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豪宅停工了!央企的房子也不靠谱了吗?老百姓买个房子真难新浪财经

从去年不断有开发商爆雷开始,我一直奉劝大家尽量选择央字号、国字号的开发商,先不说房子修得好坏,最起码不会停工烂尾。结果,今年就被打脸了,重庆有一个千万级的豪宅项目,也悄悄地关上了大门,就这么――停工了!

而我们眼前这个豪宅项目,大家可以清楚地从我的航拍照片中看到,北面是杂草丛生的荒坡沟,南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居住区。当然更硬核的是,项目门前还有一条不宽的马路,一辆辆大货车呼啸而过。就这环境,你说要是修个刚需高层,买房人都会挑三拣四,你修个一千多万的豪宅,是觉得富豪们都是钱多人傻吗?

这个项目之所以难卖,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原因,希望大家在以后买房子的时候,不论是豪宅,还是刚需,都引以为戒。

首先,茶园这个板块撑不起千万豪宅。

茶园最大的优势无非就是所谓的“两站解放碑,三站江北嘴”,至于产业方面,我只依稀记得有个智谷,貌似还有点人气。而茶园板块给我们最大的印象,还是一个放大版的乡镇,或者说城乡结合部。所以,千万豪宅修在这里,房子即便修得再好,地段也撑不起来它千万的价值。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买房子的时候,选城市、选地段,才是买房子的重中之重。

其次,小环境“德不配位”。

上面也有提到,这个项目周边自然环境只能说是有点绿,再加上货车噪音,我着实是想不出,在这里买豪宅的价值点位何在?难道说为了,和周边常住30万人的公租房城南家园,交个朋友?还是说为了,远眺南山,近观杂草?

这就是买房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另一个关键点位,一定要探寻清楚周边的环境和不利因素。尤其是一些隐藏的不利因素,你可以去和周边的超市老板,或者大街上散步的们多多交流,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最后,还是呼吁一下中国铁建拿出点央企的胸襟,虽然南山和院这个项目产品定位有点问题,但是有句话叫:自己选择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毕竟咱不是恒大那种民企,它可以选择躺平,当然除了躺平它也无计可施,但咱是响当当的央企啊,房子即使不好卖,只要有一位业主买过咱们的房子,咱也不能选择停工躺平啊,你说是不?

THE END
1.五十万美元能在美国买什么样的房子?我告诉她,她那600万拿去美国买房子,可以买很大很漂亮的房子了。而且,不仅仅是房子漂亮,最重要的还是环境很好、治安也很好。在美国,不会叫她在上海所买的叫做房子,只能叫做公寓;美国叫做房子的,在中国就叫“别墅”了。 记得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早年从广州移民到费城的女士。她在费城的房地产打滚了十多年http://bbs.us.fang.com/mgzy~-1/183234185_183234185.htm
2.万科海上传奇96平165万号称低价神房!值得买吗?而大家也知道,许多做生意的小老板其实是没什么其他的路子融资的,一般也就是房产抵押。所以呢,要还债大多只能把房子给卖了。 按照国人的置业习惯,过年前是不买房子这种大件的,一般得等开春,正好过年那阵子家里商量商量再说,而且最要紧的年终奖也发在临近春节那几天。 http://news.wh.house365.com/zx/20200112/029148807.html
3.结婚买房如何买房买房注意什么1.如果你有经济能力,且有稳定的公主,那么为自己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因为这也是属于自己的成就之一。 2.单身期的时候,自己赚钱,想怎么花怎么花。想买房子,就去买,选择好的地段,找到具备投资价值的房产,当然要拿下。活的潇洒,当然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踏实,这也是女人的底气。 https://www.wed114.cn/wiki/bentry_1046.html
4.买房购置税什么时候交?房屋购置税是每个人在买房子的时候必须缴纳的一笔费用。并且购买房屋如果房屋的面积是在90平方以下的话缴纳的购置税只需要1%,其次在90-144平方内的房屋说税率为1.5%、如果是144平方内的房子是看着3%进行相关的征收。如果是第二套房东地无论面积大小都按照3%进行审批通过文章https://mip.64365.com/zs/1075987.aspx
5.二手房看风水二手房风水怎么旺新主人城市人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一定是房子。房价每天都在上涨,但你必须买房子。所以在买房子之前,你必须先看看这篇文章,否则如果你不幸地买了一套糟糕的二手房子,但你不能忍受很多辛苦攒下来的血汗钱。 二手房风水如何看 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住在二手房里,因为这也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然而,许多人也希望https://www.sxsjjy.com/view/256735
6.再见华为!一位嵌入式大佬的8年励志总结但是最可笑的是,我研究房价的同时居然犯下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错误,我居然没有研究买房子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当时一心想买一手房(现在想想真是脑子进水),最后买了一套松江区交通不便的房子,这第一套房子的地理位置也为我后来第二次离职埋下了隐患,这个后面会说。 https://blog.csdn.net/u010632165/article/details/12433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