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中介并不陌生,毕业开始工作之后几乎每个人都有和他们打过交道
交集中都或多或少会对行业和个人行为有一些印象,当这些认知汇总之后,就串联起来了一个非常生动且立体的形象
1.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两部及以上的手机
3.不够就A0000
5.早上会开晨会,并一起跳操为自己打气
6.不知道为什么,中介总是疯狂招人
7.面试中介,他们会问,你觉得你能不能吃苦
8.吃苦先不说,会长胖是真的
9.有的中介入职要军训
10.有个好师傅很重要,好的师傅甚至会给徒弟提供住宿
11.中介离职率特别高
12.离职率高也特别伤“师徒制”,没培养几个月,徒弟就跑了,师傅就不愿意带新人了
13.大多数中介品牌,都有入行保护期,无责任底薪是很多新人能够安心接受培训的基础
14.成为一名专业的房产经纪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可能比你想象中还多,有人几个月都无法通过考核
15.有着很多其他行业没有的特点:职业上升通道清晰,培训体系完善
18.资源积累型职业,新人很难,老人吃香
19.特别能吃苦,几乎365天全年全天都在工作,风吹日晒
21.努力是真的有用,遇到过月入十几万的1999年的销售
23.总是穿西装,因为想给人留下一种专业的印象
24.总是骑小电驴,因为带看真的比开车方便很多
25.为什么穿西装骑小电驴,违和就违和吧,方便带客户看房最重要
26.“三年不开单,开单吃三年”的确是真的
28.十分会SP(SalesPromotion:销售促进),有时候会通过演戏逼定客户:“王姐,您那套再考虑就被别人定了”
29.客户都是哥和姐
30.但客户本质上都是爸爸
31.工作日不忙,周末忙
33.“你可以叫我小x”
35.房产界的哆啦A梦,看房可以随时掏出水、伞、防晒霜、充电宝、测距仪等等
36.没有比开单更幸福的事
37.入行的第一次开单意义最深刻
38.每一位遇到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客户
39.剩者为王,不是赚快钱的职业,需要积累和沉淀,要有耐心
40.很多客户可能认识两三年才会上门服务
41.套路别人,也被别人套路,跳单抢单常见
42.能够轻松出入豪宅
43.也见过各种奇葩的房子,包括凶宅
44.带看带看带看带看带看带看,不是在带看,就是在带看的路上
45.普遍上六休一,自己周一周二休息,别人周六周日休息,约不到朋友玩
47.很多同行夫妻,另一半在地产圈的不在少数
48.很难请假,有客户还是得去
50.年龄普遍80后、90后,同事间相处比较轻松
51.最怕的事情是跳单
52.会对客户进行分类,判定值不值得跟进
53.新手中介会通过穿着打扮、开什么车判断,成熟中介会通过资金情况和现在居住地大体判断
54.现在不太会因为奢侈品来简单评判客户,一个是假的多,一个是和房子价格比起来,奢侈品就不值一提了
56.为了开单,有时候会帮忙垫付资金
57.客户最喜欢问的问题:“我买房你能拿多少?”、“还有没有其他房子推荐?”、“最便宜能到多少?”
59.最喜欢转发政策和规划类新闻,给客户打鸡血
60.自己买房的时候很挑剔
61.不想成为销冠的中介不是好经纪人
62.有黑中介,也有靠谱中介
65.大部分客户要在带看5-10次后成交
66.干这行,主要靠提成过活
67.有淘汰制,哪怕没有,不开单自己也会淘汰自己
68.也存在二八定律,20%的人挣着80%人的钱
69.《安家》不能代表中介生存现状,看看就好
71.很多中介其实没有底薪,只有试用期有底薪保护,转正没有底薪
72.门店和门店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和区域之间更不一样
73.客户资源为王
74.其实中介的工作就是让合适的房源找到合适的业主
75.好师傅好团队很重要
79.晋升相对公平透明,凭能力上
80.需要心理素质强大,最好自来熟
81.成熟的中介可以通过户型图,快速反应出是几幢几单元
82.相比国外,社会地位依然有待提升
84.很多新人是从租房开始接触,租房市场消费频次高,开单相对容易
85.只能背水一战,不能混日子
86.一个普通人努力,有机会够到年薪百万的行业
87.很多人的误解:中介只需要动动嘴皮就能拿佣金
89.容易被认为是骗子
90.小中介门店越来越多了,很多都是在连锁品牌工作一阵,个人独立出去开店的
91.大城市基本被连锁品牌占领,小城市都是本地私人品牌更多
93.有人因为破产而入行
94.也有人因为看好职业发展而入行
95.但大多数人都是奔着赚钱而入行
96.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97.作息不规律,三餐不规律
98.经常被客户放鸽子,都习惯了
99.废鞋
100.做中介,需要一颗想赚钱的心,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张比城墙厚的脸皮和两条跑不断的腿
中介会消失吗?
我认为不会,因为买卖交易房产是一件太低频而太麻烦的事情。
付给中介的佣金,其实是付给了:
匹配房源的辛苦、交易办理的麻烦、作为第三方对买卖双方的协调
本质上,买的是中介的服务,服务不会消失。
未来的中介行业会变得怎么样?
可能会像国外那样专业化精英化,也可能全部只剩下连锁品牌垄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