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的相寓真实居住经历,接下来划重点,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少走弯路:
相寓:俗称“中间商赚差价”,对外包装是“房屋管家”业务。但实际上房子的问题都是你自己去报修,维修的师傅全都是外包的,“房屋管家”的核心工作就是提前催催催…催你交房租。
a、外包维修。
做为一个互联网人,对“外包”太有感触了。内心虽然平等看待,但实际经历很糟心:责任心太可怕。外包怀揣着“随意的态度”修修,修好修不好,都没责任;修不好,外包和相寓踢皮球,最后吃亏受罪出钱出力的也基本都是“租户”。外包维修只能解决小的基本问题,稍大一丢丢的都要去找小区的物业,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租的房子凑合得了。(然而,租的房子也是花了大钱,中奸商赚了很多差价的,太凑合就太对不起熬夜加班的白发)
b、“房屋管家”。
让人非常匪夷所思的存在。除了催催催…催你交房租。其他的时候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说客户上帝,就连基本的一点服务意识都没有。问啥,不知道;问啥,解决不了;问啥,问维修师傅;问啥,等着(等着就绝对没有下文了,百试百灵)…套用一句名言:“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是现在”,拿钱不干事的人有,拿钱这么理直气壮、态度恶劣又不干事的,唯相寓“房屋管家”。
c、中间商赚差价
市场经济很正常,可以理解,楼主也接受,问题在于:既然赚了钱就理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呀。楼主不是个幸运儿,房子刚住进来,十几个大小问题,有些还是燃眉之急,比如没有锁、床坏的;之后,也是大小问题不断,房子漏水、空调漏水…楼主作为接盘侠,报修不断,外包维修解决了60%,这60%也只能说还过得去,其余40%要么忍,要么自己解决。(楼主不愿将就,毕竟花了大钱;but系统最后都默认维修完成了,非常有idea的报修系统)
说个最近的真实案例,帮助各位同学理解:
(2)6天前,维修上门,说进水阀不行了,要换新的进水阀,需要等待;
(3)1天前,维修上门,表示不是进水阀问题,是主板问题,会报备相寓;
(4)24小时前,
自己不管这摊子事,租户要找新的管家处理;
因要保护新管家的个人隐私,不能告知联系方式;
把楼主的联系方式给新管家,新管家什么时候联系楼主,最为前任“房屋管家”的自己不知道,也和自己没有关系。(新管家直到此时此刻,也没有联系过楼主)
写在最后:
租房之前,听过我爱我家的名头,2个同事都被骗过押金,维权未果。尽管有了前车之鉴,楼主还是想再相信一次。(被现实残忍的打脸~pia)
说说链家?链家和我爱我家是中介双璧,提了一个不能不说另一个,尽管自如、链家也有负面,但周围使用链家、住自如的同事更多,却几乎没有楼主这样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