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管理样例十一篇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土地信息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土地信息管理

1.1土地信息管理的瓶颈

1.2WebGIS的引入

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GIS发展的最新阶段。将WebGIS与我国的水土保持研究结合,及时提供科学、详实、直观的数据,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最终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水土保持的研究真正做到社会化[2]。

2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土地信息采集,土地信息组织、存储及数据更新,土地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决策[3]。与传统的基于桌面和单机的GIS系统相比,WebGIS具有的以下优点,使提高土地信息共享成为可能[4]。

(1)更广泛的访问范围。客户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位于不同地方的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大大方便了GIS的数据管理,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易于实现。

(2)独立的客户平台。无论服务器是何种机器,无论服务器端使用何种GIS软件,用户只要支持通用的Web浏览器就可以访问WebGIS数据。

(3)成本低。普通GIS需要每个客户端配备昂贵的GIS软件,但他们只是使用其中的最基本的功能,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且客户端维护费也不容忽视。而WebGIS通常在客户端使用Web浏览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4)操作简单。用户不需要面对复杂的GIS软件,通用的Web浏览器降低了操作复杂度。

(5)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传统的GIS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户端,效率较低。而当今一些高级的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将简单操作交于客户端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6)良好的可扩展性。WebGIS很容易跟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可以建立灵活多变的GIS应用。

3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上的发展

基于WebGIS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5]:一是存储海量的多时态土地信息数据;二是从多时态土地信息数据中快速获取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土地利用各地类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动态变化等信息;三是对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更新、管理、分析,能够输出各种查询、统计和分析结果。没有GIS的参与,开发1个有效的土地管理系统是不可能的,WebGIS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WebGIS系统的开发还不完善[3],一是在网络数据传输率、数据格式、系统操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二是WebGIS的很多技术,如WebGIS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探讨等还有待深化。

总之,采用WebGIS综合高新技术手段实现了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探索1条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土地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极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参考文献

[1]刘海涛.基于WebGIS的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3):52-55.

[2]陈箐,谢丽生.基于GIS的莆田市土地信息系统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3,10(3):79-83.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籍管理业务量迅速增加,权属变更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地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土地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适时推出以GIS为基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地籍测绘的内容

2地籍管理中引入GIS的意义

将GIS引入地籍管理是对传统地籍管理方式的一个突破,它标志着地籍管理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知道,地籍信息包含坐落信息、自然信息、产权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坐落信息对于土地确定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在传统的地籍管理中,土地坐落一般都以城市的街区名来定义,而街区名有模糊、易变、不精确的特点,难以从根本山杜绝重复发证等现象的发生。引入GIS后,将办证的地形图紧密关联,通过地形图的精确坐标来定义土地坐标,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图管证,保证土地确权办证的准确、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土地GIS可以进行任意地理范围内土地的各类统计分析,如产权发证状况分析、产权变更面积统计与分析、产权查封、抵押的统计与分析等,能方便了解城市土地的状况。

3地籍基础测绘与GIS的关系

地籍基础测绘系统实现全数字化的基础测绘,通过使用各种测绘仪器,采集地籍测绘点坐标,绘制包括地籍分幅图、录入土地勘测属性数据、填写土地调查信息。另外采集的数据还有政区、居民地、交通与管网、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地名等内容,这些数据全面反映了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可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方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报警等个专业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这些基础测绘采集的数据是GIS的源头,数据采集是GIS的运行和使用离不开通过测绘获得的数据。地籍基础测绘行业作为地籍GIS应用基础数据的主要生产部门,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地位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更加彰明较著。

4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前景

构建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为土地管理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建设用地的征用,预审,供地,确权,建设用地批准下达等办理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和高效的指标核算工具,有助于动态把握对土地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土地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2)巩固技术优势,拓展城市测绘业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土地管理类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丰富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技术含量,在基础土建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供定位分析、定量分析、可视化分析的成果,有助于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变政策优势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

(3)促进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转变。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测绘行业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测绘行业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丰富测绘成果内容与表现形式,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随着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土地规划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水平。所以,为了保障大量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使用,土地信息系统被人们所采用。现如今,GIS技术已经变得十分成熟,它具备着描述、存储和输出的强大的功能。因此,土地规划系统被应用到土地资源的控制上,对其进行着操控和管理。

1.土地规划系统实施的必要条件

1.1国家政策的需要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土地规划和开发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于土地的整体规划问题。土地要不定期的修编,而这种模式也是一种信息变化的过程。建立土地规划的信息系统,对于土地的整体利用和规划是一种保障,它能够监控着土地的使用。也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对于国家来说,政策的调整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去适应,在这一方面,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它的优势。

1.2土地调查的落后

1.3信息管理的要求

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使得管理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对于土地管理而言,土地的变化频率很快,所以土地的规划使用都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以计算机为依托,应用现代的高科技,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省去了大量的劳动力,还能让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如果要查找相应的数据的时候,只要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很快的得出想知道的结果。土地规划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

2.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议

2.1数据库的建设要加强

土地规划的信息系统主要是靠数字转化来实现的。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数据库的科学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要设定适合的比例尺,将土地的使用状况清晰的呈现在图纸上。另外,各个地方的土地信息系统也需要加强和完善,使数据库所涵盖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完善,可以为土地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由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速度很快,数据库一定要赶上土地开发的步伐,实时更新,能够及时的反应土地的使用状况。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所有技术人员付出努力,不断的去完善我们的土地信息系统,让它能够更好的造福于人类,为人们合理的利用土地提供科学的依据。

2.2制定科学的建设标准

2.3建设健全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能够全面的对各个级别的土地进行监测报告,并且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土地的规划、土地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土地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让人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数据库的信息更加完整。这样的信息系统才能够更好的为土地资源的使用作保障,充当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的科学依据。因此,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这项工作,定时的去检测系统内的状况,遇到漏洞及时解决,各个阶层的土地资源的数据做到真正的共享,为以后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建立的可能条件

3.1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部门中将GIS应用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情况很多。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应该加大投入,它基于土地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土地资源的动态做好监控工作,相信在未来这一技术能够更大限度的应用在土地管理之中,为国家的土地规划及管理做出一份力量。

3.2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GIS的应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这项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单独靠企业本身是不能够达成的。并且其中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操控。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硬件和软件都具备的前提之下,才能让其顺利的运行。因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领导的支持、政府的支持、资金的具备这些条件都是必备的条件。

3.3基础工作的准备

目前来看,各个部门对土地的监控管理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个县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已经对本县内的土地使用情况作了调查和了解。这些实际的调查也为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数据保障。甚至有的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本地区的土地使用数据库,这些数据也能为建立信息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4.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方法

总结: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上,我们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利用已经变得很迫切。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才能对土地合理利用进行保障,才能实时的监控土地的使用状态。因此,面对现有的土地管理状况,一定要用科学的手段去管理,做到对系统漏洞的及时修复,对土地数据的全面掌握,各个地方的土地资源数据能够达到真正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石岩.建立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1:65.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thescopeoflandforismoreandmorebig,thetraditionaloldlandmanagementmodehasbeendifficulttomeettheneedsofmoderninformationmanagement,landmanagementtorealizescientizationandstandardization,itmustuseinformationtechnologytocarryoutlandmanagement,therefore,inthispapertheauthorisourcountrylandmanagementinformationconstructioninthispaper.

Keywords:landmanagement;Informationconstruction;Research;

一、引言

二、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现代管理模式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面对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土地管理也不可能例外。因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合乎时势。

2)土地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信息化的帮助和支持。土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比如由土地资源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所得到的大量有关土地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事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以必须要得到科学有效地管理,而过去传统的手工处理效率低下,纸质存储的方式容易出现差错,在土地信息的保存、更新、传递和共享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自身工作之所需。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将会不断完善现有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由测量、遥感和土地勘查网络等组成,如今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LIS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IS技术,将会与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以及GPS技术等一起构成不断完善的土地管理技术体系,这种以LIS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土地管理模式将会是未来土地管理的主导,同时LIS技术也将成为土地管理技术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4)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具有多种优势。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在资料保存、数据反映、建设维护和应用等反面,与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资料保存方式以纸质为主,容易损坏,不能长久保存,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差,使数据不能及时共享,在建设维护反面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不方便,而信息化管理方法,易存储,可以及时更新共享,误差小,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少,使用起来很方便快捷,提供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2、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实行土地管理信息化,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人力条件作支撑,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库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GIS和LIS技术日趋成熟,并不断被应用。这些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都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

2)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经济条件。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所以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济上保障。

三、土地信息网络的构建

由国家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考察团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起步虽然晚于西欧和北美,但他们较好地借鉴了西欧、北美的经验,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土地信息系统模式。主要目标是:①保证土地边界的精度要求;②向公众提供准确、快捷、经济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管理登记服务;③为土地交易及房地产开发提供技术上的保证;④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土地信息;⑤满足政府各部门对土地信息的要求;⑥为公众进行土地登记提供“一站式、柜台化”的服务。加强土地信息宏观调控是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土地信息建设的经验.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正确要求,促进社会发展,少走弯路。

四、将计算机软件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土地信息管理之中

(图1VPN技术运用于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示意图)

五、结束语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土地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一个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大阻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而使得土地资源管理更加地高效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土地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就更加地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高效性。通过不断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1]杨国清,于正林,论广东省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2]高金萍,李应国.基于ArcGIS技术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J].林业资源管理,2003,2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存在这很多自然资源的滥用与浪费的现象。土地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在得到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着被滥用的现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都受到了损害,为避免这一现象的恶化,采取一定的手段管理土地资源非常必要。为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其进行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成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2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处于世界第三名的位置。广阔的国土面积,也决定了我国的土地资源信息法多样化,这也加大了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工作的难度。而目前的社会现状要求对土地资源的信息管理应该做到科学、准确。但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仍是传统法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土地资源管理所提出的严格要求。

2.1信息更新的时效性

2.2没有完整的数据库

2.3维修以及应用问题

土地管理信息信息系统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而传统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纸质档案为载体,由于土地的复杂性就会导致纸质档案浩如烟海,不易于管理以及维修,而采取多媒体作为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是由于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极为广泛,而这种广泛性就造就了网络的不安全,从而造成信息的外漏,而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文件极易损坏,这也就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在应用方面,纸质搜索不易,多媒体存储的文件易于检索也极易泄露,这也造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实用性。

3改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掌握土地资源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也因此采取措施改善目前土地向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3.1更新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电脑的普及,信息化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改善土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措施之一。而为了信息更新的及时就需要建立结构性的土地管理资源系统,利用计算机构建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的总体结构框架,更新信息采集的设备,每一乡级单位都有着一到数位的土地信息采集人员,并及时的更新本地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上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的根据下级的更新内容及时的更新,从而提高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初次之外,系统应该采用操作简单的B/S作为系统的真题框架。

3.2扩容数据库

数据库是土地信息存储额载体,而土地资源信息多且杂,且土地信息具有失效性,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新,因此数据库的容量必须够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仅存储着各地土地资源的信息,更加存在着历年土地的分配、评估等,而容量足的数据库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管理人员对土地资源的信息有着充分的认识,因此扩容数据库是完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措施。

3.3根据实际具体设计系统

一个恰到好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能令管理人员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可以更好的为法律等其他促进社会发展的条例的制定提供更为具体的参考,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建设是保证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性的重要措施。而就需要开发人员根据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应用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将更模块完整的综合到一起,除此之外,还要定时的对系统进行维护,便于系统的运行。

4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意义

结束语

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是矿区土地开发和耕地开发[1]。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看,想要落实良好的土地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土地质量、增多更低面积,而且还要强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土地结构,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土地[2]。土地测绘技术作为支持土地开发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有着积极意义[3]。

1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价值

1.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矿区开发管理的作用随着矿区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矿区开发管理中成为一种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水平愈渐提高的前提下,促使矿区测绘技术也逐渐适应了信息化时代,融合了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将其应用到矿区开发管理工作中去,显现出了极大的定量、定位、定性以及可视化的应用特点[4]。

1.2矿区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合理的测土比例尺是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获得高质量工作结果的重要保障。针对大部分地势起伏波动不明显甚至平坦的矿区,较多情况是采用1米做网格测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多数部门对矿区测绘工作所提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地势气腹较大、地貌相对破碎且通视不畅的少数矿区,需要设置合理的高程网点,且需将测试高层网格间距设置在小于1米。

1.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中的价值

2.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耕地开发管理的作用

耕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耕地开发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耕地开发管理做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参考,进一步保证耕地开发管理质量,有利于约束耕地管理部门做公开、公正、公平的执法行为。

2.2耕地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2.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3.1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将系统将录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空间分布的方式,完成输入、存储、编辑、管理等一系列数据运行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耕地信息系统建立、耕地开发工作等耕地工程勘测行业地理信息系统所做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对耕地的统计、评价、调查和地籍管理。2.3.23S技术3S技术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相互结合的新型勘探技术,其子最主要的优点是将三种技术的缺陷互相弥补,将三种技术的优点共同方法,能够高效地测量出耕地变化信息,使最终构成的耕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从而使耕地开发管理的需要数据更加精准。3S技术将这三种技术想结合应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有利于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使矿区测绘技术和耕地测绘技术更为先进、规范,其中矿区测绘技术信息化更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矿区开发管理的有力手段,发挥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各类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通过提高技术信息化的含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1]樊海峰.现代测绘技术在程村矿区测量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8):19-19.

[2]刘群,张恒.基于GIS的矿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7(2):39-41.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规划好、利用好国土资源,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需要面临的迫切难题。

1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功能应用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国土局现有的影像、矢量数据,对在建项目进行跟踪巡查,对在建项目是否合法进行认定,并能够记录下来各次巡查及复查。主要是通过手持PDA采集巡查项目用地的图斑,记录其基本信息,然后导入图斑数据到局里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填写属性信息完善在建项目的信息,可以文书打印、报表统计、向手持设备下发影像数据、回收手持设备的数据、完成项目,对项目的归档整理等。下面我们从系统的应用角度做一分析。

从系统建设应用来看,系统要图文并貌,能够反映实地情况,形成准确实时的巡查信息(包括图片、多媒体、报表、报告等)。巡察专员利用该系统既可针对既定目标定向巡察、又可实地巡回随机发现,准确,实时进行定性判断。

2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土资源“管得住,用得好”,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积极主动预防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责,实现执法监察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国土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要。

2.1GPS动态巡查数据采集

辅助巡查人员以数字化形式快速准确地采集、记录、传输调查地块三个方面的数据,即位置数据、照片数据和违法数据。位置信息通过GPS终端自动定位,照片信息通过终端内置的照相机自动获取,违法信息通过填写电子表格自动实现数字化记录。违法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国土局控制中心。

2.2动态巡查监管

2.3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

2.4案件督办管理

通过案件督办管理可以实现督办案件的网上下发上报、被督办人可以网上办理案件填报办理情况,而督办人可以实时的查阅案件的办理情况对督办案件进行监督。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的专网可以实现市、县、镇(乡)三级督办。使得督办案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3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趋势

3.1违法违规用地调查的精准化

基于SDCORS,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场调查工作的高精度、快速定位。在差分GPS服务的支持下,普通巡查人员通过使用便携式手持GPS数据采集终端,便可得到亚米级精度定位结果,解决传统手段丈量面积不准确、测量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3.2动态巡查信息采集的数字化

3.3执法监察管理的网络化

通过市局、区(市)县局和镇(乡)国土所的三级联网,实现网络环境下土地执法监察数据采集、传输、查询、分析、应用,便于上级领导通过监控平台实时了解基层巡查人员的位置,巡查结果和工作状态。保障各级国土执法部门数据的快速更新和一致性,彻底解决数据上报周期长、下清上不清、瞒报漏报等现象。

3.4执法监察业务办公的自动化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一套全面、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内部来看,针对土地动态巡查、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立案查处、案件移送移交的土地执法全过程,采用信息管理和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土地执法全过程的办公自动化[2]。从外部来看,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管理系统可以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交换业务数据。

3.5土地执法环节管理的一体化

从软件看,平台充分集成了GIS软件、工作流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从硬件看,集成了GPS、数码相机、电子罗盘、PDA、无线通讯模块、GPS基准站、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网络设备。从网络看,平台集成了GPRS无线网络、局域网和VPN专网。从数据看,平台集成了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表单数据、照片数据、档案扫描数据等。

3.6巡查区域的网格化

在管理上实现巡查人员区域的网格化分配,根据监管平台的人员定位和轨迹查看对比巡查区域的分配表可以明确巡查人员的巡查状态。巡查区域的网格化可以通过巡查区域的系统分配,落实具体巡查任务到个人。从数据上看,数据按照网格化分配减少了手持GPS上的数据存储,提供设备的运行性能。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通过合理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通过应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从而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2.国土资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化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大家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1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则。

3.2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3.3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4.地籍信息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方案,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城市总体划分、功能分区、城市设计等等,在各项规划内容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地籍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间特征,因此,通过应用地籍信息,还可以对城市容积率、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指标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3地籍信息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其中房地产产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国家负责监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在房地产产权认定方面,也应该合理利用房地产产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产数据是由很多部门所组成的,包括房地产登记数据、历史用地数据、临时用地数据等等,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房地产地籍信息,能够为房地产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费又被称为地租,其能够体现出国土资源的经济特征,通过征收土地使用费,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土地税收。在土地使用费征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等,对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费方面,也可以充分应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资料,为土地费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土地监察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土地监察,能够及时发现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积率、违章建筑等等。为了保证土地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应该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进城市化建设,避免国土资源流失。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规划建设、地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监察等等,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国土资源规划合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1]袁磊,杨昆,赵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3]姜建军.“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的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J].西部资源,2014(2):20-20.

[5]张淑培.国土资源部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J].西部资源,2014(4):54-54.

[6]张宝,彭志帆,赵锁志.我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发展现状综述[J].西部资源,2012(1):135-136.

[7]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关于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资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3(1):78-79.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主要是指对土地的位置、数量、权属、用途以及质量等情况进行记录,是土地的一种登记薄。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土地的权属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我国土地开发和利用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籍权属的变更和调整工作。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在地籍管理中应用技术来进行辅助,这样可以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地籍管理的质量,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进行地籍管理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开发,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利用的土地进行等级以及权属的划分,同时对土地使用、居民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率能够进行更好的分析,可以将分析的内容统计在数据表格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可以进行查询、分析以及统计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要利用的土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的地区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地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地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合而成的应用工程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发展和优化,对土地管理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2、土地评估、规划及利用中的应用

3、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二、土地管理中多维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之途径分析

1、加强数据采集建立大型数据库是前提

2、三维GIS与时态GIS建立增强数据处理时效性

3、加强培养国家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是保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向着更加简单和小型的方向进行发展,对我国的土地管理意义是非常大的,对城市规划和发展也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土地中测绘的含义以及技术构成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工作也变得信息化。测绘中的信息化主要是结合了各类信息技术,并且对需要运用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样能更好地创建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交流共享,这些发展都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土地管理中的信息化测绘主要是指以信息化的技术作为基础,同时结合数字化的测量,以网络化的环境作为支撑,从而来实现信息化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测绘中重要的促进因素是技术发展的因素,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整个信息化测绘主要发展成为以GPS、GIS、RS(即“3S”)作为技术核心,测绘过程中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输出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测绘,从而让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实现了一体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操作方式。

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土地的测绘中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前景也很大,主要应用的范围包括普通工程的测绘和精度工程的测绘两个方面。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重点作用是用来改善测绘的精度,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来确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全球定位系统静态、快速静态的确定和测量等操作不需要点间通视就能够完成不同的测量工作,而且精度特别高。而用RTK技术实施的控制测量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定位结果,还能够把握不同方位的定位精度。在通常情况下,使用RTK技术开展实时定位可以获得的精度在厘米级,另外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还使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以外,RTK技术的运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形测图、地籍的测量、界址点点位等等各个方面。精密单点定位也是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能够保证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这对于高精度的测量一般要结合PPP技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改善精度级别。

如果在进行土地的详查过程中,在地图上能够找到可以引点的明显地物最好,如果找不到可以引点的明显地物的时候,对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说,土地的利用现状图上面网交叉点的坐标是已经知道的,与GPS的坐标系统式相一致的,当将坐标输入到GPS中的时候,可以利用单点导航功能就可以带领到达目的地。

遥感技术(RS)

遥感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中飞速地发展,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被广泛收集运用,普遍运用在土地的概查、土地的调查、动态的监测以及土地的更新方面。从30m的分辨率到0.61m分辨率数据均能够在各项土地资源管理调查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能够结合遥感实施土地利用了性的识别,人和机器的交流辨别科学性达到90%至100%,自动的分类达到了85%左右;

使用遥感会对人机交互式边界的提取带来一些影响;

使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土地资源的类型空间分异特性进行分化,并且与地理信息系统性结合,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区的一些实际情况,从而来选择适当的分析评价因子,最后再结合一下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一些特点,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的定级进行分析,并且作出一定的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3S”技术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7,4(2):31-33.

中图分类号:P27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6.047

现阶段,地籍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在强化地籍管理质量的同时,也为检索和查询地籍信息带来了便利。在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能够使空间信息、地籍属性以及管理信息得到储存,并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大幅度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不仅如此,提升地籍档案信息服务功能以及编研效率,也能够推动土地规划建设的信息化进步与发展。

1信息化在地籍管理中应用的内容

1.1对地籍档案目录自动编制

对地籍档案目录的自动编制,应用到的是信息化系统的交互检索信息功能。具体体现在地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扫描仪和计算机的运用,便于自动编排地籍档案案卷号,同时,也为随时检索地籍属性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备查看以及快速查找地籍档案信息内容的功能。

1.2协调地籍管理办公各项内容

为了做好地籍管理工作,不同部门之间对各项业务的处理要做好衔接,积极配合,从而保证地籍业务能够有序进行。不仅如此,地籍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不能出现纰漏,从而规避对地籍整体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需要在处理地籍业务中,各部门协同办公一体化,大幅度提升地籍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3辅助地籍档案编研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具备快速查询地籍档案信息的功能,对于提升地籍档案编研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显示空间分层信息,完成图形的编辑与绘制,从而高效提取编研信息,大幅度提升档案编研质量,最终促进城市地籍决策和规划的快速发展。

1.4共享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档案数据

1.5应用互联网地籍信息

2信息化在地籍管理中有效应用的路径

2.1高度重视地籍管理信息化

2.2强化应用新型专业化技术

地籍管理应提升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例如航测、数字化测绘以及遥感技术等,继而提升调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针对于土地登记与持证上岗制度还有待健全,在持证上岗制度的规范下,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将得到有效保障;而在制度的作用下,充分吸纳各界社会力量,这样一来,土地登记工作与效率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实现科学规范地籍管理工作的目的。

2.3加快建设地籍信息化步伐

2.4建立高素质的地籍管理队伍

[1]李强.信息化在土地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者,2014(07):43.

THE END
1.广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网上预约系统常见疑难解答 用户指南 请使用IE10以上、Firefox、Safari、Chrome浏览器 查询 业务办理问题,请咨询不动产属地的登记机构,点击查询"全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地址、电话"。https://ghzyj.gz.gov.cn/booking/web/index?page=login
2.南充市不动产网上办事大厅不动产权证书/登记证明作废公告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现对下列不动产权证书或者不动产登记证明公告作废。 登记机构:南充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2024年11月25日http://www.scncbdc.com/GSGG/Details?id=276f48c091fd4a82be016a04e143446b
3.个人房产查询系统网站(商品房备案查询入口)这个个人房产查询系统网站的建立,方便了个人查询房产备案情况,提高了查询的效率。在这个信息时代,以科技为基础的服务,正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当我们需要查询自己的房产备案情况时,只需要打开电脑或手机,进入这个网站,就能快速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http://www.ganghonghotel.com/article/6513.html
4.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向信息主体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请信息主体提高警惕,切勿随意点击相关链接进行认证或金钱交易,以防上当受骗。如有疑问,请拨打唯一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电话号码为4008108866。 征信客服电话:400-810-8866 http://www.pbccrc.org.cn/
5.报税流程(3)国税纳税申报比较复杂,需要安装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一般国税都要对申报单位进行培训的。 抄税报税流程: 一、抄税 [1] 抄税就是把当月开出的发票全部记入发票IC卡,然后报税务部门读入他们的电脑以此做为你们单位计算税额的依据.一般抄了税才能报税的,而且抄过税后才能开具下个月发票的,就相当于是一个月的开出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07/17/1974438_51910292.shtml
6.房产信息管理范文12篇(全文)具体而言, 我国房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房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 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房地产市管理类的系统, 如房产登记、测绘及成果管理、项目管理、从业主体管理、网上备案等系统;第二类是近年兴起的住房保障类的系统, 如廉租住房管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tfptw9.html
7.2023西海岸新区小学&初中入学招生政策+时间安排+报名流程未被录取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可根据户籍、房产等信息在后续相应报名阶段重新进行网上报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在后续阶段依然开放报名。如后续阶段报名人数超过学校剩余招生计划数,将按剩余学位数进行电脑派位录取。 3.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的义务教育学校可根据监护人意愿进行双(多)胞胎捆绑派位。 https://qd.news.fang.com/open/47172559.html
8.springboot+mysql房产中介楼盘信息管理系统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科学化的认识,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由原来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科学化的管理,使信息存储达到准确、快速、完善,并能提高工作管理效率,促进其发展。 论文主要是对房产中介楼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包括研究的现状,还有https://blog.csdn.net/Biye_Design/article/details/132743158
9.hao123深圳 今晴 15~22℃良 良 明晴 16~23℃ 11月30日星期六 十月三十星座运势 查IP 邮箱 地图 汇率 火车票 查快递 计算器 查股票 违章查询 个税查询 网盘 辟谣 展开网页 爷爷看中LV皮鞋 柜姐配合孙女砍价 兰州大雪“乱成一锅粥” 湖南省委书记暗访到地头 https://www.hao123.com/
10.高新潍城中小学招生入学划片方案发布初中学校一年级新生义务教中小学新生入学信息采集路径是什么? 答:(1)微信搜索“高新入学”,点击“中小学招生”,根据系统提示操作。(2)关注“潍坊高新教育”公众号,点击“教育服务”,选择“我要入学”,根据系统提示操作。 02 怎样知道房产小区属于哪所学校及学校招生批次? 答:微信搜索“高新入学”,点击“学校查询”,根据系统提示操作,便可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VL0LEJ0512E4HR.html
11.百姓网在百姓网,您可以免费查找本地各种新鲜的的二手物品交易、二手车买卖、房屋租售、宠物、招聘、兼职、求职、交友活动、生活服务信息。还能免费发布这些信息。http://www.baixing.com/
12.警察网(五)第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使用单位应当定期采集、录入、更新系统资源基础数据。” (六)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视频信息的有效存储期不得少于30日,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行政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删除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650308
13.当前短讯!波音738内部座位图波音738座位图实况网1、海航738的38~44排是机翼。2、个人喜欢坐在机翼前方左边靠窗的位置,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观察反推的工作而且http://m.cqtimes.cn/news/yaowen/20230502/21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