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房价疯涨,然而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一段深圳房价崩盘的历史-似乎已被人遗忘。
2007年,深圳商品房均价升至1.8万元/平方米,达到当年的全国最高价;
2008年,深圳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1.3万元/平方米,数据上同比下跌4.4%,但是不少楼盘跌幅甚至达到50%;
2009年初,房价跌至接近1万元/平方米。
那么,那些年,深圳房价崩盘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再来看看当时的一手楼盘的价格:
中海康城国际:2008年5月,爆出开盘起价4,988元/平,创深圳最低价。
桑泰丹华府:开盘价2万/平,开盘后销情差,3个月后降价至1.6万(1.3万起),“早买早吃亏”,引起早入市的业主的不满,开发商随后拿出3千万,对老业主“全额补差价”,引起一片哗然。
雷圳0755:雷圳一期开盘的最低价1.08万/平,2008年6月,二期20套单身公寓开卖,起价7980元/平。
英郡年华:项目2007年下半年售价达到最高峰,毛坯房均价达到1.3万/平,而2008年9月,精装修起价才6,888元/平(精装),最低价至6,300元/平。如此任性的降价举动,它还上了CCTV2的《经济半小时》。
泰华阳光海:2007年楼价最高峰,均价1.6万/平,2008年7月,二期的两栋楼开盘的精装修均价7500-8500元/平。
诺德国际:均价12500元/平,7月特价9080元/平,还引发了业主维权。
佳兆业可园七期:2007年十一开盘,均价1.3-1.4万。2008年4月,降到9千多。2008年秋交会,又进一步推出7千元的特价房。开发商说:“目前的市场你又不是不知道,搞优惠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宝安金港华庭:2008开盘均价8千多元/平,已经不算高了,2008年国庆再降一千。
坂田万科城:2007年9月,万科第五园三期开盘,高层毛坯房1.48万元/平。2008年3月,剩余单位以精装修销售,均价下调到1.15万元(最低9999元)。8月,万科城少数别墅5-6折销售,一套原价约800万的别墅,现价只要500多万元。
西岸华府:2007年价格为1万元左右,2008年国庆7千元就可以买到。
澳城:2007年开盘均价3万/平,2008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春雷行动”,均价降至2.2万,房价缩水30%。“我们希望以最快速度将价格调整到一步到位,结束市场观望气氛,催化楼市迅速回暖”。
兰溪谷:号称深圳顶级楼盘,开盘初期4.5万/平,2008年出现了最低2.2万元的价格。
富通城:2008年,团购优惠价9千元/平,跌幅达20%左右。
半山溪谷:2007年1万7,2008年则下调为1.15万。
星河丹堤:2008年11月,星河丹堤1、2栋高层住宅推出特价,2房特价1.2万元/平。在此之前,88平两房均价2.1万/平,4-5房2.8万元/平。
2008年,深圳多个项目出现了降价小区业主,针对开发商的集体维权潮:万科第五园、金地梅陇镇、碧水龙庭、诺德国际、锦峰森邻、宏发领域、半岛城邦……,形成深圳楼市一道独特的景观。
2008年12月,宝安西乡一楼盘售楼处门前:
英郡年华业主的维权横幅:
诺德国际引发高价入市的业主,要讨回血汗钱:
万科也难逃被维权:
盐田金水湾御业主向开发商讨要差价:
2008年出现的维权,大多以质量为理由,但是不少楼盘的真实目的都是价格降了,有些开发商还被迫为降价埋单,对老业主进行价格补偿。
2008年6月,深圳一银行向媒体透露,宝安泰华大厦有业主,于2008年1月断供,该业主于2007年高峰期以8千元/平的价格购入该一套二手房,下跌超过30%,跌幅已超过首付,这是2008年深圳银行界第一宗披露的断供。
7月底,深圳碧水龙庭68户业主宣布集体断供,停止向银行支付月供,这是2008年深圳首个集体断供事件。
2008年初,李小姐通过按揭,以1.1万买了英郡年华一套40多平米的一居室,但是在交了三个月的月供后,英郡年华三期售价降至6888元,跌幅超过40%。李小姐这套房子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负资产,这套房子30万元都卖不到,但是她还欠银行40多万元的贷款,她决定断供,不再向银行交纳月供,这套房子给银行,她不要了。
当房价崩盘,首当其冲的就是中介代理。
2007年11月,“全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深圳中天置业爆发财务危机,公司总裁蒋飞涉嫌卷款逃跑,这家拥有140家门店、2000多员工的中介公司一夜崩盘。
历经6年,2013年蒋飞才被警方逮捕归案。从一个睡公园的流浪汉,到知名房产中介品牌老板;从最辉煌时门店遍布全国,到突然一夜崩盘;从叱咤风云的传奇老板,到阶下囚,蒋飞的经历让人感慨不已。
更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蒋飞事件”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2008年1月,在全国拥有1850家门店、深圳高峰时有500多家门店的创辉租售也陷入“关铺门”。关铺门之后,创辉租售在深圳仅剩余90多家,2009年之后还是消失了。
当年创辉的关铺绝非个例,2008年,基本上所有地产中介都在关铺裁员节省开支。一向以稳健著称、来自香港的中原地产:门店由高峰期的180多间,调整到160多间,从业人员也从高峰时段的4000多人裁减到3000人左右,并称在此基础上还有关铺、裁员计划;世联地产关闭工商铺业务,关外铺仅保留龙坂区域的四五家;世华地产员工已从此前的4000人缩减至2800人……
2007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徐滇庆,在深圳出席论坛时表示,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妨再豪放一点——如果明年深圳的房价比2007年7月少一分钱,我一定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
徐滇庆的表态很快得到牛刀的回应,牛刀表示和他打赌一年后的深圳房价。牛刀给赌局立下的“规矩”是:以深圳市国土局公布的2007年7月11日的新盘均价,即15745元/平为基准。双方的赌注一样,如果牛刀输了,也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市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