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台风,天气复杂多变的7月,向来是房地产销售的淡季。
只不过今年的7月,异常的割裂--既有市场端的成交大幅回落,也有政策端不遗余力的支持。
如果非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7月,我觉得可以用:我们面对的市场和之前不一样了。
先来看看整体的市场情况。
从4月下旬开始,市场就出现了实质性的拐点,即使是像6月份这样的冲刺月份,市场也并没有如预想般出现翘尾行情。
这个月,市场继续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从我们后台每周统计的新房、二手房成交情况,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进入7月以后,一、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齐齐下跌了,成绩不太好看。
原因也不难理解。
一手房方面,7月低迷算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之前6月份,各大开发商都在准备半年冲刺,各类优惠打折促销活动满天飞,确实也吸引了部分买房人入手。
二手房方面,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就是:
现阶段买房的刚需总量减少,再加上利好政策刺激下,房东观望情绪逐渐加重,最终体现在市场上就是性价比房源的减少以及成交量的下滑。
如降低存量利率:
7月14日,在降存量贷款利率方面,官方首次松口支持、鼓励变更合同约定,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如放松资格:
除了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强二线的核心区,基本都取消了限购政策。当下楼市,基本处在一种“想买就能买”的状态,门槛极低。
如降低首付:
以三四线为主,首套降到20%,有的城市首套贷款未结清买二套房最低可以降到30%。
如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
虽然不能跟此前的棚改相比,但对经济拉升一样有积极作用。
如降低利率:
从6.13%、5.88%一路下探,到如今史上最低,常熟首套4.0%,甚至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到了3.7%,快一点一周内就能放款。
如再造一点的公积金政策:
今年以来,有超过50个城市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优化,提高贷款额度,支持公积金可提可贷、支付首付、商转公等政策。
在监管层密集发声后,各地政策出台节奏也进一步加快。7月末这几天,北上广深4一线城市相继发声:
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大力支持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0日,深圳发布称: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0日,广州日报:将结合广州实际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1日,上海市住建委: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场蠢蠢欲动的消息,在一次次挑拨大家的神经。
总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陆续有城市已经开始表态了,表态之后的政策落地有多猛,还需进一步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口子是在一点点松动了。
在楼市好的时候,上述的任意一条政策,都有加速楼市起飞的功效。
即使利率6.13%、即使违规贷款、即使要去假离婚,只要能买房挣钱,这些人有一万种方法。
而现在呢,上述措施加在一起,都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信心不足,因为即使是自住,也不希望房子买了还要赔钱。
还因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官方的频繁表态,释放利好信号。
眼下,市场对楼市政策预期大大提高,不过尚无细则落地,市场信心依旧处在低位,观望情绪还是比较浓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像过去那种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注定是回不去了。
*楼市大招,已经一个接一个的在来的路上了。接下来的,应该就是各个地方陆续出台落地细则了。
总之,对于买房人而言,下一阶段或许会有不少实质性的利好,不妨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