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经纪从业人员)信息卡只能一个人使用,3000元一年,”6月5日,房地产经纪人李友跟一位买家沟通说,除了他从事的买卖租赁房产的业务外,他还身兼倒卖经纪从业人员信息卡的职业。
李友的公司位于朝阳区望京区域,他称,今年初刚把公司备案,但公司人员少,信息卡用不了,老板就让向外推一下。
去年8月,就黑中介等问题,北京市住建委等多部门约谈了58同城、赶集网、安居客、房天下、链家等互联网平台。
但在严格的规定下,仍然会有公司在“顶风作案”。一位前58同城销售人员对记者回忆,从去年开始就出现房地产经纪公司买卖信息卡的乱象了,“你会发现在网站上突然冒出很多没听过的公司,”他说。据他了解,一开始价格是在800元左右一个季度,几个月后在1500元-2000元一个季度。
就信息卡倒卖以及黑中介情况,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58同城、贝壳,58同城在记者截稿前未给出有效回复。贝壳表示,对于不能按要求公示的机构和个人,一律下架房源停止合作。对于个别经纪机构冒用证照或者提供虚假证照和从业人员信息卡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转报给北京市住建委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信息卡”倒卖生意
去年初,位于大望路商圈的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合伙人感触比较明显,同行会向他打听买卖信息卡的消息,他的朋友圈也会看到一些公司在卖信息卡,与那时相比,“现在量减少了一点,”这位合伙人告诉记者。
他还描述了周围的变化,会有“经济”往来的二手房买卖公司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很多公司在注销、转让,有的干脆回老家或者转行。
一位在去年还有对外租信息卡的房地产经纪人,现在已经不卖信息卡了,“之前一些卖信息卡的公司,被住建委查到一次就封3个月和5万元行政处罚,第二次就半年和5万元,再被发现备案就没了。”一位前58同城销售人员说,一旦被查,买卖双方、以及平台都会受到处罚。
但李友的公司却还在“顶风作案”,李友较为迫切的问买家需要多少个信息卡,“现在公司还有五个名额了,价格最低3000元一年,其他公司的价格都在3500元-4000元一年,你也可以一个季度1000元。现在信息卡租出去差不多十个,有三个多月了。”
6月14日,记者以买家身份再次和李友沟通,对于如何更加“正规化”,李友随即便提出了解决方法,“如果担心,不从我这买信息卡,也可以找一个备案的公司接手,我们公司可以给你,价格15万”。“转让公司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租借信息卡,而没有办理相应人员的入职手续,那么该企业可能会面临劳动管理部门以及工商部门的处罚。”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律师对记者说。
需求在“作祟”
上述前58同城销售人员形容58同城说,它就像互联网的公告牌,大家有需求就发上去,也可以在上面找需求。信息覆盖面大且广是它的优势。
上述前58同城销售人员对记者称,如果58同城的“清洗力度”加大,端口量就会减少,这会直接影响58同城的收入,目前58同城在做的“真实房源”,没有绝对的人力物力去核查。
他感叹,在58同城合并赶集网之前,因为两家竞争,所以都会做服务,而且信息的真实度高,很少有虚假的。但合并之后,虽然流量大了,但虚假信息也就跟着出来了。
而想要杜绝假房源,在多位专家看来是需要加大检查力度、建立惩罚机制等必要的市场化的手段,对假房源购房者要有清醒意识、及时举报。
经营压力
去年4月,对于58同城最大的威胁链家,上线“贝壳”这一武器,转型做平台。贝壳找房CEO彭永东透露,去年4月23日正式推广开始到6月底,贝壳找房平台的流量是链家网的75%。
在上述前58同城销售人员看来,贝壳、链家以及在2015年合并的德佑,它们三者用的都是一个房库后台,经纪人直接和业主签独家代理,所以他们的房源真实性高。
双方如何对垒也备受瞩目。贝壳上线不久后,58集团也加快了步伐,去年6月其联合我爱我家集团、中原地产等房地产经纪公司,发起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十天后又宣布将和多家投资机构一起,设立一支50亿元的房产行业基金。
“今年3月份市场表现还不错,但是难以持续,很多中介确实面临挂牌周期过长、部分房源下架、签约周期过长等风险。”在严跃进看来,对于当前房屋交易市场来说,类似降温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交易降温势必影响销售业绩。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类似中介公司员工离职等风险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