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持续发酵。然而,拆迁业主出来辟谣了,该业主指出:房子是按照违法建筑来补偿的,加起来就是1600万,并不是谣传的2000万,甚至1.3亿那么多。
经警方查处,拆迁获赔1.3亿是一则谣言,始作俑者为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的房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孙某,造谣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朋友圈内客户的注意。据报道,孙某最终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不过,楼事妹发现,很多中介的朋友圈至今还放着这条消息。
套路二:歪曲政策
“长沙、济南取消限购,北京取消限价”
今年8月,不少房产中介的朋友圈都出现过一条“济南、长沙取消限购、北京取消限价,调控慢慢放松”的消息。真是如此吗?
其实,那时,北京仅仅是有三个单价超过8万元的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证。它们更多带有个案性质,并不意味着限价取消。
此外,今年9月份,佛山发布《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到“加强社保同城对接”。然而,这一消息在中介朋友圈的画风变成了这样——广州社保满一年可买佛山限购房,佛山五年社保可买广州房,与事实相差甚远。
其实,各地的购房政策都很明确,社保指的是在本市缴纳个税或社保。要是有“社保共享”这等好事,那限购意义何在?
套路三:鼓吹限购、限贷
“佛山即将全面限购、首套房也要4成首付”
不少房产中介的朋友圈,热衷于鼓吹限购、限贷,以催促购房者尽快签约。比如,4月份中介朋友圈就吹风“佛山明天即将全面限购”的消息。事实上,佛山官方限购政策在5月31日才出台,且全市仍然分为限购区和非限购区,并未全市限购。
最严楼市调控下,房产中介的日子不太好过。10月份下旬,朋友圈谣言的风向又变了,屡屡出现“全面解除楼市限购”的消息。事实上,若结合形势进行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习大大在十九大中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此时是不可能解除限购的。
套路四:制造恐慌情绪
“一次性买了X套房、一次性买了X层”
这类消息往往有真有假。比如,成都曾爆出“浙江客户一次性买下60套房,成交总金额约1亿元”,后被官方证实为谣言,编造谣言的中介也被抓了。
而“北京客深圳旅游,顺道拿下64套房价值1.6亿”这一消息也曾在不少房产自媒体和中介朋友圈广为传播,但究竟是真是假呢?则是众说纷纭。
类似的还有这种,778套,26秒,6.6个亿售罄。
总之,这类消息容易制造紧张情绪,刺激部分购房者恐慌性入市,呼吁购房者们理性判断和对待。
套路五:借助名人炒作房价
借助于名人来炒作房价,忽悠大家买房,也是朋友圈中常见的套路之一。比如,配图中的文字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中介的说法变成了“房价平稳不跌就必涨”。另外,还有这种总理去某楼盘售楼部考察的消息,也是让人半信半疑。至于这种“房地产2:8定律”,看似有一定逻辑道理,实际上也是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