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涉案金额逾5000万深圳市公安局昨天成立专案组
中介公司负责人与具体业务经理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互指对方失察
出入开着一辆奔驰车,车牌还带三个9,名下有几十套房产,就是这样一个“大款”,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间,竟涉嫌诈骗了至少30套二手房,价值超过5000万元。知情人称,随着报警的受害人越来越多,刘某初诈骗的二手房套数有可能还会增加。
经过调查,这些已经过户到刘某初手下公司的房子都已经办理了抵押,且绝大多数都是抵押给涉嫌与刘某初相熟的个人。自刘某初7月11日被深圳南山警方刑拘后,陆续已经有房产被接受抵押的个人向法院申请进行了查封。
有业内人士称,这恐怕是深圳史上数额的二手房诈骗案。包括资深二手房中介——×联地产在内的七家中介公司在此案中难辞其咎——过户神速,却监控断档。据记者调查了解,就在主嫌疑人刘某初被警方刑拘的当天,还有一套房产被过户给了他手下的公司。
昨天下午,深圳市公安局正式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
二手房过户要小心被骗。
业主和刘某初签订的买卖合同。
我的房子呢?
272万元豪宅60万元“贱卖了”
12年前,20岁出头的邓先生从老家湖南怀化只身来深圳闯荡,打工,创业,买房。位于南山城市假日的这套113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的房子,虽然是他2004年向人买的二手房,但也足够给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满足感。
2012年5月,因为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他和妻子在外租了套房,把这套自有房通过深圳×联地产签约卖给一个叫刘某初的人,拿到了5万元定金。
在6月中旬他收到了对方推迟了一个星期支付的首期款55万元,“首期没有按时给,当时已经觉得不对劲,不想卖给他了。”邓先生回忆说。
市场价格达272万元的三室一厅的二手房,结果只拿到60万元,就跟自己没关系了,邓先生顿时傻了眼,随后他去南山派出所报警。
中介推荐房产处理全权委托
受骗业主希望讨个说法。
在5月13日,他在业务经理的陪同下,跟刘某初以及自称来自卓竞担保公司的张某伟见面,签下了卖房合同。第二天,他就跟张某伟办理了委托公证,将包括赎楼、复印房产证抵押合同贷款等资料、办理房产抵押以及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过户等17个事项的处理权限都委托给了张某伟。事后证明,正是这么大的委托权限,让邓先生的房子悄无声息地没了。
在5月22日,中介公司业务经理通知邓先生去签主体变更协议,说房子刘某初不买了,改为一家公司买,刘某初说,房子是这家公司买给他住的。这叫“企业贷”,刘说,这种企业贷能够更快地从银行贷到钱,从而付给邓先生。
邓先生许可了主体变更,但当他讨要银行的贷款承诺书的时候,刘却告知,作为一种新兴贷款,银行还不能为企业贷开具接受房产抵押申请的证明回执文件,包括贷款承诺书。考虑到当时×联地产的业务经理以及担保公司的人都在,业务经理也极力推荐刘某初,称其信得过,邓先生还是签了协议。直到案发后,邓先生才查到,这家买房的公司叫三润公司,其法人代表刘某示是刘某初的堂弟,刘某初是该公司的大股东,也就是幕后老板。
5月31日,邓先生与刘某初、三润公司签了三方协议,约定15天内打20%的首期款,8月30日前把余款付清。
房款未付清
产权已被他人抵押
接下来的事邓先生就不清楚了。案发后,通过地产中介的内网查到,三方协议签完的第四天,即6月4日,三润公司就成功过了户,拿到房产证。
事后邓先生得知,原来,因为有受害人向南山警方报案,7月11日凌晨,三润公司的法人代表刘某示以及张某伟已经被刑拘,一同被抓的还有刘某初的儿子刘某健(刘某健后被警方保释)。7月11日晚,刘某初被警方刑拘。
通过地产公司的内网查到,就在7月11日白天,还有市民张小姐的房子通过深圳另一家中介公司过户给了刘某初名下的公司富大伟业。
至少三十套房被卷走
去年8月已有个案
到南山派出所一报案,邓先生才发现和他一样涉嫌被刘某初诈骗的房产竟多达30套,并且还存在着一些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被诈骗房产的数量还有可能往上升。
已经涉嫌被骗的这30套房里面,涉嫌被骗的发生在去年8月,受害人张先生在收到定金5万元之后,对方一直拖着不肯给余款,目前仍有30多万元被拖欠。
实行限购的深圳,一个人当然买不了30套房。刘某初实际是将这些房子过户给一些公司名下,房屋过户后又迅速抵押给个人,最终占有房产。
担保公司查无登记
这30套涉嫌被诈骗的二手房遍布宝安、南山、福田三区,其中以宝安和南山。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就有受害人向警方报案,但因房产交易的前期手续较为完备,警方以民事纠纷为由没有立案。自7月11日南山派出所立案以来,有20多名受害人向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寻求加快对案子的侦破进程,以及对×联等数家地产中介追责。
据孔磊称,张某伟原来声称任职的卓竞担保公司也是家大担保公司,该公司先称有张某伟这个人,但后来又称其已离职。
据记者了解,张某伟对外宣称先后在万泰和卓竞这两家担保公司做过,但记者昨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主体资料库中查阅,已经找不到万泰和卓竞这两家担保公司的登记资料。
受害业主们向记者表示,他们之所以陷此泥潭,是太信任地产中介了。“×联地产是深圳成立的老牌地产中介之一,其董事长还是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的副会长,谁会想到怀疑他们呢?”
邓先生说,正是因为相信了地产中介,也就一并相信了担保公司,并且把包括赎楼、抵押那么大的权利都委托给了自称担保公司职员的张某伟。
邓先生说,中介公司在办理房产交易的时候,一味想着挣钱,疏于风险监控,张某伟也是他们和刘某初指定的。
据了解,仅邓先生这一单二手房过户业务,业务经理和地产中介就能挣11万元的,其中8万元由业主支付,3万元由刘某初支付,而业务经理当初向邓先生称并没有收买方的钱。
警方通报
昨天,邓先生等20多名受害人向市公安局求助。
虽然案件仍在保密侦查中,但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警方已初步查到刘某初和自称在担保公司任职的张某伟有勾结骗房的嫌疑,每成功一单,刘某初都会向张某伟支付一笔数额不小的现金。
邓先生等20名业主昨日对记者表示,他们对警方的回应表示满意,期待案情早日侦破。
专家看法
中介有责任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还有待完善
“这是深圳历史上规模的二手房诈骗案,地产中介对这些案子的发生应该负一定责任。”深圳市律师协会房地产法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劲松告诉记者。
对话当事人
业务经理黄山岳(化名)是×联地产一名业务经理,他经手的刘某初诈骗房有两套,且相隔只有10天。事发之后,他已离开深圳,但他称自己只是暂时离开,并没结束在×联的工作。
记者:这30套房在你们×联手下经手的有10套,您是否觉得贵公司没有起到监管的责任?
黄山岳:是的,在我做之前,宝安已经做了8张刘某初的单,都没有问题上报,风险肯定是没把控好,我们有责任。
记者:在做这两单的全程中,您就没发现什么问题吗?
黄山岳:有过怀疑。
记者:什么怀疑?
黄山岳:正常二手房买卖,买方要给银行贷款承诺书的,这样大家才放心把房子给你,但刘某初说没有,是企业贷。
记者:您就信了?
黄山岳:我们查过他的财产,名下有不少房产,觉得支付能力没问题。
记者:那你们有没有采取防备措施?
黄山岳:为防万一,我们约公司和刘某初、业主签了三方协议,就是为了防止一方违约。
记者:在平时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您跟公司有交流吗?
黄山岳:有,每个环节我都有跟公司汇报,有什么不对劲,公司那边的信息应该最全,会给我们提醒。
记者:发生这个事,您认为责任方在您还是在你们公司?
黄山岳:我们的跟单行为实质是公司行为,当然我们自己也难辞其咎。
×联地产法务部经理孔磊:业务经理没有向公司汇报疑点。
记者:事情发生之后,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记者:×联是什么时候知道诈骗之事的?
孔磊:今年6月。
记者:十套房子里面,套你们是什么时候办的?
孔磊:完成过户应该是在去年11月。
记者:为什么你们多家中介公司在全程都没有发现疑点?毕竟这种事至少已经发生了快一年了,×联经手的也有半年多了。
孔磊:一般二手房交易我们提供给买卖双方的担保公司是与我们合作的担保公司,对方情况我们知根知底。但是如果业主和客户本身就是担保公司的,或者他们认识别的担保公司,那么就由他们自己的担保公司办担保,他们自己找的担保公司收的担保费可能会便宜些。如果我们不许,那感觉有点像我们强买强卖了。既然是别的担保公司,那么赎楼、做抵押登记、红本保管都是他们来,去国土局的过户回执也都是由担保公司保管。
记者:所以别的担保公司插手,你们就没法监控?
记者: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什么责任?
孔磊:我们店铺比较多,跨了几个区域来成交这些房产,一直以来对这些单没有做到有效的统计,也没有引起营业部高层领导足够的警醒,导致这个事情。而且也过分信赖刘某初讲的话了,认为他在办企业贷。刘也展示了他有足够的付款能力,比如开着奔驰车、牌挂三个9,而且我们也去查过其名下几个公司有几十套房产,从我们的角度看,名下有几十套房产肯定是有足够的付款能力的。
孔磊:没有,我们知道这事已经是今年6月了。他们一般不大愿意跟公司汇报,因为我们对底下的监管措施很严,一旦有什么疏漏,接到投诉,对他们的惩罚是很严厉的。
记者:这次你们会对具体经手的业务经理进行惩罚吗?
孔磊:那是肯定的,我们在等警方的调查结果,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惩罚,这样他们也心服口服。
今年2月,刘某向警方自首,供认她在中国移动公司客服中心工作时,对亲朋好友称在单位内部可以买到低于市场价的移动充值卡,之后卖到市场上获取差价。她称如果有人愿意投资此项目,她可以承诺每月固定给投资人6%的回报,年高达70%。
在高息的诱惑下,陆续有20多位亲戚朋友相信了刘某,把钱交给了她。
刘某向警方供认,后来投资的人少了,刘某开不了利息,也还不起本金,无奈之下向警方自首。
据检方初步审查认定,从2008年5月到2012年2月案发,刘某共骗取20多位亲友2500余万元。这其中一部分用于给投资人的利润,另外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据刘某交代,她投资了四套房产,首付花了400多万;买了九辆机动车,花费300万元。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她将其中八辆车卖了,现在剩一辆别克,在刘某母亲名下。
另外她还带家人去欧洲、日本、泰国、香港、澳门等地旅游,花费共400多万元。
网友热议:
物质的需要,自己虚荣心,太聪明了就是不用到好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是指望自己的亲朋好友照顾,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先不说这女孩骗人缺德,这些亲友也是些贪心的人,高息骗钱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过。活该!
每个亲友平摊一百多万,看来这是富二代和亲友们开的小玩笑而已,也许这女的不用骗,每天她爸妈给她的零用钱都有2500万。
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有智慧吗?怎么都用到歪路上去了?
牛人啊,中国版庞兹骗局,这女孩太有经济头脑了。
虽然违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智商呀。
妞你这样子做是不对地,要骗也要骗外人呀!骗亲戚是不好地。在说骗个几十万当零花钱花花就行了,骗那么多干什么呢?
万金难买真情,这个道理现在很少人重视了,钱的魅力确实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他蒙蔽双眼,难免做出错误的事情。
80后的形象全让她一个人丢尽了,做孽啊!
已售房屋不“下架”
过分夸大房源优点
市民小朱在省城建设路附近某汽车配件公司上班,因此,她想在该区域租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在网上看了几套位于太原市实验中学背后的房源后,小朱和中介的工作人员相约一起去看房。15日,记者陪同小朱进行了实地探访。
小朱告诉记者:“中介说这套房子租金不贵、小区环境好,而且我看网上说各种配套都很全,离单位又很近,如果可以,我可以付一年的房租。”可是一走进小区,小朱就开始不高兴了。她问中介工作人员:“你们在网上发的图片不是这样的啊,小区树木花草很多,可这儿怎么一点也没有啊?”对此,中介人员避而不答。记者随后上网搜索了小朱所说的网络房源信息后发现,原来其所展示的小区外景图是山西昆烟晋华里小区的图片,虽然两个小区相邻,但环境却差了不少。而且所看房源是6层楼,网上展示的图片全是崭新的高层。
进入房屋后,小朱马上又发现了一些问题。“网上说这栋楼建于2001年,可这房子明显是砖混结构的老房子,房龄怎么也有20年了。”小朱小声跟记者嘀咕。随后,由于房内洗浴、上网设备不全,小朱拒绝租住这套房子。
各方监管缺失
网络上存在假房源,那么网站负责人对此有何看法呢?
一位房地产网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通过网络发布房源的个人和中介机构很多,发布的信息有几百条,他们的工作人员虽然每天对房源信息进行清理和核实,但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某业内人士透露,房产中介机构都是房地产网站的“客户”,中介定期给网站缴纳一定额度的会员费,然后就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房源信息。有些网站收费更为灵活,不需要交会员费,而是按照发布房源信息的数量收费。因为都是收费项目,所以网站也不好干涉太多。
而另一位房地产网站负责人表示,如果有用户举报网上有虚假房源,他们会立即清理,如果房产中介发布的虚假信息太多,那么他们会停止其会员账号,直到整改完毕才能再开通使用。
记者发现,网站上还有部分房源信息是个人所发,由于个人用户发信息一般是免费的,因此不少房源已经过期,很明显网站工作人员对此疏于管理。
除网站负责人外,政府对这一现象的监管还是空白。业内人士钟先生表示,二手房、租房市场信息不对称,让购房者屡屡上当。在这种情况下,二手房中介是否能够公平、公正地提供信息,完全靠行业人士自律。虽然在网上发布虚假房源,可以暂时带来一部分客流,但是长远来看,购房者会对二手房市场以及网络营销方式产生信任危机,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律师建议,消费者购买房屋时应注意辨别房产信息,防止被一些房产中介误导。若消费者权益因此而受到侵害,可拨打12315向当地消协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