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监管部门在银行业开展为期六个月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已经结束,但要彻底根治不法贷款中介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需要各家银行及员工能够深刻认识到不法贷款中介危害,并据此采取确实有效的长效治理措施。
01.
不法贷款中介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四大危害
笔者看来,不法贷款中介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有些银行员工对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甚至还错误的认为不法贷款中介是贷款业务拓展的重要渠道,再加上不法贷款中介利益拉拢诱惑,银行员工直接参与、默认、纵容不法贷款中介介入银行贷款业务时有发生。
(一)不利于构建银行合规文化,制度执行刚性无法得到保障
银行办理不法贷款中介推荐贷款,合规标准必然逐步下降,甚至会下降到毫无底线的地步,不利于合规文化的建设,制度执行的刚性无法得到保障。
一般来说,不法贷款中介包装的贷款主要有三个方面违规:一是客户身份方面,如伪造个人客户身份证明、临时入股企业等;二是客户资质方面,如伪造客户财务数据、伪造客户收入证明、代缴公积金等;三是贷款用途方面,如伪造虚假受托支付合同。贷款金额越高,不法贷款中介推荐客户越多,如果没有银行员工的配合或者默认,几乎是很难办成的。
贷款中介为了获取利益,一定会想尽办法腐蚀、拉拢我们银行员工。只要银行员工和贷款中介搭上了关系,早晚都会存在利益输送情况,这点几乎是肯定的。
再说不法贷款中介提供的往往是一条龙服务,不仅涉及贷款发放,还会涉及贷款周转或其他资金周转(注:俗称过桥资金)。当银行员工与贷款中介存在利益关系后,银行各类贷款产品、各个贷款环节,贷款中介都会深度介入。由贷款中介引发的银行员工道德风险管控将会面临空前压力,严重的会给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发银行贷款案件,对于这类案件,裁判文书网每年对外公开的判决书数量都不少。
(三)加大贷款风险识别难度,增加贷款风险隐患
一般来说,不法贷款中介都非常熟悉银行贷款办理流程与规则,甚至有的不法贷款中介就是从银行离职的员工。为了应对银行贷前调查,不法贷款中介会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事先找好应对银行现场调查的经营场地、告知贷款客户应对银行员工提问话术、帮助美化财务数据等。
(四)破坏银行员工主动营销意识,弱化银行贷款业务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牢牢把握好贷款风险控制的主动权,依托贷款中介进行获客,可以大大降低贷款获客成本,提高获客精准率和效率,这不是件好事吗?
当银行员工慢慢养成依托贷款中介进行获客,银行员工市场营销能力也必然越来越减弱。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到最后,银行员工主动营销意识也将丧失,等客上门的不良工作作风将会很快形成。其结果是银行市场竞争力将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优质客户将慢慢流逝,剩下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无法从其他银行获得贷款的高风险客户。
笔者认为,随着贷款利率不断下行,银行贷款领域的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不管是业务拓展,还是价格谈判,还是风险控制,都需要银行员工多跑、多走、多看、多想,只有如此,才能全面了解客户真实融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最合适的融资方案,这些都与银行员工主动营销意识密不可分。
02.
银行治理不法贷款中介五大治理路径
(一)思想意识层面,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
不法贷款中介追逐利益的本性,决定其始终会伴随银行贷款业务左右。为此,在思想意识层面,银行上下必须对不法贷款中介的严重危害性高度统一。
一是银行高级管理层应将不法贷款中介视作侵害银行利益的恶虎,从贷款业务模式、加强金融服务、内控建设、合规文化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堵截不法贷款中介涉入银行贷款业务。
三是普通员工应充分认识,与不法贷款中介开展任何形式业务合作,不仅违规,甚至很有可能违法,对自身职业生涯、美好人生都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为堵截不法贷款中介推荐的贷款业务,各银行应不断完善贷款内控管理。
三是加强贷时审查。对于上述贷前调查的重点,如果贷款调查报告没有披露,询问经办客户经理后又未能得到正确的回应,可以采取交叉检验或突击现场走访方式进行核实。
(三)主动营销层面,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客户金融服务水平
从本质来讲,不法贷款中介存在的根源在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银行不了解客户、不了解客户贷款需求,客户不了解银行信贷要求,才让不法贷款中介有了可乘之机。从实践来看,不法贷款中介推荐的客户也不一定都是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
为减少信息不对称,银行应该进一步强化全员主动营销意识,灵活借助各类载体,积极融入到客户中去,与客户打成一片,既要了解客户,更要让客户了解银行,不断提升客户金融服务水平,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以党建为纽带,加强银行辖内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联系,研究制定独特的银行业务合作模式,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不断嫁接银行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当地客户与银行粘合度。
二以特定人群、特定节日、特定事件为契机,适时推出各类活动,不断提升银行正面曝光率和良好形象,并在无形之中嵌入银行金融服务。
三是以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商会为切入点,针对目标客户,组织各类形式的金融服务宣讲会,推出差异化的银行产品。
四是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制定各类个性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满足重点企业上下游以及周边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员工行为管理层面,建立涵盖不法贷款中介业务合作的银行员工行为禁令,强化内部问责
不管不法贷款中介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只要银行员工履职到位,识别违规贷款和不法贷款中介也并不是那么难。另外,众多由不法贷款中介引发的贷款案件表明,不法贷款中介向银行推荐的违规贷款能成功发放,不仅与银行员工履职不到位有较大关联,而且很多时候都与银行员工存在利益关联。为此,治理不法贷款中介,必须进一步强化员工行为管理。
一是不断完善员工行为规范管理,严禁本行员工与不法贷款中介、资金中介(注:不法贷款中介与资金中介很多时候都是相同的一批人)开展任何形式业务合作,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理,晋升、提拔、加薪实行一票否决,强化问责。
二是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对不法贷款中介危害宣传的力度,并持续开展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的警示教育。
三是鉴于员工行为隐蔽性和不法贷款中介无孔不入的本性,在无法直接证明员工行为规范存在问题时,可采取渐进性问责,以此达到教育、警戒银行员工的目的。
(五)系统建设层面,提升不法贷款中介关联业务系统拦截及识别能力
1、不断完善不法贷款中介黑名单库,构建系统拦截及预警机制
2、建立健全不法贷款中介可疑推荐贷款系统拦截功能,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3、建立健全不法贷款中介可疑推荐贷款系统预警功能,优化不法贷款中介常态化排查机制
近期课题预告
今日农信人、农信金融人、农商客户经理
从信贷知识共学计划到涵盖银行及金融机构合规法律、信贷风险管理、业务尽职调查、财务分析、金融监管等实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