中介协助,比自助去会省心很多,主要也因为赴美生子diy风险较多,但是要选择到一家正规靠谱的中介才能省心,不然就会被套路,而一般常见的“黑中介”骗局有虚假宣传、保证签证100%通过、虚报价格以及签合同时玩文字游戏等等,各位Ф妈一定要清楚这些骗局,谨慎选择中介。 https://thailand.icheruby.net/guide/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