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大行个人存款余额增幅均超10%。其中,工商银行个人存款达14.55万亿元,增长16.4%。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该行存款增量有四个特点,一是总量高速增长;二是量价协调特征凸显;三是稳定性和均衡性持续提升;四是结构优化。同时,段红涛预计2023年工商银行存款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另外,建设银行个人存款新增创历史新高,2022年个人存款为13.07万亿元,增幅达15.92%。在建设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建行副行长李运对此表示,2022年存款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去年国家宏观政策力度有所加大,市场资金合理充裕。第二是建行加快了存款组织模式的创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月31日的邮储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刘建军介绍,2022年末邮储银行存款总额1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8%,其中个人存款总额首次突破11万亿元。根据年报,2022年末,邮储银行个人存款为11.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1%。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拥有6.5亿庞大零售客群,他们的大部分资产仍然是存款形式存在,庞大的理财需求正在被挖掘。
从增幅排名来看,交通银行个人存款增速较快。交通银行年报显示,该行个人存款增量增幅创历史最佳,2022年末,个人存款余为2.96万亿元,上年末增长23.01%。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超过建设银行,为14.9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约2万亿元。
银行多举措服务房地产市场
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谈到,去年建设银行按揭贷款的量还是比较大,总共投放超过920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至28.83%。按揭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2%,按揭住房的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
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谈到,2022年,邮储银行在信贷安排上采取了防御性的策略。住房按揭贷款虽然不及往年,但增速在行业中表现还是非常优异的,高出行业增长率约3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也有提升,大概提升了0.2个百分点。
服务房地产市场方面,为支持改善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程远国表示,建设银行从四方面着手。包括做好优质房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做好保交楼配套金融服务工作等。此外,面对还款规模增加,程远国表示,建设银行制定了专门的服务方案和流程,建立95533和线下网点高效协同的快速处理机制,统筹线上线下各类渠道,稳定还款预期。有序满足提前还款的需求。
对于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高管均表示整体风险可控。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去年因房地产市场调整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工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较低,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对全行资产质量产生大的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林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末交通银行全口径来统计的房地产不良率是2.8%,比上一年末上升了1.55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判断房地产的风险在收尾。
“目前交通银行开发贷的拨备率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拨备水平,整体上具有较高风险抵御能力。”林骅指出,交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总体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