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举全行业之力打造“数字住建”。“数字住建”是数字中国战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系统承接,目的在于加快城乡建设、住房管理和工程建造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有关工作要求,根据住建部有关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全省领跑、全国一流的数字先锋城市”工作目标,对表对标、守正创新,构建了以“1114+N”为主要内容的数字住建体系,显著提升了住建行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省会住建事业创新转型、安全协同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顶层设计,设计数字住建框架
结合住建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的实际,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聚焦“汇好、用好、管好”三个关键环节,以“数据集合、系统整合、功能融合”为原则,“量身定做”了一套“数字住建”体系,实现数字化全量汇聚业务数据、全面掌握业务流程和内外关系。
“数字住建”建设以“1114+N”为主要内容,即1个大数据中心,1张智慧住建地图,1个服务平台,以及4个基础业务系统(包括住建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住建行业综合信用管理系统、住建局事中事后监管综合管理系统),并持续在智慧消防、智慧工地、智慧物业等多方面拓展了N项业务应用,实现从多源数据、分散建设向聚力攻关、集约高效转变,达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效果。
二、统一数据编码,夯实数字住建底座
通过统一数据编码,全面整理了住建各个业务的数据信息,同步建立了房屋基础信息专题库、建设市场主体专题库,形成了1个大规模的住建领域大数据中心,基本摸清了济南市房屋“家底”,绘制了“智慧住建一张图”,服务平台深度做好数据汇聚和集中管理,为搭建业务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统一数据编码,摸清济南“家底”
过去,我市房屋建筑数据各异、互不关联,呈碎片化的状态,仅房屋坐落信息一项,就有350余万条房产测绘数据、290余万条商品房网签数据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全省率先统一了工程建设项目编码、楼幢编码和房屋编码,让全市每个房屋都有了一个伴随全生命周期的“身份证号”。
基于这个“身份证号”,串联起建筑业、房地产等12个领域的数据。为确保数据全面、真实、准确,现场调查全市每一幢楼,结合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各类调查成果,采集465万余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8.83亿平方米,基本摸清了济南市的“家底”。
(二)建立全息档案,实现数据“落图”
整合原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原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共39个业务系统数据,按照性质、门类、规模等维度,对住建各行业市场主体进行摸排核查,形成包括单位基本信息、业务属性信息、安全防范信息、从业人员信息等的济南市房屋基础信息专题库。
同时,收集整理2500个在建工程项目、3000余个已竣工项目、3700路工地视频等翔实信息,形成专业图层180余个、基础图层20余个,并实现项目与地图空间范围精准匹配、全部落图。
(三)纵横贯穿数据,支撑“以图管房”
纵向上,以市场主体为抓手,搭建市场主体专题数据库,汇集各类企业14632家(其中建筑业企业10083家、房地产企业1572家、物业企业1129家、装饰装修企业1848家),涉及企业人员13.8万余人。
横向上,以房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展为核心,建立以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勘察设计、工程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施工监理、施工准备(配套费征收、施工许可、商品房预售、竣工验收/综合备案)、使用阶段(物业管理/房屋租赁/存量房交易)和灭失阶段的管理模型,逐步实现对每个工程项目的企业资质、信用、从业人员、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进度监管等全空间信息管理,为“以图管项目、以图管房”提供数据支撑。
三、优化系统建设,融合数字住建数据
(一)统一数据标准
编制《济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及房屋管理数据标准》,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交互、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这一标准通过了省大数据局评审,被纳入“数字山东”标准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二)统一技术路线
基于云原生、国产化、满足安全性评估等要求,采用复用组件进行技术设计和开发管理,从业务、设计、数据结构、界面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范。以统一的数据库结构设计规则为标准进行各子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以统一命名规范实现各数据库命名统一;以统一的编码规范为标准监督各子系统的代码开发;以统一接口标准规范各模块的集成接口;以统一安装部署标准规范系统安装、配置部署;以统一界面规范达成各子系统的易用性、美观性;以统一的业务模型为标准,实现各业务应用的相互整合。
(三)统一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依托政务云,进一步统一局属政务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按照数据安全及保密要求,规范地形图、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理实体数据等,实现统一调用。
(四)统一视频管理
以“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共享、安全可靠、按需服务、弹性扩容”为原则,完善智慧住建视频云平台建设,统一局属政务系统视频平台使用和运维管理,实现视频资源和平台的高效利用,满足各业务扩容需求。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测,依托政务云和智慧工地建设拓展视频非结构化大数据智能分析、视频流、离线视频分析等智能应用功能,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视频监测分析,满足监管需求。
(五)统一数据流转途径
(六)统一网络安全支撑
按照“零信任”的理念,通盘考虑网络和数据的安全问题,优化完善网络安全方案。严格系统开发建设过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落实系统建设单位数据安全责任,做到全过程监督。定期组织系统风险评估,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统一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认证和国产密码应用评估工作。
四、赋能住建发展,拓展数字住建应用
建设“数字住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城乡建设的具体场景中,推动住建事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化场景应用,是激活数字要素的关键。为此,依托智慧住建数据资源和数据分析优势,围绕不断满足群众、企业、政府的迫切需求,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创新场景建设,助力各项业务监管决策信息化、为民服务创意化。
(一)数字赋能产业发展
在房地产业方面,建设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直观展示房产交易金额、走势、热度等情况,为科学调控房地产提供有力支撑。
在建筑业方面,实时更新企业信用信息,并与招投标数据挂钩,提升建筑行业透明度。
在“新城建”产业方面,开展数字化建造项目征集工作,在“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智慧施工管理系统、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创新、建筑施工工艺工法研发创新”四个方面征集项目,通过典型示范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二)数字赋能住房供给
在住房市场供给方面,抓住预售资金监管这一关键,推出新建商品房购房款缴纳“一房一码”新举措,购房者“扫码”支付的房款“不转弯”直接进入政府监管的预售资金账户,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实时对账,使整个购房交易过程类似超市购物般高效透明,百姓消费安全放心。此外,“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等7项电子证照已实现新增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在住房保障供给方面,搭建“泉城安居平台”,全国首创“一卡一网一专户”解决方案,通过发放泉城安居卡精准锁定新市民等住房保障对象;通过泉城安居网实现房源核验发布、新市民选房租房、享受租金补贴、合同网签备案的全流程线上服务和监管;通过政府实时监管租赁企业资金专户、电子化落实租赁住房补贴等账户,防范新市民租房遭遇“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等隐患问题,同时各类政策一次性精准落实,申请过程“无纸化、全网办”,效率全面提升。
(三)数字赋能城乡建设
在城市更新方面,“智慧住建一张图”汇集了全市15033幢老旧楼幢的基础数据,利用无人机和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了改造项目现场三维实景、街景数据,形成城市更新情况的全面精准展示。通过比对已掌握的数据,能够精准判断房屋是否有改造的必要。
在城市体检方面,搭建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从住房、社区、街区、城市4个维度,全面收集包括“泉水喷涌率”在内的“61+13”泉城特色指标运行数据,形成了民生、基础部门、互联网、社会满意度、体感调研5大数据库,实现体检结果“一键查询”、民生问题“一键反馈”、治理进度“一键跟踪”。
在乡村建设方面,建设“既有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以房屋安全管理为主线,以多源数据为载体,实现直观查看房屋安全各类专题调查数据、形成房屋专属二维码、房屋安全分色专题“健康码”,为形势研判、分析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开发了“济南市农村改厕摸排整改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应用,大幅提升了摸排整改工作效率。
(四)数字赋能行业监管
在物业服务监管方面,打造“1263”智慧物业管理模式。即1个主题数据中心、2个平台、6类应用和3个场景,在数据中心中实现了全市物业项目落地,涵盖物业项目6000多个,从业人员10余万人,业主产权信息300余万条,所有信息都与小区图斑进行了关联。基于数据中心,创新开展了物业项目“健康体检”,对全市物业企业服务的住宅项目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检查,赋能物业管理。目前,已上线运行济南市智慧物业管理平台,为小区业主提供电子投票、满意度评价、物业问题“随手拍”等功能,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小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在供热燃气行业监管方面,创新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监测手段,在泉城路落地燃气安全智慧化示范项目,开展主城区燃气热力系统安全风险感知监测网络建设,智能监测城市安全运行。
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发济南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1139个项目加装摄像头、传感器,实施智能AI行为分析、临边防护网监测、用水用电监测,对工地设备和人员行为进行安全分析预警。全面推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视频履职,采用视频摄像方式,实时、完整拍摄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确保履职情况可倒查、可追溯。依托“泉城安全”APP,实现行业主管部门现场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平台,确保各类安全问题即发现、快整改。济南市运用信息平台高效办理消防审验的经验,创新开展建筑施工视频履职试点的做法,被住建部推广,已入选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城市。
在巩固“数字住建”应用成效的基础上,将坚持把加快打造“数字住建”作为推进住建事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创新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力量,持续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完善数字资源“一本账”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数字住建每个要素、每个环节高度协调、同频共振、平衡发展,为省会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撰稿人系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安纪文)