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遭遇的十大“套路”经济参考网

躲过了跑路的P2P、理财变保险,结果栽在了高额赠送网站、虚拟货币投资的陷阱里;胜过了“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的老骗局,却被对个人信息了如指掌的“精准诈骗”打败了……再加上大品牌不断曝出的质量问题,“互联网+”新消费方式里暗藏的种种陷阱,以及旅游、房产中介等领域的顽疾,作为消费者,回首这一年,可谓遭遇的满满都是套路。

TOP1精准诈骗

周毅案件揭开了“精准诈骗”的冰山一隅,幸运的是,四川警方最终破获了这起诈骗案并追回了赃款。而山东临沂女生徐玉玉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被诈骗分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骗取了9900元学费,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类精准诈骗之所以容易得手,首要原因是大量个人信息被肆意买卖,已然形成“黑产业链”,而黑客、钓鱼网站、房产中介、保险公司、快递公司、汽车4S店都是非法出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重灾区。

辨识难度★★★★★

危险系数★★★★★

维权难度★★★★★

TOP2网络传销新变种

今年4月,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破获“万福币”特大网络传销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专案负责人表示,利用虚拟货币进行传销已成为当前网络传销新特点,投资者应高度警惕。

目前,国内各类虚拟货币上百种,包括百川币、易币、维卡币等。这些所谓的虚拟货币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打着创新的幌子,许以用户高额的回报,实则就是传销骗局。

类似的骗局还有高额赠送网站。

TOP3电商假货痼疾

电商平台卖假货,近年来成了个节令性的口水话题,每年“3·15”、“双11”都会被消费者口诛笔伐。2016年也不例外。

今年的“3·15晚会”发布了一号热点投诉,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均因售假被点名。

“网上部分店铺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一位酷爱网上购物的海南张小姐说,“网上产品不能试,看到的和真正拿到的很有可能不一样,很容易造成纠纷。”

据电商消费者反映,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出商品的真伪,网购又是虚拟环境,不能见到实体商品,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而一些消费者买到假货后,因网购投诉需要“全程取证”的复杂环节,于是便会放弃投诉。消费者的维权困境反过来更加助长了电商的假货泛滥。

辨识难度★★★

危险系数★★★

TOP4微商杀熟

“这些卖家声称商品均是正品品质,有专柜小票为证,价格又便宜很多。”在每天狂轰滥炸的图片攻势下,福州的陈女士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诱惑,通过熟人从海外代购了一款LV女包,等陈女士满心期待的包包到货后,却发现与专柜正品相比,皮包不仅色泽差异大,甚至还有轻微的黏胶味儿。

TOP5网约车纠纷

最极端的案例出现在今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一所小学的英语女教师,在晚上搭乘一辆网约车后被抢劫杀害,犯罪嫌疑人为网约车司机。滴滴公司后来证实,该司机在平台上注册并通过审核,但案发车辆的牌照是其临时伪造。

维权难度★★★★

TOP6房产黑中介

仅有11%的消费者满意,高达84.8%使用过服务的消费者遇到了消费纠纷,却只有21.6%的消费者“胆敢”维权,什么样的行业如此“奇葩”?答案竟是房产中介。

2月23日,上海市民黄先生在上海市消保委举行的房产中介约谈会上讲述了由于链家中介失职引发的“血案”。

黄先生在2015年8月通过链家购买一套400万元的婚房,在签订合同前,链家中介告知黄先生该房屋名下有按揭贷款,但卖家资产状况良好,且链家方面与黄先生确认,只要个人首付能达到七成即280万元,交易不会有任何问题。但令黄先生没有想到的是,签订合同后,链家才告知所谓“按揭”竟是总价340万元的抵押。为防止风险,黄先生又在购买合同中明文规定280万的房款必须用于先偿还银行和个人抵押。谁知当黄先生支付了首付后,房东却将钱款挪作他用。这套房屋在2015年年底被法院查封,在链家全程“冷处理”的情况下,黄先生去法院跑程序解查封。此后,担心交易终止、首付款“血本无归”,“当时快崩溃了”的黄先生不得不接受了链家方面提供的110万元贷款,按其要求将父母名下资产作为抵押资产交给链家方面作信用担保。

无独有偶,消费者庄先生在链家的遭遇也颇为奇葩。庄先生看中了一套370万元的房产,在1月9日通过链家签订了一份居间协议并支付80万元定金。但在要正式签订协议前,链家才告知房屋有167万元的抵押贷款,房产证无法办理。更离谱的是,这笔抵押贷款竟然是链家以工作人员名义借给卖家、以供其购买其他房产的。也就是说,在庄先生不知情的前提下,链家实现了“一房两吃、套牢上下家”,庄先生被卖家挪用的房款迟迟没有消息,链家更将房源再度上网售卖。

上海市消保委的消费体察显示,房产中介行业还存在虚标房价、隐瞒房产真实信息等问题,高达56%的房源与网上宣传不符。从选房到看房再到买房,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被中介“忽悠”。

辨识难度★★

危险系数★★★★

TOP7旅游宰客

1月5日,刘先生与朋友在某旅行社报名参加韩国济州岛6日游的旅行团,当场签订了旅游合同并交纳了两人共6560元的费用,合同规定1月24日凌晨1时55分从南宁吴圩机场出发前往济州岛。1月23日晚他们按照约定在民族广场集合,当晚来接团的导游却告知因济州岛突降暴雪,机场封闭暂停所有航班降落,具体出发日程只能以航空公司通知为准。因行程耽误游客与旅行社协商退团退款事宜,但旅行社以机票已订不能退为由拒绝了。

根据《旅游法》第六十九条,消费者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后,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然而,不少消费者都遭遇了导游变更行程、强迫加点等违反合同的行为,很多人都选择忍气吞声,勉强完成行程,令本应美好的旅行蒙上了阴影,而白纸黑字的旅游合同却在此时成为花瓶式的“摆设”。

不仅是旅游合同难兑现,变相强迫消费、宰客欺客等“黑社”、“黑导”、“黑车”、“黑店”在2016年仍屡屡见诸报端,瞬间便秒杀旅游的幸福感。

辨识难度★

TOP84S店“潜规则”

3月15日下午,北京市朝阳法院对“新买宝马X5疑似旧车,消费者要求三倍赔偿”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被告北京华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向原告车主退还购车款63万元,并予以三倍购车款的赔偿,总金额达到250余万元。

这个案件暴露出了部分4S店以翻新车、事故车、二手车冒充新车销售的“潜规则”。根据中消协调查,汽车经销商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以旧充新;二是隐瞒车辆存在缺陷;三是隐瞒出厂后更换过配件;四是隐瞒车辆售前维修情况等。

此外,拿不到车辆合格证、售后服务缩水、配件以次充好等也是今年4S店消费投诉热点。

维权难度★★★

TOP9天价培训

“培养3至8岁孩子未来领导力,使其具备领导者必备的领导力和竞争力。”今年暑期,广州市东风路的一家培训机构外墙上贴出了这样的宣传标语。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机构招收3至12岁的儿童,课程包括“培养CEO气质”等在内的多项“开发类”课程。一周1至2次课程,每年学费5万元。

广州市天河区某高尔夫球会在暑期开设了儿童高尔夫兴趣培训班,为期5天,接收3岁以上儿童。一天1000元,不包含食宿。

市场中一般的“贵族气质”培养班,公考、艺考、考研“保过班”等“高端”培训班费用少则1万元,多则10万元。而实际上,有些培训却并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有的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和培训业务资质“驴唇不对马嘴”,所谓“保过”玩的则是概率游戏,一些培训机构甚至还会用报名费“钱生钱”。尽管一些宣称“保过”的培训机构与考生签订“不通过即退款”的协议看起来很诱人,但内容却偏向了培训机构一方,培训机构始终是赢家。

危险系数★★

TOP10大牌的“小船”说翻就翻

事实上,两年前,一位曾在历峰集团工作过的员工就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爆料称,历峰旗下著名手表品牌卡地亚、万宝龙、名仕、万国等在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二手机芯,同时存在使用其他过期维修材料的现象。尽管历峰集团一再否认这些爆料,但这些过于“巧合”的事件无疑折损了其国际大牌的形象。

2016年,从宜家的“夺命抽屉柜”到三星的“手机变手雷”,从三菱燃效数据造假到苹果系列手机自动关机,不少国际大牌走下了神坛,不再是人们心目中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性能出众、耐用性好的代名词。更令消费者失望的是,面对频频曝出的质量问题,国际大牌往往采取冷处理和拖延方式,让消费者的维权过程颇为艰难。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应当回归本源,谨守财务投资的本分,不要去抢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位置,更不能帮助集团公司去举牌。

THE END
1.黑中介!!!套路深!!!找托扮业主来买房黑中介!!!套路深!!!找托扮业主来买房!!!反复压价!!!不懂的人买房卖房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找他们家!!!不然就是噩梦的开始!!!不要签独家委托!!!不要签独家委托!!!不要签独家委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查看全部 太平洋房屋(梅川二店) 普陀区 房产中介 https://m.dianping.com/review/680139056
2.中介谈判的套路怎么反套路房产中介中介谈判的套路 怎么反套路房产中介 [摘要]中介的房源信息会比较多,但是在挑选中介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一家正规的中介,不仅仅是能够提供更为真实的房源,而且也是为了能够避免少走很多的弯路,其实和中介在谈价格或谈房子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套路。 在社会中遇到的就是套路,很多人在买卖房子的时候可能都会选择中介,因为https://zhishi.fang.com/xf/qg_1037430.html
3.房产中介自曝行业内幕:买房时这些钱你不该花地产火热,目前是拐点还是山腰争论不休,买房的卖房的孰赢孰输未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房产中介从中赚了不少。与此同时,在一些“退房”纠纷中,部分中介被指“套路”深。 “业内确实有一些‘套路’。”阿成(应要求化名)说。他是个“擦边”90后,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即使在三伏天,都把衬衫一丝不苟地插进西裤里,他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1_08_388264.shtml
4.和五十多个房产中介打交道后,我有一些协验中介的套路 接下来讲一些在中介身上比较常见,但是初次买房的人可能还不太了解的一些套路。 1. 骚扰客户的中介 我之前把北京的房子挂在a 中介公司上卖,挂上去一会,b 中介公司的中介就不断打来电话,问我卖不卖,让我挂他们那。我拒绝了第一个,也说清楚了原因,让他们不要再打电话来了。但是接下来我就感觉好像说https://www.douban.com/note/763464710/
5.故意报低价吸引眼球(无真实房源),是中介新的套路么房产楼市首先声明,对房产中介行业并无针对之意,现实中有些良心的中介,比较敬业,且确实站在顾客角度,赚得也是辛苦费。最近楼里看到有人说,某新小区,中介挂出来的低价房源,并不是真实的;朋友最近买房,去看的某个楼盘,也有一套房价比较低,去询问中介,中介说这套没了,建议https://taizhou.19lou.com/wap/forum-2012-thread-52571689490586933-1-1.html
6.房产中介的欺诈手段包括哪些3、拒退押金--因为已中介成功。 4、同时租给多方客户。 5、“高明”的转租。 通过实践中常发生的纠纷经验告诉我们在与中介打交道时,一定要提高谨慎,不要落入骗局。如果您在买房时担心会掉入房产中介的“陷阱”之中,那么建议您可以去咨询一下有关房屋买卖方面的专家律师,让专业的律师帮您有效的避免纠纷。看https://mip.64365.com/zs/7754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